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水碾街道

成都市成華區雙水碾街道辦事處,北依鳳凰山園藝場,南與成都市火車北站、五塊石市場、荷花池市場比鄰,懷抱五塊石汽車客運站,是成都市北大門交通樞紐。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6萬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水碾街道
  • 所在地成華區雙水碾街道辦事處
  • 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6萬餘人
  • 郵政編碼:610081
  • 方言:成都話
  • 電話區號:028
基本情況,土地資源,發展定位,

基本情況

雙水碾街道地處成都市城區正北部,東至川陝路與青龍街道相連,南與金牛區荷花池街道為鄰,西與金牛區五塊石街道接壤,北與金牛區沙河源街道相接,土地面積5.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雙水碾街道辦事處駐成都市成華區站北北街98號,轄東沙路、站北路、花徑路、紅花堰、荊竹、橫橋6個社區和雙水村及園藝社區籌委會;2013末有常住人口4.38萬人、戶籍戶數8986戶、戶籍人口2.69萬人,人口出生率6.77‰、人口自然增長率3.81‰、人口密度7967人/平方公里。
雙水碾街道與成都市重要交通樞紐火車北站、城北客運中心為鄰,捷運一號線北端第一站升仙湖站位於轄區紅花堰社區;周邊有菏花池市場、五塊石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菏花池中藥材市場等西南地區重要貿易中心。2013年,雙水碾街道榮獲成都市“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街道”“二星級平安街道”“創先爭優養老幫扶工作先進集體”、成華區“經濟工作先進街道”“人武工作先進街道”等多項表彰。
雙水碾轄區是市政規劃“城北新區”建設的橋頭堡,在成都“城北新區”規劃內,同時也是市政規劃的“城北行政中心”,享有政府發展策略的優惠政策。在成華區“七區三帶”之 “北部新區”、“沙河經濟帶”發展布局之中。
北新幹線南北貫穿轄區,八里橋路連線成都火車北站和全國著名的荷花池市場,在建中的成都市捷運一號線紅花堰捷運站處於轄區“紅花堰休閒商務區”內,成彭公路、金府路橫貫其中,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格局。
成都市雙水碾街道辦

土地資源

拆遷後雙水碾村有1800餘畝土地,適於開發修建高檔樓盤及各種服務型配套設施;紅花堰片區整體拆遷的427畝土地將用於開發修建高檔商務社區。另有整治後沙河最大的自然生態森林景區——“新綠水碾”,隨著捷運一號的建成,勢必帶動周邊經濟的巨大發展,房產升值空間凸顯。隨著沙河整治工程的完工和鳳凰山高檔別墅區的規劃,轄區日益顯現出在地理位置和稀缺土地資源上的優勢,雙水碾村、紅花堰土地的開發正帶動著轄區內及周邊大型商業地產的成片開發。同時轄區內住宅樓盤開發,正急速提升,全面升級。

發展定位

以城北新區建設為重點, 街道辦事處根據雙水碾獨特的資源優勢,制定了“站北商業區”、“捷運一號紅花堰休閒商業社區”、“新綠水碾經濟帶”為代表的“兩區一帶”經濟發展規劃。依託捷運一號線紅花堰樞紐站建設這一交通經濟優勢,著力打造“捷運一號紅花堰休閒商業社區”,未來的紅花堰商業區勢必成為城北現代化商業繁盛之地。這裡將會出現高檔的商務酒店、流行生活會所、各種時尚專賣店、休閒咖啡館……
依託房地產項目開發、舊城改造和整理盤活存量樓宇,規劃建設高檔寫字樓宇集群和總部樓宇集群,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壯大總部經濟,打造“站北商業區”;
“新綠水碾”景區依託沙河濕地這一獨特的自然生態森林景觀,引進多種動植物,打造成為能夠自我新陳代謝的自然森林生態群落。景區內有150畝的人工湖,是成都市區內難得一見的大型開闊景觀水面,依託沙河二期整治工程和明清一條街建設,打造“新綠水碾經濟帶”,提升區域知名度,壯大文化休閒旅遊產業。
圍繞“兩區一帶”( 捷運一號紅花堰休閒商業社區、站北商業區、新綠水碾經濟帶)建設和實施舊城改造,整合轄區資源,包裝、儲備、策劃、推出一批重大發展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