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墓(江蘇省荊軻墓)

荊軻墓(江蘇省荊軻墓)

荊冢,即荊軻之墓,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義士荊軻的肉醢冢。原址位於豐縣便集之東,現已泯於西支河南岸。今日之便集村,就是由荊冢村演變而來。在河北肅寧縣荊軻村,亦有荊軻衣冠冢和荊軻祠。荊軻是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軻墓
  • 地理位置:豐縣,肅寧縣荊軻村
  • 人物:荊軻
  • 事件:荊柯刺秦
公元前247年,13歲的蠃政登基為秦王。自他執政以來,採用遠義近攻、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相繼攻占了韓、魏等國,繼而欲引兵攻燕。當時的燕國為了表示臣服於秦,曾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由於太子丹不滿秦王的傲慢和殘暴,伺機逃歸於燕國。他回國後,結交了當時人稱“天下第一劍客”的荊軻,欲派他假和談名義去刺殺秦王。荊軻本是衛國(今河北省易縣)人,遊歷於燕,被太子丹尊為上卿,並將其妹明儀公主下嫁於彼。經過縝密籌劃,於秦王政20年(公元前227年),荊軻攜同助手秦舞陽,帶著秦國亡將范於期(即范無忌)的人頭和燕國的督亢(今河北省易縣、涿縣、固安一帶)地圖作為進見之禮,到達秦國
秦王接見了荊軻,先對樊於期的人頭驗明正身,即命其將地圖呈上。荊軻在指點地圖之際,“圖窮匕見”,急刺秦王,秦王驚起,指袖避開,左右繞柱,一時危急至極。在太監趙高的提示下,才想起拔劍相博。荊軻孤身奮戰,被人用白粉迷了眼睛,左腿被劍削斷。荊軻不臨危不懼,猛擲匕首,將秦王釘在屏風之上。這時,秦王的衛士蜂擁而至,將荊軻亂劍刺死。秦王為儆戒敢於反秦者,遂將這位”天下第一劍客“的屍體剁成肉醬,分埋於所轄各地。
千里沃野皆神地,獨見豐邑最有緣;烈士墳前必添新土,英靈萬古駐漢園。其實,在偶然性中蘊含著必然性,葬醢於豐地,不言而喻,是針對劉邦而來的。但是,正如構築厭氣台一樣,都是徒勞的,歷史的車輪是不容逆轉的,只是娥墓固之側隆起的這座荊軻冢,倒給小小的便集村增添了一處令後人憑弔的歷史古蹟。它曾一度更名為荊冢村,1935年開挖西支河的時候,始將荊軻冢掩埋於南岸堤下。據村中老人回憶:在民國初年,村東尚立有一座古碑──“太陽碑“,碑銘記載著荊軻刺秦王的壯舉及荊冢村的由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當我們踏著沾滿露珠的秋草,再去尋覓歷史的蹤跡時,沉默的土地似乎在告訴:滄桑易變,正氣不泯,只有為拯救勞苦大眾而英勇獻身的壯舉才能升騰起永遠不落的光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