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路國小按上級要求,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了兩次分流、兩次合併:2001學年末2002學年初,原洞神坊國小併入原中山七路國小,原龍津西路國小接收了原寶盛沙地國小分流的一個級學生;2002學年末2003學年初,原龍津西路國小和原中山七路國小撤併重組,搬進新校舍,更名為龍津國小。
龍津路國小地處西關,是一所普通的區級國小,現占地3416.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258.7平方米。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在編教職工42人,在校學生590人。近幾年來,我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制定的三年規劃為目標,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執行教育教學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質量促發展,規範管理,依法治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荔灣區龍津路國小
- 學校屬性:是一所普通的區級國小
- 建築面積:4258.7平方米
- 占地:3416.5平方米
簡 介,地 址,
簡 介
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路國小按上級要求,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了兩次分流、兩次合併:2001學年末2002學年初,原洞神坊國小併入原中山七路國小,原龍津西路國小接收了原寶盛沙地國小分流的一個級學生;2002學年末2003學年初,原龍津西路國小和原中山七路國小撤併重組,搬進新校舍,更名為龍津國小。
龍津路國小地處西關,是一所普通的區級國小,現占地3416.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258.7平方米。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在編教職工42人,在校學生590人。
近幾年來,我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制定的三年規劃為目標,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執行教育教學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質量促發展,規範管理,依法治校。
經過全體教職員工的艱苦奮鬥,群策群力,不斷進取,現在學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可喜的進步,各項指標和任務都能較好地完成。順利通過了區一級學校評估、用地特困學校複評和市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教育發展整體水平得到提升,學校的發展環境日漸最佳化,發展基礎日益堅實,教學質量和隊伍的素質穩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和藝術教育工作躍上了新台階,學校的社會形象不斷改善,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龍津,地處西關寶地之腹,“龍津”之名源自美麗的傳說,為神龍的津液幻化而成,也因此,西關寶地多了一分迷人的色彩。
而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賦予了中華民族太多的文化內涵。龍的文化,龍的精神,龍的優秀傳統,龍的傳人均凝聚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這對作為傳承和發展文化的學校教育而言無疑是豐富而寶貴的教育資源。因此,幾年來龍津人走出了一條“龍文化”品牌創建的探尋之路。
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引領下,龍津路國小牢固樹立“以管理求發展,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求發展,以創新求發展,以人為本求發展”的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課程改革為動力,以彰顯特色、發展精品文化為目標,以德育為核心,以科研為先導,突出“龍騰華宇津潤英才”的辦學理念,培養具有優良傳統美德和現代人格的一代新人,創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學校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學校的內涵,提升學校的辦學效益,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文化氣息濃、具有世界視野的、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規範化品牌學校。
地 址
學校地址:廣州市龍津西路349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