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草地貪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世界性的遷飛性害蟲。該蟲2019年在中國25個省區造成危害,嚴重威脅中國糧飼生產的安全。2019年4月30日,海南首次確認草地貪夜蛾入侵,而後在全部18個市縣均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摸清該蟲的發生分布情況,監測重點區域該蟲的種群動態,是科學防控該害蟲擴散、危害的基礎。由於缺少專門針對該蟲的調查監測技術規程規範,防治工作比較混亂,不對症施藥、不按使用劑量和方法施藥、不按合理時間施藥等現象普遍存在。並由此帶來草地貪夜蛾防治的效果不理想、防治成本偏高,並對環境污染問題等造成不利影響。鑒於草地貪夜蛾危害的嚴重性及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必要儘快制定草地貪夜蛾的調查監測技術規程。
編制進程
根據農業農村部《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下達海南省2020年第四批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畫的通知》檔案要求,《海南省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項目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承擔,項目編號2020-Z028。地方標準《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DB46/T 537-2021)由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提出並歸口。
任務下達後,確定了制標小組,制定了工作計畫,並根據任務進行分工。一方面整理項目組已完成的關於草地貪夜蛾形態、分布、寄主、生物學、發生危害規律等研究資料,同時收集整理已有的相關資料,並根據標準制定要求繼續補充完善草地貪夜蛾的生物學觀察、監測技術、性誘劑誘芯有效期、高空誘蟲燈誘集節律等標準制定依據的相關試驗。在收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田間調查及監測試驗結果撰寫標準初稿,組織環植所內相關專家討論研究後,撰寫了《海南省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根據“農業行業標準制定和修訂項目管理辦法”要求,於2020年11月完成了標準徵求意見稿的編寫工作,並將徵求意見稿傳送至11個單位,12位專家徵求意見,共64條,合併後共44條。2020年11月底,編制組對專家提出的意見進行了整理和歸納,形成徵求意見匯總表。在總結和整理完成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編制組對標準的徵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送審討論稿。
2020年11月29日制標小組線上上召開的“海南省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視頻會議”,會上六位專家與起草負責人針對《海南省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內容進行詳細探討,總共收集到12條修改建議,制標小組在會後逐一完善標準內容,使標準送審稿更為嚴謹、規範。
2021年8月2日,地方標準《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DB46/T 537-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9月1日,地方標準《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DB46/T 537-2021)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呂寶乾、盧輝、張曼麗、唐繼洪、何杏。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與定義 | |
---|
4 調查監測依據 | |
---|
5 調查 | |
---|
6 監測 | |
---|
7 鑑定 | |
---|
8 報告 | |
---|
附錄A(資料性)草地貪夜蛾形態特徵 | |
---|
附錄B(資料型)危害特徵和發生規律 | |
---|
附錄C(規範性)蟲情調查記錄表 | |
---|
附錄D(規範性附錄)蟲情監測記錄表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DB46/T 537-2021)規定了
草地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調查監測的總體原則和要求,並規定了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依據、調查、監測、鑑定以及報告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該標準適用於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
引用檔案
| |
NY/T 3253 農作物害蟲性誘監測技術規範(夜蛾類) |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草地貪夜蛾調查監測技術規程》(DB46/T 537-2021)的制定,可為草地貪夜蛾的調查監測及防治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