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為姓,即為茶姓。茶有多種別名,茶姓的人分布全球,見證了中國茶的古代魅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
- 外文名:Tea
- 拼音:chá
- 屬性:姓氏
基本介紹,茶字歷史演變,“茶”之一字,茶的別名,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歷史名人,茶 話,茶 昱,茶正豪,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茶字趣解,
基本介紹
茶[茶、荼、茗、檟、荈、蔎、葭,讀音作chá(ㄔㄚˊ)]
茶字歷史演變
“茶”之一字
古有荼(chá、tú)、檟(jiǎ)、苦(kǔ)、荈(chá、chuǎn)、蔎(shè)、茗(míng)等諸多寫法,除“荼”為多音多義外,余皆指茶。秦朝以前,茶無統一名稱。至漢代時開始借用荼字,其音出自四川方言。古時四川對茶有兩種叫法,蜀地方言為“苦荼”,巴地方言為“葭”。
西漢名家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是漢武帝時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寫的《凡將篇》是一本啟蒙字書。司馬相如在書中提到當時一些藥名:“……蜚廉、藿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共二十味藥材。《凡將篇》重要之處在於其最早將茶名“荈詫”列出,並以藥用的性能與其它藥材並列在一種啟蒙讀物中。“荈”字,正是他根據巴人對茶稱呼的土音,以官方正音近似的荈字加上草頭創造出來的稱“茶“的專用字;為了使大家知道正確的讀音,以“詫”字注音,這就是現在的茶音由來。唐朝以前用“荈”表示茶字的資料很多,如“姜、桂、茶荈出巴蜀”,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荈賦》,“……晚取為茗或一日荈”,“出御荈”,還有左思的《嬌女》詩中有“心為茶荈劇”等詞句。到唐玄宗御撰《開元文字音義》將茶字確定下來,並經陸羽《茶經》普及和影響,有字有音的茶就統一了,但其音仍是巴南巴人稱茶的古音“荈”。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時“荼”字是多音多義字,不專門表示茶。“荼”字,最早見於《詩經》。《詩經·鄴風·谷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之句,“荼”是否指“茶”,後人推考說法不一。最早明確“荼”字包含有茶的意義的是《爾雅》,晉朝學者郭璞在注釋《爾雅·釋木》中“賈,苦荼”時註明:“樹小如梔子,冬生(常綠的意思),葉可煮作羹飲。”這段注釋說的就是茶樹的特徵。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茶,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
茗:是雲南地區的“茶”之土音,約在東漢時期始用於茶,為茶的雅稱。
檟:是從木的古“茶”字,指茶樹。
荈:從草,是專指晚采的茶葉。
蔎:是古時四川西部對茶的俗語。
“茶”字,首見於唐朝典籍《本草》一書。是由“荼”字演化而來,唐玄宗時期的《開元文字音義》一書,將“荼”字減去一筆,定為單一的“茶”字。初“茶”字與“茶”字通用,但茶聖陸羽在撰寫《茶經》之時,已一律用“茶”字。茶樹本為木本植物,將原來表示茶的“荼”字,減去一畫,改“禾”為木,使之更名副其實。這一筆之改,可謂改得恰到好處。因此在中唐以後即公元九世紀中葉,人們普遍採用“茶”字。現代除統一用“茶”字之外,間有用“茗”字言茶,但與歷史上所謂“晚採為茗”的含義完全不同,在用到“茗”字的場合,皆帶文雅別致之意。
茶的別名
很多,有荈詫、葭萌、消毒臣、清風使、余甘氏、清友、不夜侯、滌煩子等。
消毒臣:據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期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於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朝詩人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
清風使:據史籍《清異錄》記載,五代時期,有人稱茶為清風使。唐朝詩人盧全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後,“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余甘氏:宋朝學者李郛在《緯文瑣語》中說:“世稱橄欖為余甘子,亦稱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詩人胡嶠在飲茶詩中,也說:“沾牙舊姓余甘氏。”
清友:宋朝文學家蘇易簡在《文房四譜》中記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唐朝姚合品茶詩云:“竹里延清友,迎風坐夕陽。”
不夜侯:唐朝詩人白居易詩云:“破睡見茶功。”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也有詩讚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晉朝學者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嶠在飲茶詩中贊道:“破睡須封不夜侯。”
滌煩子:唐朝史籍《唐國史補》中記載:“常魯公(即常伯熊,唐朝煮茶名士)隨使西番,烹茶帳中。贊普問:‘何物?’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因呼茶為滌煩子。”唐朝詩人施肩吾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飲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歷來備受贊詠。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神農氏炎帝陵寢,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炎帝神農氏為民生醫病而嘗百草,在其過程中發明了茶。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姜姓,出自西周初期齊太公姜尚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漢朝時期學者王符在《潛夫論》中稱:“茶氏,殷舊姓。齊太公之後有茶氏。”西周初期,子姓殷商族人中就已經有茶氏,後來齊太公姜尚(姜太公、呂尚)的後裔子孫中有人在周王室和齊國為茶師者,專職制茶並侍奉國君用茶,後逐漸成為各諸侯國中的茶大夫,史稱“茶正”。其後代因以為姓氏,稱茶氏。
茶氏族人在西漢朝中期有渡海赴扶桑倭國者,扶桑倭國在東漢時期歸附漢王朝,受封倭奴國金印,茶氏族人在倭奴國生息繁衍,成為今日本國中的大姓家族,還分衍有樽茶氏、博茶氏、吉茶氏等。
第三個淵源
苴國之地,自秦、漢可考盛產茶葉。
開明十一世起,苴國與巴國友好,時常與巴國聯合抗蜀。後來蜀苴關係惡化。
到蜀王杜蘆(開明十二世)時,蜀巴兩國的交戰很頻繁,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蘆(開明氏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苴侯求救於秦,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後,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
秦惠王任蜀太子為蜀侯,張若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國滅亡。苴國共存在56年。
國人在國滅後,不堪秦法的南下逃亡者有以“葭萌”、“苴”(後改為”茶“)為姓氏者,特別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茶氏更是為多。如明、清時期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的茶氏,即系該支彝族茶氏族人。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期茶聖陸羽,屬於因故改姓為氏。陸羽,公元733~804年,一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陸羽從小就是一個孤兒。他因其相貌醜陋而成為棄兒,被遺棄於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時的陸羽才三歲,不知其父母是何許人,後被竟陵龍蓋寺住持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在湖北天門縣西門外西湖之濱被當地龍蓋寺和尚積公禪師收養。名的《陸文學自傳》,是陸羽於二十九歲時為自己寫的小傳。他在自傳中寫道:“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智積禪師以《易經》自筮,為孩子取名,占得“漸”卦,卦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按卦詞給他定姓為“陸”,取名為“羽”,以“鴻漸”為字。後來陸羽就在黃卷青燈、鐘聲梵音中學文識字,習誦佛經,還學會煮茶等事務。雖處佛門淨土,日聞梵音,但陸羽並不願皈依佛法,削髮為僧。
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被貶為竟陵司馬。是年,陸羽揖別鄒夫子下山,崔國輔與陸羽就此相識。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犁牛及文槐書函相贈。一路之上,他逢山駐馬採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唐肅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陽。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浙江吳興),專心撰著《茶經》。期間,他常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蘑鞋,獨行野中,深入農家,採茶覓泉,評茶品水,或誦經吟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遲疑徘徊,每每至日黑興盡,方號泣而歸,時人稱謂今之“楚狂接輿’。唐代宗李豫後來還曾詔拜陸羽為太子文學,又徒升其為太常寺大祝,但陸羽都未就職。唐德宗李适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陸羽逝世。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一部《茶經》聞名於世。《茶經》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陸羽對中國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創造了中國綿延上千年而不朽的四大文化之一的茶文化,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在陸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茶仙、茶聖、茶神”為姓氏者,改稱茶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什勺氏,出自唐朝時期滇南蒙氏世家,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明、清時期,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世代為彝族茶氏,傳說其原為雲南大姓家族蒙氏,是彝族先民六祖系統米(慕)靡的部落什勺氏的一個分支,原為南詔國王室,後因避難遷居哀牢,而將子孫分別改為茶氏、左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白族、羌族、哈尼族、僳僳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茶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茶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炎帝、姜尚(呂尚)、葭萌、陸羽、米靡(慕靡)。
歷史名人
茶 話
(生卒年待考),漢朝人,見《江都易王傳》。
茶 昱
(生卒年待考),福建武平人。明朝洪武中期洛川縣訓導。
茶正豪
(公元1938~今),雲南永平人。著名地方僑務工作者。雲南省永平縣僑辦主任科員。其1990年接替僑務方面的工作,僑務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繁雜。他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堅持為“僑”服務,為歸僑、僑眷排憂解難,是一個優秀的僑務工作者。現已退休。
遷徙分布
茶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三十一位,以齊郡、巴郡為郡望。
今雲南省、浙江省、台灣省、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姓,柴姓百萬醬姓不足百人
生活用品系列姓氏統計數據
姓氏 | 人數(人) |
柴 | 1350,463 |
米 | 380,302 |
油 | 6,651 |
鹽 | 168 |
醬 | 少於100人 |
醋 | 955 |
茶 | 13,478 |
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巴 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為楚州,隋朝時期改為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為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為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堂號
臨淄堂:以望立堂,亦稱齊郡堂、齊國堂。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巴州堂。
茶字趣解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字極深象徵性意義,自“茶”字普遍使用後,古念文人對茶字有不少趣解。
“茶”字來龍去脈
古時代稱“茶”為“荼”,何時少了一筆的呢?那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編了一部《開元文字音義》由唐玄宗作序,書中改“荼”為“茶”。皇帝代序的書誰還敢不遵照執行?經過一段混用時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陸羽撰寫《茶經》時,一律寫作“茶”。
以“茶”字象徵長壽
茶字以草字頭,與“廿”相似,中間的“人”字與“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於一百零八歲。所以把一百零八歲的老人稱為“茶壽老人”。久而久之,許多人便將“茶”字代表長壽。
讓“茶”字回歸自然
“茶”字由草字頭、“人”及“木”字三部份構成,“人”字在草字頭之下,“木”字之上,意為人在草木間,孰能不喝茶,也表示引導人類回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