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比克人

莫三比克人,非洲東南部莫三比克共和國居民的統稱。有2 241.6萬人(2010)。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廣為使用的民族語言有北方的馬夸語和奇尼揚賈語,中部的紹納語,南方的尚加語,沿海地帶的斯瓦希里語。均有採用拉丁字母的文字。全國人口32%保持傳統信仰,46%信奉天主教,20%信伊斯蘭教,其餘信奉印度教和其他宗教。考古研究證明,這裡的最早土著是科伊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三比克人
  • 人口數量:2241.6 萬(截至2010年)
  • 官方語言:葡萄牙語
歷史
1~4世紀後,隨著班圖人的遷入和擴散,科伊桑人向西南方向遷移。
13世紀前後,班圖人在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間建立莫諾莫塔帕王國,莫三比克大部分在其版圖之中。
1498年,葡萄牙人首先出現在沿海地區,1505年大舉入侵。
16世紀開始,葡殖民者從莫三比克等地劫掠奴隸運往巴西,隨後,伊博島、莫三比克島及克利馬內成為轉運奴隸中心,至20世紀初,約有40萬人被運往美洲。莫三比克有大小民族50多個。
99%以上均屬班圖尼格羅人種。主要包括馬誇人(第一大族,聚居北半部,沿北部邊界達贊比西河一線)、聰加人(聚居在薩韋河以南地區)、馬拉威人(聚居西部贊比西河流域與馬拉威和尚比亞交界地區)、紹納人(聚居中部贊比西河與薩韋河之間);還有堯人(聚居西北部馬拉威湖以東及盧仁達河上游地區)、斯瓦希里人(聚居贊比西河口以北的沿海地區)、馬孔德人(聚居在東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恩戈尼人(聚居在西部的高原山丘地帶)、斯威士人(聚居南部與史瓦濟蘭交界地區)、祖魯人等。
此外,在沿海城市和港口,尤其是首都馬普托,居住著數萬葡萄牙和印尼移民以及數千華人,使城市居民成分複雜化。有近百萬人在南非、辛巴威和尚比亞做工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