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佛教千佛禪寺淵源可追溯到東晉時代,東晉寧康年間(公元375—382年),譽為“佛教中國化的第一人”釋道安大師高徒慧遠法師(公元334—416年)在象山東麓設定佛壇講經,後世稱“講經台”,從此奠定了荊門佛教文化的基礎。隋朝高僧智顗大師(公元538—597年)於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創建當陽玉泉寺,次年在今荊門城內為文獻皇后往返玉泉寺修建行宮,同年修建荊門東山寶塔、風凰台、初月亭等建築,竣工後游荊門仙居山覓地息心修行。東山寶塔竣工後,禪宗脈嗣在寶塔旁邊建成萬壽禪寺。萬壽禪寺的和尚們紛紛效仿慧遠、智顗大師修行方法,或覓山林溪泉旁結蘆而修,或尋山洞岩穴面壁坐禪。圍繞東山寶塔、萬壽禪寺著名佛洞有千佛洞、普惠洞、海會洞等,從而東寶山逐步形成荊門佛教文化傳承流源之地。其中千佛洞(今為千佛禪寺下院),始建於唐代,明朝萬曆年間重建,因洞內嵌有千尊佛像壁磚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門千佛禪寺
- 建造時間:東晉寧康年間
- 別稱:荊門市清淨佛堂
- 配套設施:觀音堂、韋馱殿、丹房、客堂
開發建設
千佛洞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洞前建千佛寺,設觀音堂、韋馱殿、丹房、客堂、文殊殿、普賢殿、百子堂等殿堂;民國戰亂後逐漸衰敗,1960年成為縣物資局倉庫; 1993年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團結街齋公堂移地重建,建成後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齋公堂更名為荊門市清淨佛堂。1996年釋心覺法師募資買下地產,修復千佛洞、千佛寺殿堂,香火逐年旺盛。1997年4月,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聘請釋心覺法師兼任清淨佛堂住持。由於千佛洞、千佛寺、清淨佛堂範圍狹小,無法開展大型佛事活動,1998年向市人民政府申請搬遷,同年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東寶山森林公園龍潭湖北側修建寺院。1999年3月,荊門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根據東寶山佛教文化傳承流源,寺院更名為荊門市千佛禪寺,釋心覺法師任住持。經心覺法師艱苦奮鬥和四眾弟子的積極支持,先後5次征地120畝,規劃五重寺院,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至2014年,先後建成山門、千佛壇、天王殿、客堂、鐘樓、鼓樓、觀音殿、善財童子殿、普賢殿、祖師殿、文殊殿、地藏殿、財神殿、東西寮房、流通處、放生池、禪堂等設施,大雄寶殿正在建設中。寺院環境幽麗、山清水秀,殿堂古色古香、氣宇不凡,香火旺盛,信眾遊客絡繹不絕;各項法會先後舉辦,法務興隆、海眾安和、道場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