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強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姚槐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強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姚槐應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批准號:30671207
- 申請代碼:C1512
- 負責人職稱:研究員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經費:30(萬元)
《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強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姚槐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強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姚槐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本項目擬選取典型性茶園土壤樣品, 在分析土壤無機氮含量、淨硝化速率和硝化勢等基礎上,針對茶園土壤酸性、富鋁等特殊生境,結...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是指胺基酸脫下的氨,在有氧的條件下,經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的作用轉化為硝酸的過程。氨轉化為硝酸的氧化必須有氧氣參與。通常發生在通氣良好的土壤、廄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信息簡介 19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土壤中的硝酸根(N0₃⁻)主要是化學作用的產物,即空氣中的氧和氨經土壤...
土壤氮素硝化作用是指將土壤中所形成氨、胺、醯胺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的生物化學過程。一般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氧化成NO₂⁻,然後再氧化成NO₃⁻。硝化作用廣泛存在於土壤、水域和沉積物的生態系統中,這一過程對作物生產、氮素循環、廢水處理和環境保護均有密切的關係。過程 每氧化一個NH4⁺離子...
土壤硝化作用 土壤硝化作用(soil nitrification)是指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氨態氮被氧化成亞硝酸,並進一步被氧化成硝酸的過程。影響因素 影響土壤硝化過程的因子主要有土壤通氣狀況、水分含量、pH值和土壤質地等。土壤硝化過程的最終產物是硝酸鹽,這是作物特別是旱作物所需氮素的主要來源。
硝化細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類好氧性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淨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分類 硝化細菌分類:硝化細菌屬於自養型細菌,原核生物,包括兩種完全不同的代謝群:亞硝酸菌屬( nitrosomonas ) 及硝酸菌屬( nitrobacter ),它們包括形態互異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物質轉化的動力:如;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腐殖質的分解和合成,土壤酶與微生物細胞一起推動物質轉化。全球變暖、森林銳減、土壤退化都與微生物有關。研究進程 1676年,虎克用自製的單式顯微鏡觀察到細菌個體。1897年,畢希納用無細胞酵母菌壓榨汁中的“酒花酶”對葡萄糖進行乙醇發酵成功,...
19世紀後期,農業化學和細菌學的形成和發展為研究土壤中物質轉化的微生物學過程開闢了道路。1877年,Т.施勒辛和А.明茨證實了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是通過微生物進行的。1891年,R·韋林頓又證實了硝化作用不僅在土壤中發生,也可以在含有銨鹽的液體中用土壤接種產生。1885~1888年間,С·Н·維諾格拉茨基用他首創的...
《表面反應對酸性土壤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影響》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蔣先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有很大的空間變異,現已發現的影響因素包括pH、N有效性以及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均不能完全解釋這些變異。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土壤表面對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與硝化微生物有顯著影響。...
反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某些厭氧微生物在通氣不良或供氧不足條件下,將硝酸根或亞硝酸根還原成氮氣等氣態氮素而損失的過程。這些反硝化微生物以硝酸根或亞硝酸根等代替氧氣為最終電子受體進行呼吸代謝。硝酸根經呼吸產生一氧化二氮,最終生成氮氣的過程稱為反硝化作用或脫氮作用。簡介 反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某些厭氧微...
6.1 土壤碳轉化作用 6.1.1 土壤呼吸作用 6.1.2 纖維素分解作用 6.1.3 土壤產甲烷作用 6.2 土壤氮轉化作用 6.2.1 土壤氮素礦化作用 6.2.2 土壤硝化作用 6.2.3 土壤反硝化作用 6.2.4 土壤固氮作用 6.3 土壤磷、鐵、硫轉化作用 6.3.1 土壤磷轉化作用 6.3.2 土壤鐵轉化作用 6.3.3 土壤...
反硝化的意義 反硝化反應在自然界具有重要意義,是氮循環的關鍵一環,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₃⁻減少,消除因硝酸積累對生物的毒害作用。它和厭氧銨氧化(Anammox)一起,組成自然界被固定的氮元素重新回到大氣中的途徑。農業生產方面,反硝化作用使硝酸鹽還原成氮氣,從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營養的...
反硝化細菌如同腐生菌那樣,從含碳化合物的廣泛範圍里氧化並建造自己的體內物質。在土壤中根的分泌物、死亡的植物根的殘體及其分解的地上部,對這些微生物來說都是有機質的來源。但是它們也能夠利用包含在土壤有機質富里酸組分中的易分解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淹水時,反硝化作用引起土壤氮素的損失,是由有機質含量...
土壤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硝酸鹽被還原成氮氣的過程。英文:soil denitrification 學科:土壤學 釋文:其還原反應過程可簡述如下:NO-3→NO-2→NO→N2O→N2。在中性或鹼性土壤處於嫌氣狀態時,其中的反硝化過程較為強烈。它使土壤中植物有效態氮素轉化成無效態的分子態氮,從而引起氮肥的損失...
本項目以具有50多年油氣開發史的油田區土壤為研究對象,研究土壤微生物對PAHs污染的回響機制。通過添加電子受體的厭氧培養、富集培養及添加硝化抑制劑(DMPP)的室內培養實驗,進一步探討典型PAHs的降解與土壤反硝化微生物活性及豐度之間的關係,探究土壤PAHs反硝化降解的微生物機制。結果表明,該土壤中,僅細菌多樣性與...
這一過程叫做生物體內有機氮的合成。動植物的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的有機氮被微生物分解後形成氨,這一過程叫做氨化作用。在有氧的條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銨鹽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最終氧化成硝酸鹽,這一過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產生的無機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土壤中的...
《亞熱帶酸性土壤硝化過程及硝態氮微生物同化研究》是依託南京師範大學,由張金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一般認為,濕潤亞熱帶地區酸性土壤可以發生異養硝化作用,但是尚缺乏直接證據。該類土壤是否存在保持硝態氮的機制也未被認識。本項目擬採用乙炔抑制法結合15N同位素稀釋法,直接區分亞熱帶酸性土壤...
我國亞熱帶地區酸性森林土壤硝化作用具有獨特性,即氨分子濃度低、淨硝化作用弱、初級硝化作用強弱不一致、異養硝化作用突出。該類土壤活躍的異養和自養硝化微生物及其是否對有機底物存在回響尚不清楚。本項目擬選擇該土壤為研究對象,測定土壤自養、異養硝化作用相對強度,採用DNA高通量測序等技術研究土壤中活躍的異養和...
可見在通氣良好的土壤中,硝化作用的結果是形成H+ ,因此當氨態氮肥和許多有機氮肥轉變成硝酸鹽時,釋放出H+ 導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養分離子后土壤中H+ 增多,許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料長期施用有關。降低活性 土壤微生物是個體小而能量大...
海洋反硝化作用會造成海洋中固定氮的損失,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氮匯。在現代海洋中,固氮作用與反硝化作用處於平衡狀態,若某段時期內反硝化作用強度上升,會造成海洋固定氮的損失。海洋反硝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初級生產力。往往在初級生產力高的時候,反硝化作用也隨之增強,因為初級生產力提供充足的有機質來源,生...
以二氧化碳作為主要或唯 一的碳源,以無機氮化物作為氮源,通過細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獲得能量的微生物。簡介 硫細菌 靠吸收H2S並將其氧化放能 鐵細菌 將2價鐵氧化成3價鐵放能 硝化細菌 氧化亞硝酸鹽 高中常見的化能自養一般就這幾個學習從合成氨廠周圍土壤或通氣良好的耕地土壤中採樣、富集培養、分離純化...
土壤酸化可導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變化,細菌個體生長變小,生長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機質及其蛋白質的主要微生物類群芽孢桿菌,放線菌、甲烷極毛桿菌和有關真菌數量降低,影響營養元素的良性循環,造成農業減產。特別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細菌和固氮細菌的數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對農...
真菌是驅動異養硝化過程的主要微生物,Phialocephala,Chloridium 和Tararomyces可能是執行土壤異養硝化作用的主要真菌屬。高C:N比並不是異養硝化作用發生的必要條件,土壤有機碳組成結構對該過程有明顯的影響,難分解有機碳組分比例越大越有利於異養硝化作用發生。研究結果對於完善土壤N2O排放預測模型,提高大尺度土壤N2O...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強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2007/01–2009/12,參加。5、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難培養和/或難鑑定病原菌新的鑑定技術研究,2006/07-2008/12,主持。主要論著 (按時間倒序排序)1. Yijian Ding, HuaiyingYao andChaorongGe.Application of substrate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
在中國率先開展稻田營養元素生物循環的研究,發現了水稻田中厭氧性硝化作用和起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否定了硝化微生物和硝化作用絕對好氧的傳統看法。20世紀30年代初,陳華癸就首先發現作物根毛被根瘤菌感染之前,發生伸長和彎曲的現象與根瘤菌分泌生長素類物質的作用有關。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從事適合中國國情的土壤微生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我國典型茶園土壤自養和異養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驅動機制,主持,在研(2020.01-202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外源碳對旱地土壤硝態氮同化速率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主持,在研(2017.01-2020.12);德國EuroChem Agro GmbH技術資助項目:新型肥料及硝化抑制劑的農學和環境效應評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茶園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環境生態效應及其微生物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黃連作障礙的土壤微生物生態機制及其緩解防治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茶園土壤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茶園土壤微生物群落演變及其效應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連作黃瓜土傳病害的微生物生態機制及其防治研究 ...
動植物的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的有機氮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後形成氨,這一過程是氨化作用。在有氧的條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銨鹽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最終氧化成硝酸鹽,這一過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產生的無機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土壤中的硝酸鹽被反硝化細菌等多種微生物還原...
作用機理:對污染物的去除與影響物理沉澱可沉澱固體在濕地中重力沉降去除、過濾,通過顆粒間相互引力作用及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使可沉降及可絮凝固體被阻截而去除;化學微生物代謝:利用懸浮的底泥和寄生於植物上的細菌的代謝作用將懸浮物、膠體、可溶性固體分解成無機物;通過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部分微量元素被微...
[13] 劉洋,張麗霞,向勤鋥,劉騰飛,侯劍.山東茶樹品種引進情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線上,編號:201106-29 [14] 於亞偉,張麗霞*,韓曉陽.尿素不同配施處理對棕壤茶園土壤尿素轉化及硝化作用影響的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5):1278-1282 [15] 李豐,張麗霞,王乃棟,劉洋.茶樹枝梢...
研究土壤微生物地理空間分布規律及驅動因子。研究生按照以上研究方向培養,招收的研究生/博士後可到上述(國際合作)高校及研究所交流培養。科研項目 “幾種土壤不同結構體中微生物群落的分異特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40501033)2006-2008,主持,經費30萬。“土壤顆粒表面電場對酸性土壤中硝化微生物和硝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