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綠異色蝗

草綠異色蝗(Dimeracris prasina Niu et Zheng,1993)是斑腿蝗科異色蝗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綠異色蝗
  • 拉丁學名:Dimeracris prasina
  • :斑腿蝗科
  • :異色蝗屬
  • 命名者及年代:Niu et Zheng,1993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性 體中型,勻稱。頭大,短於前胸背板。頭頂突出,頂端鈍圓形,略向前傾斜,中央凹陷,凹陷處具刻點;頭頂中隆線略可見。頭部背面中央具兩行粗大刻點,其前端相互匯合,與頭背前端的細縱溝相連;頭部背面無中隆線;複眼間距為觸角間顏面隆起寬度的1.2倍。缺頭傾窩。顏面向前傾斜,顏面隆起全長具縱溝,側緣呈波狀;側隆線明顯。複眼卵形、大,其縱徑為橫徑的1.5倍,而為眼下溝長度的5倍。中、側單眼均不發達,很小。觸角絲狀,細長,超過後足股節基部,中段一節長為寬的3.達獄剃章5~4倍。前胸背板密具刻點,前緣弧形,後緣近平直,僅中央略凹陷;中隆線不明顯,缺側隆線;3條橫溝較粗,均深切中隆線,後橫溝位於後部,溝前區之長為溝後區的2.8倍;側片長度大於高,前下角鈍角形,後下角圓弧形。前胸腹板突錐形,頂尖。中胸腹板側葉之寬稍大於長,側葉間中隔梯形,其長度為最狹處的1.2倍。後胸腹板側葉於後部相互毗連。前翅鱗片狀,側置,略超過腹部第1節背板後緣,翅頂狹圓,翅長為寬的2.6倍。後翅狹條形,略短於前翅。後足股節勻稱,長為最寬處的5.2倍;上隆線平滑,其末端呈一小鈍齒;下膝側片腹緣較突出,頂端圓形。後足脛節外側具刺6~7個,內側具刺8~9個,缺外端刺。後足跗節細長,長度為後足脛節的1/2,第3節頗短於基部兩節之和;爪間中墊大,超過爪之頂虹櫻刪端。後足脛節與跗節密具長絨毛。鼓膜器發達,孔卵圓形。腹部末節背板縱裂,具三角形的小尾片。肛上板長三角形,長為最寬處的1.4倍,頂端呈圓形突出,中部中央略偏後處具一對刺狀瘤突,其前方具中縱溝。肛側板中部具一向斜上方翹起的葉狀突。尾須長錐形,頂尖,到達肛上板愉主蘭頂端。下生殖板短錐形,頂尖。
體色:鮮草綠色,無眼後帶。複眼鮮紅色。觸角基部兩節草綠色,端部漸變為黑褐色。前翅黑色,後緣具一黃色帶紋。後翅黑色。後足股節草綠色;膝部黑色,其背面具一尖端向後的長三角形黃色斑;下膝側片具一黃色斑。後足脛節草綠色,脛節刺黑色。跗節草綠色,爪及中墊末端黑色。
雌性 體較粗壯。複眼略小,其縱徑為橫徑的1.6倍,為眼下溝長的3.5倍,觸角絲狀,超過前胸背板後緣。肛上板三角形,中部具橫溝,基部中央具中縱溝。尾須長錐形,頂尖,到達肛上板頂端。產卵瓣狹長,直形,頂端不呈鉤狀,上、下緣均光滑不具齒。下生殖板末端三角形突出,頂端尖,兩享刪請甩側各有一鈍三角形突起。
體色:褐色。具眼後帶,額、唇基、頰部下緣、上顎基部、腹部背面密布黑褐色刻點,體腹面呈橄欖綠色。複眼褐色。凶櫻歡觸角基部龍鍵和端部褐色,中部黑褐色。前胸背板側片下緣黑色洪想詢。前翅黑色,後緣具褐色帶。前、中足股節背面褐色,腹面及脛節、跗節橄欖綠色。後足股節褐色,內側黑色;外側上部黑色,下側內面橄欖綠色;膝部黑色,背面和下膝側片具褐色斑。後足脛節橄欖綠色,基部褐色。尾須褐色。產卵瓣褐色。余同雄性。
體長:♂20.5~20.6mm,♀22.5~23.7mm;前胸背板:♂3.8~4.0mm,♀4.4~4.5mm;前翅:♂3.3~3.5mm,♀3.2~3.4mm;後足股節:♂12.3~12.6mm,♀14.0~14.1mm。

分布範圍

雲南(勐臘瑤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