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茶芽枯病病原為
真菌 半知菌亞門 、
球殼孢目 、
葉點霉屬 的一種(學名:
Phyllosticta gemmiphliae Chen et Hu)。病部正反面肉眼可見到黑色突起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顯微鏡下呈球形,頂端孔口較平或呈乳頭狀突起,直徑133.3~253.2微米,孔口直徑25.0~53.3微米;分生孢子器卵形或橢圓形,無色、單孢,大小4.4~7.2微米×2.2~3.3微米,遇水濕後大量從孔口呈管狀溢出。
病原菌
為害症狀 茶芽枯病僅為害春茶期的幼芽和嫩葉,尤以1芽1葉至第3葉發生為多,嫩梢有時亦能受害,成葉、老葉和枝條不發病,茶樹感病後,芽梢生長明顯受阻。從春茶萌芽起,幼芽、鱗片、魚葉均可產生褐變,病斑多自葉尖或葉緣先產生淡黃色或黃褐色小斑,以後逐漸擴展為褐色或黑褐色不規則形大斑,病健邊緣明顯或不明顯,邊緣處有一深褐色隆起線,後期病斑上散生細小黑褐色粒點,以葉片正面居多,病葉易破裂並扭曲。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狀,萎縮不能伸展。發病嚴重時,嫩梢也可為害,一般多在葉柄的基部發生,病斑初呈褐色,後向周圍擴展,並逐漸變為黑褐色,嚴重時使病部以上的組織萎縮不伸展或枯死,後期在表面也散生少數黑色小粒點。
侵染循環 病原菌以
菌絲體 和
分生孢子器 在老病葉或越冬芽葉中越冬。翌年春天氣溫上升至10℃左右時形成器孢子,在水濕中釋放孢子,並隨雨水濺潑而傳播,侵染幼嫩芽葉,2~3天后出現新病斑,進行擴展蔓延。
流行規律 茶芽枯病是低溫病害,僅在春茶期發生。春茶萌芽期3月底至4月初開始發病,春茶盛采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高氣溫在20~25℃時為發病盛期。6月中旬以後最高氣溫達29℃以上時停止發病。此外,茶葉內含成分也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春茶期,茶葉中胺基酸含量高,可促進病菌生長發育;而夏茶期,茶葉中茶多酚含量高,則會抑制器孢子的萌芽,病害停止發展。品種間有抗病性差異,萌芽早的品種如黃葉早、龍井43號等品種發病較重;而萌芽遲的品種如福建水仙、鳩坑、大毫茶、祁門儲葉等發病較輕。
防治方法 農業防控: 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春茶期實現早采、勤采,茶樹上儘量少留嫩芽,以減少侵染來源,減輕發病;加強樹體培養,增施有機肥,做好茶園覆蓋等防凍工作,以增強茶樹抗病力,減少發病。
化學防控: 病葉發病率達6%以上的茶園,在春夏之交進行噴藥防控。可選用50%
多菌靈 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10天),或70%
甲基硫菌靈 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進行防治。非採摘季節秋末噴霧45%石硫合劑晶體100~150倍液或0.6%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封園。
分級標準 茶芽枯病分級標準:0級,全部葉片無病斑;1級,1-20個病斑;2級,20-40個病斑;3級,40-60個病斑;4級,70-80個病斑;5級,80個以上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