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瀉白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荊防瀉白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七。具有宣散風熱,解毒利咽之功效。主治肺傷風熱,鼻流濁涕。

基本介紹

  • 名稱:荊防瀉白散
  • 別名:荊防瀉白湯
  •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 功用:宣散風熱,解毒利咽
  • 主治:肺傷風熱,鼻流濁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荊芥、防風、連翹、桔梗、金銀花、元參、赤芍、甘草、生地、黃芩、桑皮、青黛、葛花。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散,水煎服,或開水沖服。
2.現代用法:上為末。水煎成200ml,分二次服。

功用

宣散風熱,解毒利咽。

主治

肺傷風熱,鼻流濁涕。

方義

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為方中主藥;荊芥辛散表邪,透熱外出;葛根解肌發表,生津止渴;玄參、桔梗、甘草解毒利咽;生地、赤芍、黃芩涼血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宣散風熱,解毒利咽,泄熱涼血之功。

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雜病源流犀燭》:“荊防瀉白散(風熱涕),荊芥、防風、連翹、桔梗、金銀花、元參、赤芍、甘草、生地、黃芩、桑皮、青黛、葛花。亦名荊防瀉白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