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切文化

2000年前,一個神秘而又鮮為人知的民族主宰著秘魯的北部沿岸。他們在沙漠中建造起宏偉的金字塔,其規模完全可以同古埃及的大金字塔媲美。這個民族被稱為“莫切”。莫切人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代文明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莫切文化
  • 出土地點秘魯首都利馬以北大約475英里
簡介,首次發現,文字,住所分布,社會等級,祭祀,消亡原因,

簡介

莫切文化因其文化的發源地莫切河谷而得名,分布於秘魯沿海,其中心在莫切和奇卡瑪兩河谷,最盛範圍擴大到北部的蘭巴耶克河谷和南部的瓦爾梅河谷,年代有公元200年—700年、公元50年—800年等說法。該文化以農業為基礎,以海洋資源作為補充,在建築、制陶、金屬加工和紡織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在建築方面,莫切人建造了以月亮神廟和太陽神廟為代表的巨大的宗教系統;繼承和完善了比路文化的灌溉系統,尤其是通過使用輸水管,將幾個山谷連成一體。在制陶方面,莫切人創造的藝術圖像為我們了解其日常生活和習俗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在金屬加工方面,莫切人進一步完善了比庫斯人的技術,在工藝上表現得卓然獨立。在紡織業方面,莫切人將各種精緻的材料用於服裝中,通過精美的圖案和繽紛的色彩傳遞出所有者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莫切文化是秘魯北部古代沿海地區最發達的文化。

首次發現

對莫切文明的第一次發現始於一百多年前。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介紹,1899年,有一位名叫馬克·烏勒的德國考古學家曾在這一地區進行過發掘工作。在一段早已於千年前就乾涸的河谷地帶,他首先發現了這個地區的一些墓地和遺蹟,他猜測是屬於當時歷史學家尚無所知的一個民族所有。不過,在這個毫無生機的沙漠地帶,人們很難想像怎么會有人類在那裡生活。因而,馬克·烏勒的發現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到了1946年,才又有兩位美國考古學家來到這一地區進行考察和發掘。當這兩位考古學家發掘其中一段河谷時,他們發現了一個有5具屍體的墓葬。其中一個男子的地位看來比其他兩位婦女、一位青年男子和一個孩子都更為重要——其他的4位似乎是被活埋的,似乎是作為那個男子的殉葬品與之同赴冥府的。
兩位考古學家還發現了與屍體在一起的各種隨葬品,包括一些奇怪的、精美的陶罐。每個陶罐上繪有一些顯然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似乎都在訴說著各不相同的故事。有些陶罐上畫著某種生活場景,那些場景可能與宗教有關,或者是表現戰爭以及捕魚、狩獵和農耕之類的日常生活。

文字

莫切人沒有文字,因引遺址和文物是研究這一文明的唯一線索。對已經發現的遺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給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幅場景:莫切人城市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通體由燒制的陶磚砌成。塔頂上建著神廟,神廟的內壁裝飾著色彩鮮艷的壁畫,畫的都是莫切人信仰的神,出現最多的是一個叫做阿伊一阿帕動亂克的神,他的名字在印第安語中是“斬首者”的意思。

住所分布

神廟的周圍是居民住宅,社會等級越高的階層,住得離金塔越近。最遠處則是農舍,和他們的田地緊挨在一起。莫切人為自己的農田建設了完善的灌溉系統。除了種地,他們還通過捕魚來獲得食物。莫切人的手工業高度發達,目前出土的文物中,有各種陶製瓶、罐、盤、壺,以及黃金、玉石、琥珀製成的裝飾品。直到一千多年後,印加人才造出了類似的東西。

社會等級

莫切人的社會等級森嚴。處於最頂端的是國王,他和古埃有法老一樣,被認為是神的化身。接下來是祭司,他們是社會的特權階級。處於最底層的是農民、漁民和手工業者。

祭祀

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莫切人以活人來祭祀阿伊一阿帕埃克神。首先他們會挑選兩名最強悍的武士進行一場決鬥。勝者將獲得穿上鑲滿金片的獸皮披風的榮耀,敗者則被拉上金字塔頂的神廟作為供品。祭司們殺死這個可憐的武士,並喝下他的鮮血,象徵著雨水潤澤大地。

消亡原因

至於莫切文明消亡的原因,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烏塞達教授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是導臻莫切文明滅亡的“元兇”。由於海水升溫,莫切人所在的地區逐漸變得炎熱乾旱,同時,漁業也受到影響。乾旱毀了莫切人的經濟,也隨之毀了莫切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