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名稱:草從
別名:草叢
№註:以下稱“草叢”。
基本信息
詞目:草叢
拼音:cǎo cóng
詞義:泛指草本植物(包括禾草與非禾草)群落。可分為
陸生,水生兩大類。如草原,草甸及沼澤等中的草本群落。
詳細釋義
[thick growth of grass] 叢生的草雜草叢生處。
丁玲 《松子》:“路旁有幾隻蚱蜢飛起來,又鑽到草叢裡去。”
楊朔 《木棉花》:“夜間,草叢和樹梢流動著的螢火更給你帶來不少夏天的訊息。”
概述
按
土地利用類型劃分,主要用於牧業生產的地區或自然界各類草原、草甸、稀樹幹草原等統稱為草地。草地多年生長草本植物。可供放養或割草飼養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陸內部氣候乾燥、降水較少的地區。世界上的草地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20%。我國各類草地面積達4億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5%。
生長草本和灌木植物為主並適宜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土地。它具有特有的生態系統,是一種可更新的自然資源。世界草地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5,是發展草地畜牧業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基地。在這些土地上,生產了人類食物量的11.5%,以及大量的皮、毛等畜產品;還生長許多藥用植物、纖維植物和油料植物,棲息著大量的野生動物。
人類最初只是利用天然草地,由遊牧到定居放牧,逐漸發展畜牧經濟。後來,學會了開墾草地,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由於人口增長和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擴大放牧和開墾,以及戰爭和自然災害的破壞,草地資源逐漸減少。許多國家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市場對畜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促進了畜牧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由於掠奪性經營和濫墾,使草地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很多地區出現了生態危機,災害頻繁。
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也發生過盲目大量開墾草地、過度放牧的現象。世界草地資源按其地理分布和組成劃分,有溫帶草原和熱帶草原兩大類。溫帶草原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包括歐亞大陸草原、北美大陸草原等。它的特點是低溫少雨,草群低矮,地上高度不超過1米,以耐寒旱生禾本科草為主。熱帶草原分布在低緯度地區,包括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部分草原。它的特點是高溫多雨,旱濕季明顯,旱季長到5-6個月;植物以旱生草類為主,草叢高大,禾本科地上高度達2米-3米, 並混雜生長耐旱灌木和非常稀疏的喬木,被稱為“稀樹草原”。
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尚保留用於畜牧業的草地約為31.6億公頃,非洲占25%,亞洲占19.4%,大洋洲占14.9%,南美洲占14.4%,北美和中美占11.3%,歐洲占2.9%。各洲草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重:大洋洲是55.3%,非洲是26.4%,南美洲是25.6%,亞洲是22.6%,歐洲和北美各占16%。平均每人占有草地面積,最多的是澳大利亞為31公頃,其次是阿根廷5.3公頃,其他比較多的國家有紐西蘭4.5公頃,馬里4.3公頃,南非2.8公頃,美國、墨西哥、智利等國1公頃-2.7公頃。
中國草地約有4億公頃,其中可利用的約2.8億公頃,分為牧區草原和農區草山草灘兩大部分。牧區草原3.13億公頃,可利用的2.2億公頃,主要分布於西北、東北、西南10省、區的266個牧區縣和半牧業縣;農區草山草灘0.87億公頃,可利用的0.6億公頃,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和北方黃土高原地區。牧區草原有草甸、乾旱、荒漠與半荒漠三種基本草地類型;農區草山草灘有溫帶、亞熱帶、熱帶灌叢草叢、落葉與常綠闊葉林草地等基本類型。如按質量分,優等占20%,中等占50%,劣等占30%。分布在各類草地的牧場資源有5000多種,其中豆科139屬1130種;禾本科190屬1150種。已用於人工栽培的牧草有100多種。草地上的家畜資源有牛、羊、馬、駱駝等;野生珍稀動物有野牛、野馬、野駱駝、羚羊、鹿、獐、狐、貂、天鵝、鶴、鷹、鷲等。
中國草地資源按自然條件、利用現狀和發展方向可分為:①蒙新高原草原區,有可利用草地1.06億公頃,是發展細毛羊、半細毛羊、羔皮羊、絨山羊、馬、肉牛和雙峰駝的基地;②東北草原區,有可利用草地0.13億公頃,是發展奶牛、肉牛、細毛羊和半細毛羊和絨山羊的基地;③青藏高原草原區,有可利用草地1.06公頃,是發展氂牛、綿羊、馬等高原型家畜的基地;④黃土高原草山區,有可利用草地0.13億公頃,是發展奶山羊、灘羊、秦川牛、關中驢的基地;⑤西南山地草山區,有可利用草地0.27億公頃,是發展奶牛、肉牛、半細毛羊的基地;⑥東南丘陵草山區,有可利用草地0.13億公頃,是發展水牛、奶牛、肉牛、山羊的基地;⑦黃淮平原沿海草灘區,有可利用草地333萬公頃,是發展肉牛、奶牛、細毛羊、半細毛羊的基地。
天然草地指植被自然生長未經改良的草地。天然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種類多,類型結構複雜,植被較穩定,飼料資源豐富,但生產力較低。多供作放牧家畜和刈草用,是草地畜牧業的生產基地。分布廣泛且面積大,全世界30.5億公頃草地中,絕大部分為天然草地。中國4億公頃草地中,95%為天然草地,包括北方大面積草原、南方草山草坡、農區邊隙地、沿海灘涂草地。
永久草地即植被穩定可長期利用的草地。一般利用年限10年以上。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植被由可利用多年而生長不衰的多年生牧草或自繁自生的一年生牧草組成。結構較複雜,植物種類較多,牧草抗逆性強,耐刈、耐牧。土壤、氣候等生境條件較優越。要保持草地持久、高產的生產力,須加強培育措施,採用合理的放牧或刈草制度。
次生草地是在森林砍伐後,自然演替形成草本植物群落為主的草地。在中國南方,草山草坡多為次生的灌草叢草地。採伐跡地土壤有一定厚度、較充足的水分和養分,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可迅速生長,形成次生植物群落。常綠闊葉林群落,在自然狀態下,是穩定的地帶性頂極群落,採伐後,跡地先形成鐵芒箕、蜈蚣草、白茅或扭黃茅為主的低草群落,而後逐步發展形成由芒、野古草、菅、蕨為主的高草群落。高草中混生槤木、白檀、金櫻子等灌木,自然形成烏藥、繼(木幽)木、杜鵑、烏飯樹等灌木叢。次生草地產草量高,但品質較差,不耐牧,易發生演替退化,加強培育才能維持
草地生產力和持久利用。
零星分布在鬱閉度0.3-0.6森林中或林緣的草地稱為林間草地(疏林草地)。植物種類繁多,植被類型複雜,以中生或中旱生草本植物為主。植株較高大,產量高,品質好,豆科牧草比例大(占8%)。具有蔽蔭、防風、冬春禦寒的條件。適於放牧各種家畜,尤宜放牧牛和鹿。林緣草地亦宜作割草場。是發展草食家畜的重要基地。中齡以上森林放牧家畜,對樹木無傷害並可防火,但應嚴格控制放牧時間和載畜量。根據草叢分布狀況,林間草地分三種類型:草叢與樹木相間生長,樹木散生;林中呈片狀分布的草地,多為次生草地;林中塊狀隙地草叢,亦是林中草食動物的棲息地,草地水熱條件好,氣候濕潤,土壤肥沃。
在牧區和農區由人工種植的用於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覆蓋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即人工種植牧草的草地,稱為人工草地,包括人工培植用於牧業的灌木。是根據牧草的生物學、生態學和群落結構的特點,有計畫地將一部分草地開墾後,因地制宜地播種牧草而建立的。依利用方法,人工草地又可以分為割草地、放牧地和種子田三種。人工草地為中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系統中的二級類型地之一。中國的人工草地面積較小,1990年全國只有608萬公頃,僅為全國天然草地面積的1.5%,隨後有所增長,到90年代中期人工草地占到全國草地面積的2%,但是面積仍然偏小,草地畜牧業的發展仍然缺乏高產優質人工草地的支撐。草地畜牧業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是人工草地面積占天然草地面積的10%,畜牧業生產力比完全依靠天然草地增加1倍以上。根據有關部門規劃,到2010年,中國人工種植草地、改良草地面積將達到6000萬公頃,占全國草地面積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