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草木志》是老藤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長篇小說。該小說圍繞由清代驛站演變而來的村莊——墟里村的振興發展,講述了幹部“我”、邵震天等人在黨的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驛站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驛路•遇見文旅融合項目,終於讓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並走上了健康富裕之路。
作品目錄
引子 一、牽牛·彼岸花 二、打碗花 三、塔頭花·大花杓蘭 四、謊花 五、拉拉秧 六、紅菇蔦·刺梅·道人頭 七、楊鐵葉子 八、四角菱 九、狼毒草 | 十、鋼筆水花·槓板歸 十一、西天谷 十二、樺樹茸 十三、薤白 十四、香椿樹 十五、凍青 十六、鬼蠟燭 十七、鼠李 十八、達子香 十九、都柿 | 二十、黃波欏 二十一、毛地黃花 二十二、老地榆 二十三、掃帚梅 二十四、馬桑 二十五、狗尿苔 二十六、南蛇藤 二十七、一把抓 二十八、白樺 二十九、美人松 |
人物介紹
邵震天(“哨花吹”)
綽號“哨花吹”的喇叭匠邵震天,能說會道,熟悉鄉村生活的內里,深諳鄉土倫理政治。邵震天擔任村主任後,在墟里經濟發展上似乎沒有什麼作為,工作都是處理一些家長里短的問題、溝溝坎坎的矛盾。邵震天處理村里問題的方式,不是法制化的現代管理方式,而是沿襲傳統的禮制。邵震天的認知和思維方式表明,傳統鄉土文化依然存在於現代鄉村生活中,並具有統攝力量。邵震天類似於傳統文化中“鄉賢”式的人物,既能在盤根錯節的糾紛、爭端、恩怨中,條分縷析地拎出關鍵所在,又能以舉重若輕的方式化干戈為玉帛,維繫鄉土社會穩定有序的運轉。正是因為邵震天提前化解了制約墟里發展的宗族矛盾,駐村書記“我”的文旅開發計畫才得以推進實施。
作品鑑賞
老藤的長篇小說《草木志》聚焦新時代鄉村振興美妙圖景,書寫東北邊陲驛站古村的嬗變與新生,突出“與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的主題。老藤憑藉自己豐富的、東北特有的植物知識,選取以植物分章的敘事和結構方式,以草木喻人,以人擬物,狀寫每一種草木外在的基本風貌和內在的品格,再由“物”及“人”,將某一植物的特點和某一人物性格、精神、氣質相聯繫,打通植物和人的精神關聯。這是一種新的敘事維度,為人們認識草木世界提供了一面鏡子。作者筆下的花草樹木不僅有生命,而且有靈性,甚至是有脾氣、有痛感。人們常說“草木無情人有情”,在這部作品中草木和人都“有情”,因為作者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愛和對東北邊陲草木的情,灌注到自然萬物之中。
該小說通過第一人稱的“我”作為敘述者,來傳達作者心中飽含的草木情。“我”是學生物出身的,畢業後考入省自然資源廳,又來到小興安嶺東麓的沿江鎮墟里村參加一項駐村工作計畫。在“引子”中,“我”的中學生物老師說:“與人的社會存在相類似,在植物世界裡,每個物種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打通兩者間的關聯,無疑為我們認識世界增添了一面稜鏡。”在後邊的各章節中,作者將東北邊陲特有的草木和人物的關聯依次展開,娓娓道來,從容不迫,為打碗花、塔頭花、楊鐵葉子、鋼筆水花、達子香、掃帚梅等植物尋找到相對應的人物,也讓人物有了來自大自然的“依靠”。
作者在創作談中說自己非常欣賞
莊子的“等生死,齊萬物”的觀點,認為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人與萬物應該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他很喜歡一首詩:“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這些都是他濃厚草木情的思想來源和文化淵源。另外,作者有過東北邊陲的生活經歷,他上山採過果,下河摸過魚,對東北鄉野各種草木比較熟悉,由熟悉而生髮出喜愛之情。他說,每當自己俯下身子去觀察親近某一動物或植物時都會收穫驚喜,甚至感覺它就是一株有心靈感應的草木。草木給了他無盡的創作靈感,也給了他綿長的思想情感。草木情也是人物情、原鄉情,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感人的藝術力量。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4年1月31日,該小說入選“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年榜(2023)·長篇小說榜”。
作品評價
該作品以精湛的筆觸和深邃的主題,描繪新時代以來山鄉巨變的壯麗圖畫,表現新時代、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小說具有濃郁的東北邊陲地域特色,在深厚的鄉土文學傳統中探求藝術新質、更新敘事經驗,體現出“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
(中國作家網評)出版信息
《草木志》首發於《芙蓉》2023年第6期,次年出版單行本。
作者簡介
老藤,中國作家協會十屆主席團委員,現任遼寧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主席。出版長篇小說《戰國紅》《銅行里》《
北地》等,小說集《黑畫眉》《熬鷹》等。《戰國紅》《銅行里》分別獲第十五屆、第十六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北地》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