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九鯉燈舞

莆田九鯉燈舞

九鯉燈舞是福建莆田的地方傳統舞蹈。以舞弄九種魚燈而得名。莆田市黃石鎮和平村溝邊自然村的九鯉燈舞,成於宋元,盛於明清。九鯉燈舞以舞弄九種魚燈而得名。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九種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龍(蛟)、鰲、鱸、鱺、鯉、鯽、花魚、金魚等九種。

2005年10月,《莆田九鯉燈舞》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6月,項目傳承人陳金文被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介紹

簡介,舞技動作,習俗儀式,活動要求,道具類別,製作流程,主要特徵,歷史溯源,舞蹈形式,傳承發展,歷史沿革,傳承意義,

簡介

“九鯉燈舞”以舞弄九種魚燈而得名。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九種不相同的水族:包括(蛟)、花魚金魚等九種。莆田溝邊九鯉就是根據這九種水族的特定外形扎製成九種不同的魚燈。每種魚燈肚下中間裝上木把,燈內點上洋油蠟燭,舞者著古裝,腳穿草鞋,雙足裸共系四隻小銅鈴(足動鈴響),手持魚燈,另有五個人手持5支火把,四個人肩扛龍門一座待後,隨著打擊樂的節奏,按規定的套路起舞。陳文水告訴記者:“製作這9條魚要6個師傅花整整一個月的時候才能作成。而且現在舞魚燈不用穿草鞋了,改穿運動鞋或者表演鞋,魚燈里的蠟燭也換成礦燈了。”
按現存的舞蹈形狀是九鯉在雙龍珠的誘引下分為:嬉遊、覓珠、圍珠、搶珠、跳龍門等五個程式。它的全套舞蹈過程都是在鑼缽鼓打擊樂的指揮下完成特定動作。舞間還雜以禾火鞭炮,情趣無窮,場面熱鬧。解放前,九鯉燈舞一般是12年中的“龍年”才舉行一次,或者某地發生重大旱情、瘟疫或有特殊的慶典事項時,才破例舉行,而且將“魚燈”舞后於元宵節焚化。解放後,這些舊規都被破除,舞后魚燈進宮廟並常年奉藏,而且套用在各項節日喜慶、祭祀、文藝賽事、調演等活動之中。
“九鯉燈舞”在整個莆仙地區歌舞藝術中占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它是莆田福建省乃至全國的民間歌舞優秀文化藝術,是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遺存。黃石溝邊九鯉燈舞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不斷的演化和變革,具有江南柔媚姿勢的舞技,又有北方陽剛氣勢的藝術,黃石溝邊九鯉燈舞作為舞蹈的精華,它的豐富多彩的內容以及傳承歷史在全國其他歌舞藝術中實屬罕見。
《九鯉舞》以舞弄九種魚燈而得名。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九種各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龍(蛟)、鰲、鱖、鱸、鱺、鯉、鯽、花魚、金魚等九種。清張澍輯的《三秦記》載:“每歲季春,有黃鯉魚于海民諸月,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民間根據“鯉魚跳龍門”這一傳說,取鯉為代表,命名為《九鯉舞》。但這九魚之中,為何又雜一蛟呢?因為蛟乃水族之首。《說文解字》(十三)註:“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率魚飛”。所以九鯉之中,蛟為首位,蛟率魚飛。黃石溝邊《九鯉》就是根據這九種水族的特定外形、扎製成九種不同的魚燈。每種魚燈肚下中間裝上木把、燈內點上羊油蠟燭,舞者著古裝,腳穿草鞋,雙足踝共系四隻小銅鈴(足動鈴響),手持魚燈,另有五個人手持5支火把,四個人肩扛龍門一座待後,隨著打擊樂的節奏,按規定的套路起舞。
莆田九鯉燈舞

舞技動作

《九鯉舞》的舞技動作,按現有僅存的舞蹈形狀,是九鯉在雙龍珠的誘引下,分為1、嬉遊2、覓珠3、圍珠4、搶球5、跳龍門等五個程式。其陣法為:1、追尾圈游;2、索狀穿花;3、對稱交叉穿插;4、沿五星式火把點,作插花形穿梭;5、由低向高處——預設龍門飛跳。其身法和步法為:“端腰曲膝半馬步、定臂搖肘足尖行”,“耳聽鼓點移陣式、眼觀六路八卦游”,九鯉舞的全套舞蹈過程,都是在鑼鈸鼓打擊樂的指揮下完成特定動作。開始時,音樂節奏緩慢,舞者雙手不停地擺動魚燈,在斜坡廣場中,作隨波逐流的動作,隨著音樂節奏的加速,舞隊開始變換程式和陣法,時而穿梭游弋,時而跳躍涌動,其動作明快、粗獷,只有最後一隻金魚的動作,表現遲緩、呆笨,緩進快退。因搶不到龍珠,隨時橫衝直撞,令人逗笑。舞間雜以禾火鞭炮、情趣無窮、場面熱鬧。“九鯉舞”以鯉躍龍門收場,表達了人們企求人壽年豐,事如人意,吉祥平安的善良願望。

習俗儀式

解放前,《九鯉燈舞》一般是十二年中的“龍”年才舉行一次。若不是龍年,則不會舉行這一活動。除非某鄉某村突然發生重大旱情、瘟疫或有特殊的慶典事項時,才可破例舉行。古代的地方民俗,舉行“九鯉舞”的目的,不外是求雨、驅邪以及各寺宮、社、廟的慶典、游神等活動。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舉行,都要遵循一定的儀式:一、制燈:請藝人制扎九鯉燈後,置村莊宮廟中,再請道士作道場,隨後“點眼”(以紅朱點魚燈之眼)即成。二、試舞:九鯉燈點眼之後,認為即有神力仙氣,即可舉行試舞,先在村社廟廣場上燃放鞭炮、點明魚燈。然後九鯉出門,繞場一周起舞,舞畢,放回宮廟中香火奉祀。三、請駕:即分當地請駕與外地請駕。當地請駕由鄉佬捧香引路,點明魚燈(據傳說,如不點明魚燈進村,魚燈可化為烏龍飛進應邀村莊的房屋,會造成災難),沿途燃放鞭炮,進村起舞驅邪或典慶。外地請駕,即由請駕鄉村的民眾,到東道主迎請“九鯉”,其儀式按試舞舉行後,“九鯉燈”方可上車上船,然後直達邀請目的地。這時,邀請舞隊的村莊,要先舉行“試舞”儀式,而後舉行求雨或驅邪等。四、回宮:結束了原村或外村的活動後,“九鯉燈”即可回宮。這時,為首舉蛟燈者,一定要把燈頭對準自家宮廟之門。到達後,休息片刻再入宮廟之中起舞,舞后再把燈架起,待元宵節過後燒化。五、化龍:即把製作的九鯉燈燒掉。舉行這一儀式時,要演戲兩天,還要辦宴慶賀,請道士作道場。然後置廣場燒毀,待十二年後的龍年重新紮制。
過去,在舉行九鯉舞活動時,民間還有“割須求子”習俗。一些未生男育女的婦女,事先把銅錢用紅紙包好,待九鯉行舞時,用剪刀剪掉蛟燈上的龍鬚,然後掛上紅包。因為“龍”為貴,“燈”與“丁”諧音,以此討個“貴丁”的吉利。
解放後,《九鯉舞》的部分舊規被改革。首先破除了《九鯉燈》舞后元宵“焚燈”和十二年一輪的“龍”年舉辦“九鯉舞”的硬性舊規,改為舞后“魚燈”進宮廟,常年奉藏,及每年舉辦“九鯉舞”的新俗。原有的《九鯉舞》局限在元宵節,驅邪求雨,慶典活動,現套用在各個節日喜慶,商務活動,項目開工,廣場文藝演出等各項活動。

活動要求

《九鯉舞》套用場地需要較廣闊的場地,但以有平坦的緩坡路面為佳,夜晚點“魚燈”比白天舞燈效果更好,也可在舞台的台上台下結合舞燈,更具特色。
傳統的《九鯉》燈舞隊伍,一般為35人左右,其中3—5人是輪換舞技人員。前為魚燈隊13人,後為打擊樂隊7人,持火把5人,扛龍門4人。
《九鯉》燈舞可行進表演,也可平地定點及舞台上下結合表演。近期以參予各項節日喜慶、祭祀、文藝賽事、調演為多。
前期《九鯉舞》的舞技演員為男性,因商情行業需要,現在《九鯉舞》的演員一般改換為中年女性。

道具類別

魚燈道具及打擊樂類別
《九鯉舞》的道具分為魚燈、器物、打擊樂三類。
一、魚燈類:
以蛟燈為首,蛟為龍屬,能率眾魚飛。其次為鰲燈、鱖燈、鱸燈、鱺燈、鯉燈、鯽魚燈、花魚燈、金魚燈。其中金魚燈列為末位,動作表現遲緩、呆笨,橫衝直撞,逗人生樂。
二、器物類:
長柄龍珠燈一對:以導引九鯉飛躍龍門。彩畫龍門一座,傳說中的凡仙之界門。
三、打擊樂類:
特大鼓一面,聲高音昂,指揮《九鯉》燈舞的程式及陣法變化全過程。大鐘鑼二面,音色渾厚,間接配合大鼓指揮。大鑼二面、大鈸二付,運載大鼓的雙輪彩車一部。
黃石溝邊《九鯉舞》因循歷史舊規,將《魚燈》舞后於元宵節焚化,所以無法以古實物展現。其打擊樂也屬易損品,加上文革動亂,古代遺傳的打擊樂器也損壞或失落,今已蕩然無存。
只有《九鯉舞》的魚燈名稱、形狀、製作技術、用料加工、舞技的程式、技巧、陣法、身步法,打擊樂的口訣及《九鯉舞》特定規法,通過家族的口授身傳保存下來。
魚燈的製作材料及流程
大鐘鑼、大鑼、大鈸、包鼓和大堂鼓外,《九鯉舞》的魚燈及其他道具一律自製,其製作及流程如下:
魚燈的製法分為竹片條制(古製法)、鋼條制兩種。現只採用鋼條製法。因竹片條製法工序繁雜,且又易損壞,現棄之不用。

製作流程

一、備料
細鋼條、三厘鋼條、塑膠線、紗布、顏料、海花、木棍、小號礦燈。
二、製作程式
1、按多種魚燈的規格的長寬度,用三厘的4條鋼條作橫線,焊成骨架雛形,再以細鋼條按頭、項、腰、身的周長所圓圈,用塑膠帶扎牢,結頭用火燒粘連,形成各種魚燈的框架。魚肚下設一空門,作裝卸小礦燈用。
2、用紗布將各種魚燈縫製粘合好,安裝上預製的魚翅和尾巴,並刷上海花塗料,陰乾。
3、用紅、黃、黑、白、蘭、紫、綠等各種顏料,配調成12種顏色,按魚的各種色澤、花紋畫成色彩多樣的魚燈。肚腹下安裝上1米長硬木把,用鐵板片縲牢而成。

主要特徵

黃石溝邊九鯉燈舞源於唐,盛於明清,延續至近代,歷史悠久,是民間舞蹈中一枝獨有的奇葩,舞滙豐富,所用道具和表演形式全國少見,形成了以下主要特徵:
1、伴隨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
2、在長期的民俗活動中,形成了根據活動進行不同階段的內容表演,並定形為成套的舞技,因而形成了參與各項活動的程式性特徵。
3、既有對唐代宮廷歌舞的繼承,也有對“散樂”民間歌舞、南戲的藝術、民間武術的引進,因而具有舞技的形成多源性特徵。
4、《九鯉舞》的道具製作、舞技的表現形式、鑼鼓的曲牌,在莆仙地區獨有,具有全國稀有特徵。
5、《九鯉舞》的舞蹈動作想像魚類的生態,生活的客觀規律,採用似形、達狀、描態、傳事等方法,而構成相應的多種舞技,具有舞技中構成摹擬性特徵。
6、《九鯉舞》以九種不同的魚類的姿式,以似柔、似猛的舞姿,快慢結合的動作,變化莫測的陣法,靈活多變的身步法,古樸而動人心弦的鼓樂,具有娛樂性特徵。

歷史溯源

九鯉燈舞源於唐代“百戲”,是一種豐富多彩的雜劇和歌舞表演,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據清朝張澍輯的《三秦記》載:“每歲季春,有黃鯉魚于海民數月,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當地民間根據鯉魚跳龍門這一傳說,取鯉為代表,並舞弄9種魚燈,故有“九鯉燈舞”流傳下來。

舞蹈形式

莆田市黃石鎮和平村溝邊自然村的“九鯉燈舞”,成於宋元,盛於明清。據介紹,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9種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龍(蛟)、鰲、鱖、鱸、鱺、鯉、鯽、花魚、金魚等9種。九鯉之中,蛟為首位,蛟率魚飛。九鯉燈舞就是根據這9種水族的特定外形,扎製成9種不同的魚燈。溝邊的九鯉燈舞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國少有,每種魚燈肚下中間裝上木把,燈內點上洋油蠟燭,舞者著古裝,腳穿草鞋,手持魚燈,另有5人手持5支火把,4人肩扛龍門一座待後,隨著時緩時疾的鑼鈸鼓打擊樂的節奏,在雙龍珠的誘引下,進行“嬉遊、覓珠、圍珠、搶珠、跳龍門”5個程式的舞蹈演繹。

傳承發展

溝邊九鯉燈舞的道具製作和舞蹈口訣都是家族式身教口授傳承下來,從不外傳,因此,能跳九鯉燈舞的人很少,而且溝邊九鯉燈舞以前很少出村表演。據九鯉燈舞傳承人、65歲的陳文水介紹,長期以來,九鯉燈舞一般在“龍”年才舉行一次,出村表演的次數更少。
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傳統文藝的重視,溝邊村的老藝人們希望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這種舞蹈,並從中獲得快樂。村里目前有陳文水和82歲的陳金文兩位老人被省里定為九鯉燈舞傳承人,他們不顧年老體邁,與村裡的其他老藝人一道,組織成立了3支九鯉燈舞隊,其中一支是女子燈舞隊,經常出村參加文藝踩街、文藝賽事調演等,通過精彩的表演,為世人揭開“溝邊九鯉燈舞”的神秘面紗。

歷史沿革

唐代莆田民間歌舞百戲非常盛行。唐明皇時,黃石江東美女江采萍被選入宮,賜封梅妃,倍加寵幸,其弟隨同進覲,封為國舅。明皇賜《梨園》一部,帶回家鄉供其宴樂。於是唐代宮廷教坊歌舞逐漸傳播莆田城鄉。
唐鹹通年間(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師“南遊莆田,縣排百戲迎接”。唐代“百戲”亦稱“散樂”,是一種“俳優歌舞雜奏”的豐富多彩雜戲和歌舞表演,其中也包括“魚龍之戲”。
宋代興化文化比較發達,文人中舉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們有的善音律詞賦,好歌舞雜劇,多置家樂自娛。莆田民間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及雜劇表演藝術,逐漸形成興化舞蹈。
宋明至清,興化對外貿易發達,航運頻繁,流行於溫州、杭州、潮州等的南劇流傳至興化,並為興化雜劇所吸收,促進其發展成熟。
據清朝吳震方《嶺南雜記》所載“潮州燈節、有魚龍之戲”,其中所說的“燈節”,與黃石現存元宵節舞“九鯉”的時間相同。“魚龍之戲”與“九鯉舞”相似。因此,有人認為黃石溝邊“九鯉舞”有可能由潮州傳入。理由是:一、溝邊人到潮州為官或經商後,把此舞帶回莆田;二、“九鯉舞”限於黃石溝邊村所特有。有關“九鯉舞”真正傳入莆田黃石的年代,民間還有多種傳說:(一)隋煬帝開鑿運河之後,龍舟南遊,下詔沿河各地歌舞迎賀,故作此舞。(二)唐末藩鎮割據時,百戲中的“魚龍之戲”隨中原避難百姓,進入莆田。(三)漢時何氏九仙至仙遊縣東北山中修煉,名曰“九仙山”;又居湖側煉丹,湖曰“九鯉湖”。丹成,九仙各乘赤鯉羽化成仙,後人以制九鯉舞作為紀念等。上述傳說只在民間流傳,有待進一步考證。但“九鯉舞”有據可查的,自明朝中期直至近代是事實。溝邊村古屬黃石鎮水南地界,水網密布,河鯉可上田覓食(50年代以前可隨意在稻田中網魚)。史稱水南為“五龍”吉祥之地,溝邊村的“龍洞宮”建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與桂嶺的龍塘,金墩的龍渡、下余的龍華、五龍的龍崗合稱“五龍”勝地。溝邊村又於十二年一輪的龍年正月元宵節舉行“九鯉燈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所以“九鯉燈舞”形成的年代至少可追溯到明朝中期。
1992年5月,黃石鎮溝邊村民間舞蹈“九鯉舞”參加福建省民間舞蹈集成精選節目會演。榮獲由福建省文聯、文化廳頒發的“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保存民間舞蹈精華”錦旗。其獨特、稀有的“九鯉”道具和舞技,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讚賞。

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和平村村民委員會獲得“莆田九鯉燈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