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雙年展

莫斯科雙年展

莫斯科雙年展是由俄羅斯文化部、俄羅斯文藝通訊社、俄羅斯電影製作局、俄羅斯國家展覽展示中心與莫斯科雙年展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斯科雙年展
  • 時間:2007 年3月1日至4月1日
  • 地點:莫斯科
  • 主辦單位俄羅斯文化部
基本信息,主題,相關信息,簡介,開幕,展場,展覽順序,俄羅斯的波普藝術,總結,

基本信息

2007 年3月1日至4月1日,俄羅斯文化部、俄羅斯文藝通訊社、俄羅斯電影製作局、俄羅斯國家展覽展示中心與莫斯科雙年展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了第二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展覽由5個主題展、20餘個特邀方案展及8 位特邀藝術家的個展組成, 共有來自30個國家的90多位藝術家參加,展場設在舒謝夫建築博物館、國立現代藝術中心、國立楚母百貨公司及其它博物館、畫廊中,展覽占地面積約一萬平方米。

主題

本屆雙年展的主題為:“註解:全球政治,市場,遺忘”,按總策劃伊阿西夫· 巴克施德因的想法來理解,所謂“註解”,一方面是試圖尋找在“大政治”與“文化工業”環境下,當代藝術在當代世界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它試圖對發生在周圍的包羅萬象的一切現象給出自己的解釋。與第一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不同,各獨立策劃人及由幾人組成的策劃組提供了多種策劃方案,在這些方案指導下,各分展將共同闡釋本屆雙年展的主題。策劃委員會基本上延用了上一屆的策劃成員,他們是伊阿西夫· 巴克施德因(Иосиф Бакштейн), 達尼爾·伯恩鮑姆 (Daniel Birnbaum ) , 雅拉·布勃諾娃(Iara Boubnova), 尼古拉斯·伯瑞阿德(Nicolas Bourriaud), 古納·格瓦拉 (Gunnar B. Kvaran), 羅絲·馬丁內斯(Rosa Martinez), 漢斯·烏里利赫·奧勃瑞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與夫拉·埃爾德姆齊(Fulya Erdemci)等八人。按組織者的意見,主題展的構架清晰明確,它像一本打開的書,幫助觀眾從各個視角審視所提出的問題。策劃人用這些“註解”表達觀點,希望它們被引入到全球語境中。

相關信息

第二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總策劃伊阿西夫· 巴克施德因(Иосиф Бакштейн)

簡介

1945年出生於莫斯科,為俄羅斯著名的當代藝術批評家及策展人,第一屆國際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總策劃,曾參與策劃了以色列影像雙年展(2002),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俄羅斯展,及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俄羅斯館的策劃

開幕

莫斯科時間2007年3月6日下午5時,作為第二屆莫斯科雙年展特邀方案項目之一的中國藝術家王國鋒的攝影作品展覽在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開幕。俄羅斯藝術科學院主席及俄羅斯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出席了開幕式。藝術家回答了俄羅斯文藝頻道記者所提出的攝影作品的創作初衷、拍攝過程及更深層次的社會思考等問題。到場的中俄觀眾普遍對攝影作品中出現的建築形式及它所蘊含的歷史意義感到濃厚興趣。

展場

在簡稱為“楚母”的莫斯科購物中心四層,是第二屆莫斯科現代藝術雙年展主題展的展場之一,由幾位策展人聯合策劃的“美國21世紀初的影像藝術”展在此陳列。在巨大的水泥構築的展場內,各影像作品不斷重複地播放著,種族歧視、現代人的心理焦慮、對東方禪宗哲學的興趣等依舊是美國藝術家的表現主題。對於“為什麼提到現代藝術,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影像藝術”之問,本屆雙年展總策劃伊阿西夫·巴克施德因認為:“策劃人給予影像藝術以極大關注,就像他們對媒體的態度一樣。這裡沒有任何邏輯與喜好可言,他們只是認為,影像藝術不是電影,而是造型藝術的一部分,最有趣的作品都是在這個領域中完成的。”

展覽順序

本次展覽以時間為順序,展示了沃霍爾藝術活動中的四個階段——從1950年代至1980年代。

1950年代:“成功——工作在紐約”,展示了這個從彼茨布魯克一個工人家庭走出來的年輕人如何由一名商業藝術家而獲得了最初的成功,並介紹了那個時代逐漸發生變化的藝術與政治環境。
1960年代:“銀色工廠”,以攝影和繪畫作品為媒介闡釋了沃霍爾的基本創作觀點及他在電影繪畫、心理音樂與性文化領域的最初實踐。
1970年代:“我喜歡夜生活”,講述沃霍爾在紐約上層社會中的生活及他以迪斯科俱樂部“54號工作室”為中心的藝術活動,其中包括反映沃霍爾對藝術、流行文化、政治和社交等態度的雜誌《訪談》的創辦過程。

1980年代:“藝術家的回歸”,由於沃霍爾結識了新一代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基亞、尤里安·施那別里和肯特·海林格等人,他又重新把目光放到了繪畫上。

俄羅斯的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在俄羅斯的發展不似在美國或一些西歐國家那樣受到評論家與大眾的廣泛關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當俄羅斯的波普藝術初具雛形時,只有米哈依爾·羅金斯基、米哈依爾·車爾尼雪夫和鮑里斯·杜列茨基能夠代表當時創作的最高水平;而到了70年代,頗有成就的波普藝術家增至10人左右,這些畫家和雕塑家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表現符號。由於當時蘇聯國內的政治環境所迫,他們中的大多數於70年代中後期移居國外,並以“社會藝術家”而為蘇聯輿論所知;80年代,蘇聯國內各報刊雜誌及其它媒體上的“俄羅斯波普藝術”一詞為“社會藝術”和“莫斯科的概念主義”所取代
經過若干年的沉寂後,俄羅斯波普藝術首次以如此大的規模展示於觀眾面前。本次展覽分為“俄羅斯波普藝術的前奏”、“莫斯科的波普藝術”和“新波普藝術”三個特展,收錄了從早期至現代共千餘件波普藝術作品,其中,創作於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它們借鑑了美國波普藝術的觀念,卻在簡單的裝置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俄羅斯民族藝術特色。在“新波普藝術”特展中,則包含了近幾年創作的數碼影像、裝置、攝影及傳統架上繪畫作品。

總結

第二屆莫斯科雙年展繼承著使俄羅斯觀眾認識世界藝術大師的傳統,共邀請了七位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及兩位俄羅斯藝術家組成了它的特邀佳賓展,這九位藝術家在2007年前都曾在莫斯科舉辦過個人作品展。如此大規模地集中展示使本屆雙年展成為了真正的盛會。這九位藝術家是達琳·愛爾蒙特(Darren Almond,英國), 大野洋子(Yoko Ono,日本、美國), 皮皮洛基·恩斯特(Pipilotti Rist,瑞典), 羅伯特·威爾森(Robert Wilson,美國), 傑夫·沃爾(Jeff Wall,加拿大), 威利·愛克絲伯特(Valie Export,澳大利亞), 盧卡·潘克瑞茲(Luca Pancrazzi,義大利), 維達里·卡馬與亞力山大·梅拉米特(Vitaly Komar ,Alexander Melamid,(俄羅斯)。
佳賓邀請展的展場分布於偌大莫斯科的各個角落中的做法是對俄羅斯文化的一種宣傳,雖然,它曾引來了質疑的聲音,而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是正確的:在雨水和雪水中奔波的觀眾對大師們充滿了熱情,也領略了冬春之交的莫斯科的別樣魅力。在這些展覽中,大野洋子由於展覽時間的推遲及本人將親自參加開幕式而引起了俄羅斯新聞記者們的期待。由於懼怕莫斯科的寒冷,大野洋子的攝影裝置作品展(2004年創作)將於2007年5月1日至7月1日在莫斯科展出(展場尚未定),對於作品名稱為《蟑螂的旅行》,她如是回答了記者:20世紀人類的各種試驗充滿了殘酷,它達到了一種令人無法想像的程度。我們渡過了人類史上最血腥的一個世紀,人道主義因其自身的所為而飽受苦難。我們被認為是飢餓的女人,事實上,我們在精神與情感上確實感到飢餓。我們下意識地、激動地掙脫了家庭的枷鎖,有時甚至不惜動用體力。我們殘酷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們,漠視他們,允許別人把他們從自己身邊帶走;同樣,孩子們對我們也報之以揮別。在這種時候,我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悲劇氣氛中,看不清現實。因此,有一天我決定做一隻蟑螂,用它的眼去看發生在紐約城中的事。從蟑螂的角度我拍了一些片段。如果我們從地球上另一個強大的物種的視角看世界,就會意識到為人類的幻想與噩夢所營造的現實是什麼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