菌陳蒿

菌陳蒿

菌陳蒿別稱“茵陳”或“綿茵陳”。菊科。多年生草本,多分枝。莖生葉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絲狀,有灰白色細柔毛。頭狀花序密集成圓錐形花叢,秋季開花,花黃色,外層為雌花,6~10枚,能育,內層較少,不育。瘦果長圓形,無毛。本種多變異。我國各地都有分布;朝鮮、日本、菲律賓也產。分根繁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菌陳蒿
  • 拉丁學名:Artemisia capillaris
  • 別稱:因塵、因陳、茵陳、茵藤蒿、綿茵陳,白茵陳,家茵陳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科
  • :春黃菊族
  • :蒿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化學成分,病蟲害,

形態特徵

半灌木狀草本,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根明顯木質,垂直或斜向下伸長;根莖直徑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層或橫臥,常有細的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40~120厘米或更長煮射牛企,紅褐色或褐色,有不明顯的縱棱,基部木質,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莖、枝初時密生灰白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後漸稀疏或脫落無毛。營養枝端有密集葉叢,基生葉密集著生,常贈己充灶成蓮座狀;基生葉、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兩面均被棕黃色或循承腳灰黃色絹質柔毛,後期莖下部葉被毛脫落,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通常細直,不弧曲,長5~10毫米,寬0.5~1.5(~2)毫米,葉柄長3~7毫米,花期上述葉均萎謝;中部葉寬卵形、近圓形或卵圓形,長2~3厘米,寬1.5~2.5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狹線形或絲線形,通常細直、不弧曲,長8~12毫米,寬0.3~1毫米,近無毛,頂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莖,近無葉柄;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5全裂或3全裂,基部裂片半抱莖。頭狀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數,直徑1.5~2毫米,有短梗及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側生長,常排成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端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草質,卵形或橢圓形,背面淡黃色,有綠色中肋,無毛,邊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近膜質或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銳;兩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乎奔希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上端棒狀,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極小。瘦果長圓形或長卵形。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地區河岸、海岸附近的濕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

分布範圍

產遼寧、河北、陝西(東部、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東部、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及四川等。

化學成分

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咖啡酸,揮髮油等。其中濱蒿揮髮油主要成分是側柏醇、正丁醛、糠醛、甲庚酮、葛縷酮、I,8-桉葉素、曠蒎烯、p蒎烯、丁香油酚、乙酸氂牛兒苗酯、冰草烯、側柏酮等。茵陳蒿戲灶享揮髮油,主要成分是13-蒎烯、茵陳二炔酮、茵陳二烯酮、茵陳烯炔等。

病蟲害

茵陳蒿的常見蟲害為螻蛄,成蟲和幼蟲均束拘婚有破壞性,在土中咬食剛播種子的幼芽,咬斷幼苗的根莖或咬成亂麻狀,使幼苗倒伏,枯死。螻蛄在土壤表層穿行形成隧道,使幼苗根部與土壤分離,使幼苗缺乏肥水而枯死。
防治方法
①進行水旱輪作,精耕細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②毒餌誘殺:用谷秕煮熟拌上90%敵百蟲,撤於畦面、播種溝內、螻蛄活動的隧道處;
③人工捕殺巴燥:早春,根據螻蛄造成的隧道虛口查找蟲窩進行捕殺;
④藥劑防治: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667m 1~1.5 kg撒於地面,再耙入地里。
③人工捕殺:早春,根據螻蛄造成的隧道虛口查找蟲窩進行捕殺;
④藥劑防治: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667m 1~1.5 kg撒於地面,再耙入地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