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達瓦大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莫力達瓦自治旗大豆種植歷史悠久地區,據《遼史叢考》、《達斡爾族社會歷史調查》等文獻記載,達斡爾族在19世紀中葉以後就開始在莫旗大面積種植大豆,已有百餘年歷史。以縣為單位大豆產量居全國之首,素有“大豆之鄉”之譽。
莫力達瓦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交匯地帶,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土地肥沃,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大豆生長。主栽品種以疆莫豆1號、蒙豆30等高油、高蛋白質品種為主。莫力達瓦大豆籽粒黃色圓潤,籽粒整齊勻稱。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莫力達瓦大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力達瓦大豆
- 產地名稱: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自治旗
- 品質特點:粒大圓潤,整齊勻稱,營養豐富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364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3月2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觀,內在品質,等級分類,產地環境,地理位置,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觀
內在品質
莫力達瓦大豆營養豐富,品質優、非轉基因。脂肪含量在21%以上,蛋白質含量在33%以上,大豆苷含量在165毫克/千克以上,胺基酸總量大於31%,並富含大豆異黃酮等物質。
等級分類
莫力達瓦大豆產品分一等大豆、二等大豆、三等大豆三個等級。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於大興安嶺東南麓,地質學觀點屬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自東向西可劃分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全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大興安嶺支脈形成的低山區,北部山嶽地帶占全旗面積的74%,中部丘陵地帶占全旗總面積的20%,南部為松嫩平原的北部邊緣,占全旗總面積的6%,海拔高度在173—638米之間。自治旗全境南北長203.2千米,東西寬125千米,西北以扎格熱山為界同阿榮旗為鄰;西南以諾敏河同黑龍江省甘南縣交界;東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訥河縣毗鄰;東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嫩江縣相望;北部與鄂倫春旗相鄰。
土壤地貌
莫旗土壤大體分為暗棕土、黑土、草荀土、沼澤地等,以暗棕土壤、黑土居多,土壤肥力養份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為4.15—10.09%,莫旗所處的莫力達瓦隆起東側是嫩江斷裂,西側是大楊樹斷陷,全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大興安嶺支脈形成的低山區,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單元,坡度13°—30°,最大坡度35°。土壤肥沃適合優質大豆生長。
水文情況
莫旗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有56條河流橫貫全境。其中:流域面積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條:即嫩江、諾敏河,大小湖泡9個,地表水年經流量為14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15.9億立方米,莫旗年總降水量約48億立方米,主要集中於7—8月,水量充沛,流向有利,且沒有工業污染,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農業用水,水資源保持良好,可保證莫旗17個鄉鎮(辦事處)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
氣候情況
莫旗大豆種植地域所處的自然環境屬於寒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區,由於地處大興安嶺森林之邊緣的低山丘陵地帶,受到地形、地勢、植被及緯度的影響,形成了溫度由西北向南遞升,降水由西北向南遞減,山地風速小於平原,風向呈河谷走向等特徵。全旗年平均氣溫-1.3—2.6℃,最高氣溫39.5℃,最低氣溫-47.3℃,年平均水量為450—52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050—1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00—2800小時,≥10℃有效積溫為1780—2490℃,個別年份達3030.7℃,而低溫年西北部只有1544℃;秋霜在9月上、中旬出現,枯霜在9月中下旬出現,春霜在5月上、中旬結束,無霜期為100——145天,年平均風速1.4—3.3米/秒。全旗盛行偏北或西北風,獨特的氣候生態環境決定了莫力達瓦大豆獨特的品質。
歷史淵源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是中國大豆種植歷史悠久地區,又是全國以縣為單位大豆產量最高的縣,素有“大豆之鄉”之美譽。
據《遼史叢考》、《達斡爾族社會歷史調查》等文獻記載,達斡爾族是在中國最北方從事農業的民族,有著悠久深厚的農耕歷史。
17世紀中葉,達斡爾族居住黑龍江中上游以北地區時,就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農業,遷居黑龍江以南嫩江流域以後,在農作物的生產、農產品加工以及農業的節氣、測農事、禳災、祭祀等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發展,直到清末,他們還採用“一犁擠”的種植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
19世紀中葉以後,莫旗逐漸開始大面積種植大豆,已有百餘年的大豆種植歷史。
1999年開始,多家加工莫力達瓦大豆的企業被認定為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同時博得多屆綠博會、農交會獎項。莫力達瓦大豆產業化生產已具備很好的基礎,產業化發展前景廣闊。
生產情況
2010年,莫力達瓦大豆總生產面積400萬畝,年產量56萬噸。
2018年,莫力達瓦大豆種植面積維持在400萬畝以上,常年大豆產量15億斤以上。
產品榮譽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莫力達瓦大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莫力達瓦大豆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尼爾基鎮、漢古爾河辦事處、登特科辦事處、寶山鎮、杜拉爾鄉、阿爾拉鎮、庫如奇辦事處、西瓦爾圖鎮、塔溫敖寶鎮、坤密爾堤辦事處、臥羅河辦事處、騰克鎮、哈達陽鎮、額爾和辦事處、巴彥鄉、紅彥鎮、奎勒河辦事處17個鄉、鎮(辦事處)及所屬220個行政村,保護範圍位於北緯48°05'—49°51',東經123°33'—125°16'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莫力達瓦大豆產地選擇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境內是因為該區域內土壤、日照、氣候等條件獨特,非常適合優質大豆生產,有利於莫力達瓦大豆獨特品質的形成。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莫力達瓦大豆品種以疆莫豆1號、蒙豆30等高油、高蛋白質品種為主,以標準化生產保持其獨特優良品質。
(3)生產過程管理:莫力達瓦大豆生產者執行《莫旗A級綠色食品大豆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對生產中使用的農藥、肥料進行嚴格質量規範,杜絕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確保優質大豆生產安全,同時在生產中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對農戶的農業投入品使用進行規範。結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工作,對全旗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的環境、生產、管理等各項工作予以制度化規範,並嚴格執行。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收穫時期有10%葉片尚未脫落,豆粒歸圓時進行。做到單收割、單拉運、單堆放、單脫粒、並分級分品種進行貯存、加工、銷售。並對銷售的優質大豆進行備案。
(5)生產記錄要求:莫力達瓦大豆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生產記錄,對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