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萌芽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總體框架,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教學條件,教師隊伍,設備資源,教學經費,質量保障,培養模式,發展前景,人才需求,考研方向,就業方向,開設院校,
發展歷程
萌芽階段
1938-1957年,草業科學的教學在高等學校處於萌芽階段,沒有建立獨立的學科,只是在農學或畜牧本科開設了屬於草業科學範疇的牧草學、草原學和飼料生產學等課程。
1942年,
王棟開始在西北農學院開設牧草學並進行了牧草栽培和玉米+苜蓿的混合青貯等教學實習。
1945年,賈慎修在西北技藝專科學校開設牧草概論課。
1946年以後,王棟在中央大學農學院和南京農學院講授牧草學和草原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各農業院校的畜牧專業根據國家統一的教學計畫,普遍開設牧草學和草原學。
1954年,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計畫根據蘇聯的專業進行了全面修訂,畜牧專業的教學計畫開設飼料生產學和草原管理學;在教育部的主持下,由王棟、賈慎修和任繼周制訂了《草原管理學教學大綱》。
形成階段
1966年開始,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甘肅農業大學、新疆八一農學院停止草原本科專業招生。
1971年開始,甘肅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學院和新疆八一農學院相繼恢復草原本科專業。
1972年,甘肅農業大學的草原專業由畜牧系分出,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草原系。
1977年,全國草原專業教材會議召開,制訂了中國草業本科教學的第一個統一的教學計畫,組織編寫基本配套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全國試用教材,規範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教學方法,規定了基本的教學條件。
發展階段
1993年,教育部公布《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草原專業改稱草學專業,草學專業成為教育部對該專業確定的第一個法定名稱,屬於畜牧一級學科。
1998年7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草學專業被升格為本科一級學科。學科門類為農學,屬草業科學類專業,下設草業科學專業,專業代碼為090201。
在教育部2012年、2020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草業科學專業的學科門類為農學,專業代碼為090701,為草學類專業。
培養目標
草業科學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草業科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社會人文素養高、創新創業能力強、科學技術基礎厚的要求,能在草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生產和管理等工作的多學科融合型人才,以及能在草坪綠地、園林綠化、高爾夫球場和其他運動場建設與養護的草坪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生產和管理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培養規格
學制:4年,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參考總學分:總學分不少於150學分。
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愛國、誠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索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1)掌握邏輯思維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具備創新精神和意識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具備較強的信息獲取與綜合、文字表達與人際溝通的能力。初步具備對草學及相關交叉學科系統的認知能力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初步具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科技研發能力,初步具備科學研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業能力,與時俱進,適應科學和經濟社會發展。
(3)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具有草原資源保護與利用、飼草繁育與生產加工、農牧場經營、草坪建植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生活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鍊合格標準。
課程體系
總體框架
草業科學專業的知識體系包括通識類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等部分。
草業科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遵照國家教育部規定設定,專業教育課程根據專業知識體系的要求構建,由4類課程群組成,即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創新創業拓展課程。
理論課程
具備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與本專業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1門外語的基本聽說讀寫譯能力;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套用與信息技術;具備一定的文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知識。
學科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基礎生物化學、普通物理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9門核心課程。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的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選開其中的6~8門。
專業基礎課程包括普通植物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普通動物學、普通生態學、土壤學、農業氣象學、遺傳學、田間試驗設計與生物統計、農業微生物學、測量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基礎、草業信息學13門課程。其中,普通植物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普通生態學、土壤學、遺傳學、田間試驗設計與生物統計等課程,建議設定為必修課程,課程教學大綱要圍繞專業知識體系的要求編寫;其他課程為建議設定課程。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一致的前提下,允許在教學安排、學時數上根據地區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增減。
專業核心課程為草地調查與規劃學、草地培育學、草地保護學、牧草及飼料作物栽培學、草類植物(牧草及飼料作物、草坪草)育種學、草產品加工學、牧草種子學、草食動物飼養學、牧場管理學、草業經濟管理學和草坪學。
高校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在規定學分內自主設定相關創新創業拓展課程,不做硬性規定。
實踐教學
實踐類課程在總學分中所占的比例不低於30%,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申請草業科學專業學士學位的學生,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畢業論文(設計)應安排在第三、第四學年開展,原則上為1-2個學期。
教學條件
教師隊伍
專任教師和主講教師人數不少於10人。折合在校生數大於120人時,每增加20名學生,至少相應增加1名專任全職教師。
教師隊伍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不低於30%。所有專任全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在編的主講教師中90%以上具有講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並通過崗前培訓;兼職教師人數不超過專任全職教師總數的1/4。
忠實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主動承擔教學任務,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和教學建設,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拓展自身知識面、豐富課程、創新教學方法,按照培養多學科融合型人才的目標開展教學育人工作。承擔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原則上要求有相關學歷教育背景,或經過一定的草學專業的培訓,有指導實驗和實習的經驗以及實踐創業能力。40 歲以下的專業課程教師,應具有博士學位。
應建立基層教學組織,健全教學研討、老教師傳幫帶、集體備課和教學難點重點研討等機制。實施教師上崗資格制度、青年教師助教制度和任課試講制度;建立健全青年教師海外和國內培養計畫與機制,使青年教師能夠儘快掌握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課堂教學能力、野外實習實訓技能和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設備資源
實驗室、教室、學生活動空間、圖書資料等條件必須滿足本科教學的要求。建立專業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等實驗教學共享平台。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不少於300萬元,且生均不少於1萬元。平均每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低於現有設備總值的8%。專業年均儀器設備維護費不低於儀器設備總值的2%。
應根據區位特點、學科特色和學生培養要求,建立具有一定教學水平和特色的實踐基地,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校內、校外均須建有自有的或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要與科研機構、學校、企業、社區及相關單位加強合作,以便能夠滿足“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和創新創業需求。草業科學專業須有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實踐基地,以及綠地公園、高爾夫球場和運動場等實習基地。最大限度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通過手冊或者網站等形式,提供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各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考核要求,畢業審核要求等基本教學信息。
重視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建議採用國家規劃教材,其餘課程可以自選國家規劃外正式出版的教材,如無正式出版教材,應提供符合教學大綱的課程講義。充分利用網路教學資源,加快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積極創造雙語教學環境。建設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課程網站,提供一定數量的網路共享教學資源。
教學經費
教學經費投人應能較好地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生均年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少於1000元(以2014年不變價計算),且應隨著教育事業經費的增長而穩步增長。
質量保障
應在國家、學校和學院相關規章制度及質量監控體制機制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專業教學質量監控和學生髮展跟蹤機制。
建立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設定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和教學要求,建立各教學環節的監督和保障體系;建立專業的基本狀態數據監測評估體系,開展專業評估和專業認證;建立專業學情調查和分析評價機制,測評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綜合發展能力;強化學生評估的主體地位,完善評教制度,改善教學效果;具有完善的幫扶學習困難學生的機制;建立畢業生、用人單位、校外專家參與研討和修訂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的機制,使人才培養符合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建立聯繫畢業校友和用人單位的有效渠道,能夠定期徵求對培養方案、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對畢業生知識、素質和能力的評價、意見和建議。評價信息應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和改進教學質量。
定期舉行學生評教和專家評教活動,及時了解和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定期開展專業評估,及時解決專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定期舉行畢業生、用人單位意見徵求活動,吸納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教學指導工作,形成定期修訂完善培養方案和目標與專業定位的機制。
培養模式
該模式以創新創業為基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明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把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和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強的套用型技術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通過建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搭建特色化的創新創業實踐平台、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教學團隊等措施,培養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草業科學人才。
代表院校:蘭州大學
學校首先發布科研項目助理崗位,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研助理崗位,教師對申請人進行面試、選聘,最後上報審批。學生通過助理崗位進行一定的實(試)驗,完成部分科研任務,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科研工作相結合,促進學習與工作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使其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及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代表院校:甘肅農業大學
該模式以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為教育理念,創新優秀學生選拔方式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小班化、國際化的教學組織方式,實現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和科研能力,提升學生參與中國內外草業科技交流合作能力。
代表院校:新疆農業大學
該模式針對草業科學學科知識涉及面廣、套用性強、區域性明顯等特點,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著眼點,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制定培養目標明確、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構建相應的課程設定體系。該模式重在體現“按需設定、分類培養”的思路,注重課程設定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科學性與系統性相結合。
代表院校:四川農業大學
發展前景
人才需求
截至2019年9月,草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和戰略資源,其面積是耕地的3.3倍、林地的2.6倍。草業是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產業,通過種草養畜,實現藏糧於草,保障食物安全,發展高質量草業,既能助推現代農業,支撐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還是草原牧區、貧困邊遠地區科技扶貧的重要抓手。
按照2019年草學人才培養規模和速度,中國未來草業科技力量在數量和質量上與草地面積相比仍然嚴重不相匹配,這就急需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踐動手和創新能力強、懂草業、愛草業、愛農牧區的草學複合型人才,以為草牧業發展、農牧區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服務。
考研方向
草業科學專業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草學、生命科學、生態學、畜牧學、景觀園林等學科領域。
就業方向
草業科學專業主要就業方向有:草業科學研究教學單位、農林畜牧部門與相關行業、環境保護部門與相關行業、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及相關行業、草地運動經營管理單位及各類相關機構,可以從事草業科學相關領域研究、城市園林綠化、草地運動場管理、草種生產、草產品加工和貿易、人工草地建植與管理、退化草地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種草養畜等有關的專業化工作。
開設院校
(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摘錄時間:202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