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中藥名。為藥材茯苓塊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通常為中藥飲片。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甘草湯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甘草湯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湯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茯苓甘草湯
- 組成:茯苓、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等
- 主治: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 別名:茯苓桂甘湯、茯苓湯
相關記載,臨床醫案,各家論述,
相關記載
茯苓甘草湯
【方名】茯苓甘草湯(利濕之劑,水飲悸厥《仲景》)
【組成】茯苓、桂枝二兩,甘草一兩, 生薑三兩。
【主治】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太陽證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動,不自安也。
亦治傷寒汗出不渴者。經曰:傷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湯主之。汗而不渴為邪熱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遺溺。
【方論】 此足太陽藥也。淡能滲水,甘能寧心助陽,故用茯苓;辛能散飲,溫能發汗解肌,故用薑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補氣和中,故用甘草。
按:悸證,有過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氣虛而悸者。惟飲之為悸,甚於它邪,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於肺則咳,傳於胃為嘔,溢於皮膚為腫,漬於腸間為利。故經曰:先治其水,後治其厥。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本方去生薑,加白朮,名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仲景治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逆滿氣沖,寒邪伏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沉為在里,且既經吐下,復發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金匱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傷寒論
【別名】茯苓桂甘湯、茯苓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茯苓2兩,桂枝2兩(去皮),甘草1兩(炙),生薑3兩(切)。
【主治】心下停飲,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發汗後,腹下氣滿,小便不利。膀胱腑發咳,咳而遺溺。疝作奔豚。
【功效】溫中化飲,通陽利水。
【用法】上藥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溫服。
【附註】茯苓桂甘湯(《醫學入門》卷四)、茯苓湯(《嵩崖尊生》卷七)。
《會約》卷四
【來源】《會約》卷四。
【組成】半夏2錢,生薑3錢,茯苓3錢,甘草1錢,陳皮1錢,白朮1錢半。
【主治】水停心下,眩悸嘔吐。
【加減】如渴而小水不利,加澤瀉8分,肉桂5分。
【用法】水煎服。
臨床醫案
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歲。平素脾氣衰弱,常患噫氣胃滿,消化滯呆之證。後在溽暑季節,貪食瓜果,而患腹瀉。服健脾利水之劑,腹瀉止,而胸脘滿悶異常,逆氣上沖,煩躁不寧,頭眩欲嘔,心下漉漉作水聲,四肢逆冷,舌質淡,而苔白膩,脈象沉弦。此為脾不健運,水濕停瀦之證。故以扶陽溫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湯治之。
處方:桂枝15g,茯苓24g,生薑15g,甘草3g。連服2劑,而躁煩不作,脘悶消失,沖逆平息,脈象虛軟。後以健脾行水之劑,調理而愈。
各家論述
1.《普濟方》;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衛,桂枝、生薑之辛,助陽氣而解表。
2.《內台方議》:今此汗出而渴者,為邪不傳里,但在表而表虛也。故與茯苓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為臣輔之;以桂枝為佐,生薑為使,二者之辛而固衛氣者也。
3.《傷寒附翼》:此厥明傷寒發散內邪之汗劑,凡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後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藥為里症用,故雖重用姜、桂,而以里藥名方耳。厥明傷寒,先熱者後必厥,先熱時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時不熱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時飲水多,心下之水氣不能入心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為水母,肺氣不化,則水氣不行。茯苓為化氣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薑,則從辛入肺,使水氣通於肺,以行營衛陰陽,則外走肌表而為汗矣;佐甘草以緩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傷寒心悸無汗而不渴者,津液未虧,故也用此方大發其汗。用姜、桂與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藥、大棗,是大發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協辛發汗,且恐水漬入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