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街道(江蘇省常州市下屬街道)

荷花池街道(江蘇省常州市下屬街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荷花池街道地處江蘇省常州市中心,東起小河沿,南臨延陵西路,西至長江路,北到滬寧鐵路。面積4.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萬人,下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荷花池街道
  • 所屬地區: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荷花池街道辦事處
  • 面積:4.09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6.2萬人,
成就榮譽,經濟狀況,管理工作,社會事業,未來發展,社區風采,荷花池社區,北大街社區,天皇堂弄社區,西新橋一村,西新橋二村,西新橋三村,機械新村一,機械新村二,萬福橋社區,

成就榮譽

江蘇省常州市荷花池街道區域內有機關、企事業單位1000餘家。荷花池地區是常州市的老城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該地區因有天然形成的荷塘,每年初夏塘內荷花成片,紅綠相間,蔚為壯觀,因此揚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文學家蘇東坡、民國初年江蘇都督莊蘊寬、刺繡名家李仁等曾在塘邊結廬而居,留下許多不朽佳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更是生於斯、長於斯,在這片熱土上跨出了他光輝人生的第一步。今日,荷花池地區已經展現出全新面貌:全市第一高樓凱納商務廣場已落戶地區中心,外商投資數億美元的正方京城商業街建設已經展開;“恆遠、中南大廈成為全區樓宇經濟的排頭兵;城區管理、社會事業、黨建工作屢獲殊榮,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社區示範點、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衛生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科普工作先進街道、江蘇省社區服務示範街道、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各類全國、省、市榮譽稱號,街道黨工委多次被鐘樓區委評為“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

經濟狀況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善服務水平,提高執政能力;堅持以經濟工作為中心,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堅持同步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平安健康有序發展,合力打造和諧荷花。綜合行銷:58億元,占年計畫109%,同比增長37.8%,工業銷售:6.9億元,占年計畫100%,同比增長22.6%,工業利稅:500萬元,占年計畫100%,同比增長27.8%,規模工業總產值:6.1億元,占年計畫102.7%,同比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占年計畫100%,協定利用外資:2672萬美元,占年計畫148%,實際利用外資:1680萬美元,占年計畫210%,新增內資註冊資金:1億元,占年計畫200%,新辦企業153家,成熟型企業遷入30戶,列入區規模工業企業8家,商貿限上企業41家。全街道屬地管理服務的企業達1000餘家,預計全年稅收3億元左右,增幅達57%以上,零星稅源代征戶管600多家,國、地稅入庫收入914萬元,完成必成指標116.4%,增幅達49.35%,街道得益部分手續費加分成近100萬元。樓宇稅收,恆源大廈超1500萬元、中南大廈超1200萬元,企業稅收:大華進出口貿易公司企業超千萬元。
荷花池街道

管理工作

完善網路,加強領導。明確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建立了以街道辦、社區居委會、小掃隊伍為主體力量的大城管格局。強化考評,及時整改。建立了一套監督考核機制,成立了考評小組。對照市考核13個項目,共自查、自糾問題5200多個。清理老小區亂堆放和無主垃圾總計1100餘車;清理亂塗寫亂張貼近30000處;嚴格查處亂設攤和違章停車,發放各類整改通知書637件。招聘了70多人,負責延陵西路、北大街、關河西路等78個路段的非機動車輛停放秩序管理。年度城市長效管理工作在全區考評中獲得總分第一名。街道在沒有專項經費來源的情況下,自籌資金為民眾辦實事,開展綠化補種和高大樹木修剪工作,增綠面積7000平方米。對郵電路、天皇堂弄2000平方米的綠化進行管養、修剪、治蟲。在綠色社區創建活動中新成績,二ΟΟ七年西新橋二村二社區被授予省級綠色社區、荷花池社區被授予市級綠色社區。在水污染整治中,關閉化工企業2家、河道達標接管網企業3家,完成消鹼二氧化硫企業3家。對14家有污染的企業實施跟蹤監管。
荷花池街道

社會事業

認真貫徹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切實做好城市低保工作。截止年底,9個社區共有低保戶490戶、95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全年,共走訪543人,救助金額達42萬元。其中,為1戶特困戶修建危房、為34人實施大病救助、為580人邊緣人群進行幫扶。街道有3家企業為鐘樓慈善分會捐資200萬元,機關工作人員都參加了一日捐活動奉獻愛心,高度重視殘疾事業,“益智園”的建設初具規模,共接待視察、參觀、學習人員25批次,西三村社區殘聯工作接待了中殘聯中挪培訓班的參觀。就業安置竭盡全力,通過勞保所介紹,街道有800多名失業人員重新上崗,另有600名援助對象得到安置。有100多人次參加了各類培訓。全面完成了社保擴面任務,為失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辦理檔案託管、養老金、醫療保險的續繳100份。全面構建社會保障體系,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做好低保工作;切實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預防保健工作;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和殘疾人事業;深入持久地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完善社區和各類服務組織的服務功能,重點管理運作好益智園。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滿足居民民眾的文化需求。紮實做好國防動員、徵兵和民兵預備役工作,不斷提高雙擁工作水平。紮實開展人口和計生工作,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荷花池街道(江蘇省常州市下屬街道)

未來發展

抓基礎管理,強隊伍素質;盯重點工作,保考核目標;顯品牌特色,爭市區地位。發展方向上抓住“一點一線”,即正方地塊商貿點,萬福路沿線;發展規劃上圍繞“二優二名”即建優美的人居環境,建最佳化的投資環境;揚知名企業、社區、居民,樹知名品牌、特色、載體。工作重點上突出“三重三亮”:房屋拆遷與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與樓宇經濟,長效管理與環境保護;社區工作特色亮點,黨建工作品下午亮點,創建工作載體亮點。工作措施上把握“四拆四創”:抓隊伍建設,抓基礎管理,抓開源節流,抓責任考核;創新工作思路,創造和諧氛圍,爭創一流業績,創建目標確保實現。街道結對活動風生水起,黨建聯席會吸引20餘家市級機關參加,所屬4個社區的結對支部達52家,共建活動拓展到扶貧幫困、雙擁、公益、文藝、平安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六大領域,呈現出社區單位和民眾共創文明、同享和諧的可喜局面。昨日荷花亦嬌美,今天荷花別樣紅,未來荷花更艷麗。荷花池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再接再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以“發展一方,管理一方,服務一方,平安一方”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努力把荷花池街道建設成商貿經濟繁榮、社會事業進步、人居關係和諧、宜商宜居的現代文明街區。
荷花池街道(江蘇省常州市下屬街道)

社區風采

荷花池社區

荷花池街道荷花池社區位於常州市中心,東至北大街,南及延陵路,西臨懷德北路,北至西橫街,居民2021戶,人口5022人。社區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200餘人。
2000年8月,城市基層組織改革,建立了新型社區組織框架,全面推進社區建設。社區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越、人文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以黨建為核心、以服務為龍頭、以文化為依託、以百姓生活幸福為目標,全面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社區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不斷完善服務網路,拓展服務功能。創建了互助“愛心橋”、 居民調解“夏戈工作室”、和諧家園“三合一”工作室等載體,廣泛開展了扶貧幫困、助老助殘、排憂解難等活動;“黨員義務巡邏隊”、“蒼松服務隊”、“紅領巾找差小分隊”等19支志願者服務隊,涵蓋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已基本形成。
社區著力培育“清白人生、芳澤社會”的荷花文化,弘揚荷花精神,提升荷花品位,成為常州市學習型社區建設的排頭兵。開設了荷花書苑、道德講堂、科普學院、廚藝課堂、四點鐘學校,組建了社區百人文藝隊、歌詠隊、書畫研究會、集郵沙龍、戲曲票友會、同心樂隊等10多支文體團隊,推出了“學在荷花、樂在荷花、美在荷花”系列活動,學習型樓道、社區文化長廊和市民精神文化牆、“荷花人家”qq群等載體。優美“荷花”、幸福“荷花”已在全市享有盛譽。
“昨日荷花別樣紅,今朝荷花分外香。”荷花池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學習型家庭創建示範社區”、“全國敬老模範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創建示範社區”、“江蘇省文明社區標兵”、“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充分就業社區”、“江蘇省殘疾人文化進社區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

北大街社區

社區位於市中心繁華地段,是原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區內商鋪密集,各類生活服務配套齊全,交通便捷。社區東起化龍巷,南止延陵路,西到北大街,北接東橫街,是南北長、東西寬的長方形地塊。社區現有居民1115戶,人口2927人。總支下設兩個支部,黨員80餘人。
轄區有百盛集團、新世紀商城等商貿服務企業,有知名的百年老店德泰恆大酒店、府前樓餐飲有限公司、九重天餐飲有限公司等餐飲企業,並有遠近聞名的大陸飯店遺址。
以“文博家園”、“銀鈴樂園”為載體,全面推進社區建設。
獲得:“江蘇省充分就業社區”、“常州市民主法治社區”、“市人民調解防激化先進集體”、“市巾幗文明示範爭創崗”、“區五好社區黨建工作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天皇堂弄社區

天皇堂弄社區位於常州市中心,東臨北直街,南沿東橫路,西至西橫街北弄,北靠關河,常住居民1967戶,4987人;集體戶3戶,8435人。
近年來,天皇堂弄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原則,以“強基礎、重服務、抓品牌、創特色”為工作方針,以創和諧宜居社區為目標,充分整合社區內外資源,開展各項工作。
天皇堂弄社區以“天·益”為平台,開展免費理髮、量血壓,義務修傘、修理信報箱等便民服務;舉辦青少年素質教育、心理諮詢、英語互動等活動,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開設創業、就業、心理疏導等服務,做到幫扶到人、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務到人 ;開展尊老、愛老、助老服務,做到助老自助,為老服務人性化、精細化等,將社區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社區的每一個家庭。此外,社區內的“青少年機器人工作室”是第一家由中國科協、常州市科協專項資金援建項目;駐於住宅樓內的“東方翰緣美術館”是常州市首家社區美術館;同時,社區還結合地區特點,與駐地單位西橫街國小、常州市紅十字會、常州武警支隊勤務中隊、常州口腔醫院等20餘家企事業單位,結下了十幾年的共建情結。
辛勤耕耘換來了社區建設的累累碩果,社區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科普文明社區、江蘇省民主與法制示範社區、常州市四星級社區、常州市巾幗文明崗、常州市鐘樓區綠色社區等榮譽稱號。

西新橋一村

西新橋一村社區坐落於關河西路91號中南大廈三樓,居民2837多戶,總計7500多人。社區黨委現有在冊黨員326人,持證殘疾人72人。目前社區共建協作單位有十多家,商業網點412多家。農貿綜合市場一個、幼稚園、中學各一所,社區醫療服務站、銀行、律師、會計事務所等服務會所及居民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配套完備,布局合理,交通利便。
社區著力構建“七yi空間”品牌,以“翼”為引領展示社區工作人員振翼高飛,努力向上的精神面貌,針對服務、公益、才藝、教育等打造“宜”、“議”、“藝”、“驛”、“意”、“益”空間。“七yi空間”旨於全面服務居民,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提升社區內涵,從而全面系統地推進社區發展,打造一個“真情服務、鄰里如親”的文明社區。社區以“民情直通車”、“民情諫言路”、“民情連心橋”三個服務平台成立一批樓宇工會,使職工和居民的訴求能夠順暢表達,實現了維權有效,服務有序,管理有方,活動有力,走出了一條社會管理創新之路,激活了社區這一“城市細胞”。
社區先後獲得全省優質服務視窗、常州市充分就業社區、常州市就業和社會保障示範社區、鐘樓區“十五”期間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等榮譽。

西新橋二村

西新橋二村社區於2013年9月由原西新橋二村二社區與二村一社區部分區劃合併後正式成立,轄區東到崇文路,南到關河西路,西到大灣濱河,北到大紅旗路,居民4218戶。
西新橋二村社區居委會位於小區花園中心,轄區內文化資源豐富。多年來,社區緊緊圍繞“一居一品”,培育“綠家園”社區亮點,創新社區文化系列載體活動,組建 “綠家園”愛心陪聊隊、“綠家園”義務巡邏隊、惠珠剪紙工作室、僑之家、老來俏腰鼓隊等活動隊伍,金禧園藝術團、老年書畫協會、葉老師心理諮詢室等社會團體也已成為社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社區常年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活動,多角度、全方位滿足不同層次的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增進社區的凝集力和向心力,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僑務“五五普法”僑法宣傳角;江蘇省“民族工作示範社區”、“綠色社區”、“平安家庭”示範社區;常州市“綠色社區”、“文明社區”、“建設和諧社區示範單位”、“婦女兒童之家”示範社區、“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套用先進社區”、“四星級社區”等多項榮譽。

西新橋三村

鐘樓區西新橋三村始建於1986年,地處常州城區西北,東起大灣浜河,西至邵家塘,南起大村,北至吳家塘。2000年4月率先在全市進行社區組織體制改革,建立了第一個新型社區。社區占地面積21.7萬平方米,有居民3296戶, 8387人。社區周邊有超市、菜場、銀行、浴室、幼稚園、中國小校、衛生站、公園、公交站點、休閒健身場地等服務設施,居民生活十分便利,已基本形式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
多年來,社區堅持以建設“人本、互助、自主”型社區為目標,致力於“不僅要建設有型現代社區,更要建設無形精神家園”的工作理念,勇做探索者和先行者,創造了諸多全市“第一”:率先進行社區組織體制改革,率先直選社區工作者,率先創立社區志願者服務時間儲蓄制,率先創辦“社區睦鄰節”等。
西三村社區堅持設施完善強基礎。分別於2008年和2011年進行了社區活動用房改擴建和老小區提升整治工程,社區服務功能和小區環境得到很大提升和改善,黨員活動式、便民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站、康複式、網路教室、圖書閱覽室、舞蹈室、書畫室、多功能活動室等多個活動場所和服務陣地得到充分發揮,面貌一新的老小區處處散發著整潔、優美、便利、溫馨、和諧大家庭的樸實魅力!
西三村社區在不斷加強社區基礎建設的同時,整合社區資源,強化社區服務。組建了十多支具有特色亮點的志願服務組織,全方位、多層次服務社區居民,其中:“黨員義工服務隊”、“媽媽護綠隊”、“文明勸和隊”、“綠地認管隊”等組織常年開展活動,服務社區居民。除此,社區還與30多家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開展法律諮詢、便民服務、健康教育、助殘優撫、扶貧濟困、心理疏導等服務項目。
西三村社區堅持社區創新強內涵。精心創建社區品牌,創設了《文明社區文明榜》專欄,推出了“文明社區文明人”、“居家樂園居家親”、“飛龍橋下我的家”、“百姓雷鋒在社區”、“天天服務365”等一系列特色項目,道德講堂講身邊好人、居家樂園守望互助、“天天見一面”關愛獨居老人、家門口的綠地我來認管等等,項目的實施和開展激發了廣大居民參與的熱情,進一步提升了社區建設的品牌內涵。同時社區民間組織“萬年青書友會”、“文體協會”、“社區居民學校”的經常性活動,也營造了社區濃厚的文化學習和鄰里和諧氛圍。
辛勤耕耘換來累累碩果,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創建文明社區示範點、全國文明社區、江蘇省文明社區標兵、江蘇省文明社區、江蘇省和諧示範社區、江蘇省計畫生育協會先進單位、江蘇省AAA級居家養老服務站、常州市五星級社區、常州市“五好”社區黨建示範點、常州市標準化居民學校等多項榮譽。李嵐清、費孝通、多吉才讓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眾多知名社會學者都曾親臨社區視察指導。

機械新村一

鐘樓區機械一村社區由機械一村、蘆墅廣景苑、客車廠家屬區三塊組成,居民住宅樓103幢,4039戶,10462人。有社區單位、社區園校2家,成為社區建設的有力支撐。
機械一村始建於七十年代,社區居民老齡化傾向日漸嚴重。社區居委會堅持“人性化”、“居家式”溫馨服務理念,全面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的社區服務,目前由區民政局及街道支持社區主辦的“青松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經全面運行五年,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洗、文化、娛樂等十三項服務,青松書場讓社區居民享受了特色文化大餐,送時服務成為困難老年居民的貼身好拐杖,累計服務已達50000多人次。全國文明辦,省、市、區領導多次來我社區參觀、指導工作,多家媒體對我社區首創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了跟蹤報導。
近幾年來,社區居民參與率不斷提高,社區各種民間組織進一步擴展壯大,社區幹部的工作熱情進一步煥發,社區和諧建設進一步推進。一是以青松系列民間組織為載體,不斷擴大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夯實社區服務的支撐點,拓寬服務領域,形成扶貧幫困、文化服務,便民生活、醫療健康、法律援助、心理健康諮詢等愛心服務項目,來增強社區的凝聚力。二是以搞特色活動為重點,開展居民象棋、羽毛球比賽,每周一開展青松書場活動、傳統評書、常州人文歷史等內容,每周二開展“青松藝術團”歌詠大會,每周五的“書友會”、收藏協會等讀書和交流活動,頗受居民歡迎。三是在首開全市社區道德講堂的基礎上,創辦了小區“業主之家”專題道德講堂,探討、解決社會熱點和共性問題,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傳頌鄰里好人好事,提高了社區的吸引力,提高了居民的向心力和社區歸屬感。四是探索社會管理創新機制,建立小區議事會制度,強化小區業主委員會建設,不斷促進小區事務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提高居民的滿意度。
幾年來,社區曾先後獲得的主要榮譽有全國計生協先進單位,省綠色社區,省老幹部居家養老示範單位,市五星級社區,市文明社區、市爭先創優先進黨組織、市雙十佳先進服務集體等稱號。

機械新村二

機械二村社區座落於關河西路蘆墅公園東側,東鄰飛龍路,南及市北實驗初級中學,西跨常林路與機械一社區相鄰,北至常林住宅小區,現有居民6800餘人。
機械二村始建於七十年代中期, 2000年社區居委會正式成立。十多年來,社區兩委堅持以服務居民為宗旨,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為目標,踐行“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求我應”工作思路,通過老小區整治、蘆墅公園改造、城市長效綜合管理、和諧安民工程等,社區環境顯著改善;通過整合資源、結對共建、志願加盟等,社會組織與公益服務得到有效推進,逐步形成以國防教育為特色,以蘆墅雜藝、自治救助為亮點,以居家養老、助殘幫困、平台熱線三大服務為抓手的社區管理新局面。
社區先後獲得了常州市示範社區、常州市文明社區、綠色社區、藥品食品安全社區和鐘樓區先進社區黨組織、社會治安安全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萬福橋社區

萬福橋社區工作站於2013年9月底成立,由新城首府、深業華府、萬福花園三個小區組成,區劃界限為東南至通江南路,西至崇文路、北至鐵路,轄區面積為0.18平方公里。新城首府有10棟高層住宅762戶,另有酒店式投資型小公寓400多戶。深業華府由12棟高層和小高層組成。萬福花園有居民住宅樓14幢468戶。三個小區現有總人口2618人(其中常住人員1506人),社區工作站下設一個黨支部。轄區範圍內有20多家商戶,涵蓋行業有餐飲住宿、購物、美容美髮、母嬰護理、教育服務、電訊、金融、建築修繕等。
荷花池街道(江蘇省常州市下屬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