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

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

20世紀90年代初,陳宗懋等開創了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研究領域的先河,其團隊經過10餘年研究,在茶樹揮發物對害蟲種群調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茶園害蟲的無害化防治水平。《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由陳宗懋團隊共同撰寫,作者根據十餘年研究分別總結綜述了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的基礎和研究進展,對茶樹與害蟲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較為透徹的闡述,在理論上可為害蟲的化學生態學研究提供重要指導,在實踐上可為茶樹害蟲的無害化治理提供新思路

基本介紹

  • 書名: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
  • 作者:陳宗懋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外文名:Chemical Ecology of Tea Pests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化學農藥在農業生產上的大量使用以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雖然化學農藥的套用大大挽回了因病蟲還危害而帶來的產量損失,但也對人類生存的環境和食物帶來了污染和影響。因此,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已成為各國科學家的共識,希望採用無害化的治理方式進行有害生物的治理。在這樣的理念下,人們對昆蟲化學生態學寄予更大的期望。茶樹這樣一種屬於健康食品範疇的作物,從健康的角度出發,人們更希望採用生態調控的方法來替代化學防治,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本書的出版符合市場的需求。

作品目錄

第一章中國茶樹害蟲區系的組成、變遷和演變
一、區系的組成
二、變遷
三、種群演替
四、思考
第二章植物揮發性化合物的生態功能與形成途徑
一、植物揮發物的生態功能
二、HIPVs的形成
第三章植物揮發物的收集與分析方法
一、傳統植物揮發物收集方法
二、植物揮發物的靜態頂空收集
三、植物揮發物的動態頂空活體收集
四、植物揮發物的分析方法
五、植物揮發物的線上(on—line)分析方法
第四章3種害蟲誘導的茶樹揮發物
一、離體茶梢與未受損茶樹揮發物
二、3種害蟲誘導的茶樹揮發物比較
三、蟲害誘導茶樹揮發物釋放的影響因素
第五章茶樹—害蟲—天敵間的化學通訊聯繫
一、植物—害蟲—天敵三級營養關係的化學通訊聯繫
二、茶樹—假眼小綠葉蟬—白斑獵蛛間的化學通聯繫
三、茶樹—茶尺蠖—單白綿絨繭蜂間的化學通訊聯繫
四、茶樹—害蟎—捕食蟎間的化學通訊聯繫
第六章利用觸角電位技術(EAG/GC—EAD)及嗅覺儀確定蟲害
誘導茶樹揮發物中的活性成分
一、觸角電位技術與嗅覺儀的發展與套用
二、茶麗紋象甲誘導的茶樹揮發物中活性物質的篩選
三、EAG和GC—EAD的使用技巧
第七章昆蟲刺探電點陣圖譜(EPG)技術在茶園刺吸式口器害蟲
危害方式和茶樹抗性研究中的套用
一、昆蟲刺探電點陣圖譜技術的基本原理
二、昆蟲刺探電點陣圖譜技術的發展歷史
三、套用刺探電位技術研究茶園刺吸式口器昆蟲的取食行為
四、刺探電位技術在茶樹抗性研究中的套用
第八章以視覺和嗅覺為基礎的茶樹害蟲的寄主定位
一、植食性昆蟲寄主定位的視覺基礎
二、昆蟲的嗅覺選擇基礎
三、昆蟲視覺與嗅覺的協同作用
第九章一個近乎完美的故事——茶小捲葉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與作用機制
一、從茶小捲葉蛾的種名錯誤談起
二、茶小捲葉蛾信息素的主活性成分
三、茶小捲葉蛾新的性信息激素活性成分的發現
四、茶小捲葉蛾信息素在日本茶產業中的套用
五、茶小捲葉蛾對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抗性的形成及其對策
第十章茶園害蟲的性信息素管理
一、性信息素技術的發展
二、茶樹害蟲的性信息素管理
三、茶葉生產中性信息素的套用和展望
第十一章茶蚜和黑刺粉虱的化學生態學
一、茶蚜化學生態學研究進展
二、黑刺粉虱的化學生態學研究進展
三、展望
第十二章末莉酸類化合物誘導的茶樹抗性
一、茉利酸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徑
二、茉莉酸類化合物的作用與功能
三、展望
第十三章拒食機制在茶樹害蟲防治中的套用
一、昆蟲拒食劑的研究現狀
二、茶樹害蟲拒食劑的開發和套用
三、外用植物激素誘導茶樹產生的拒食效應
四、茶樹害蟲拒食劑的套用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以化學生態學構建茶園害蟲無公害防治技術體系
一、茶園有害生物種群治理的歷史沿革
二、從昆蟲化學生態學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三、化學生態學的無公害防治技術體系的理論構建及展望
附錄化合物中英名稱對照表
後記

作品影響

2013年1月,該圖書入選201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主編陳宗懋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首位茶學院士。原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現任聯合國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主席、國家農產品質量評估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國際茶葉協會副主席。長期致力於茶葉安全質量和農藥殘留問題的研究。他精心研究提出的農藥在茶樹上的安全使用標準,有18項作為國家標準頒布實施、5項作為農業部標準頒布實施,為降低我國茶葉農藥殘留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實驗室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出口唯一認可檢驗機構。出版專著7部。曾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專利1項。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8年獲中華農業科教獎。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源刊物論文8篇。曾多次作為中國首席代表參加聯合國政府間茶葉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