茛苕

茛苕

acanthus的音譯,一種根據地中海沿岸植物刺茛苕的堅挺、多刺的葉子設計的建築裝飾。它被用作科林斯和複合建築柱式的柱頭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茛苕
  • 外文名:acanthus
  • 別名:熊的馬褲(Bear‘s breeches)
  • 類別:建築裝飾
  • 用作:科林斯和複合建築柱式的柱頭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這是外觀與薊相仿的植物。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該植物造型曾被大量用於建築物及藝術設計中。它象徵智慧與藝術。它的尖刺與旺盛的生命力象徵“克服人生中諸多障礙”。茛苕還象徵永存,因此它也是古老的公墓標誌。
茛苕是 30種顯花植物被子植物)所屬的爵床科植物的統稱。
地中海地區的茛苕地中海地區的茛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
熱帶和溫帶地區,在地中海盆地和亞洲顯示出豐富的多樣性。通常人們稱它為“茛苕”或者“熊的馬褲”(Bear‘s breeches)。這個屬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 ακανθος (acanthos),意思是”多刺的“。
這個屬由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少數的灌木組成,生有帶刺的葉片和白色或紫紅色的花序。高度從0.4m到2m(1.3-6.6英尺)不等。
茛苕茛苕

主要價值

古希臘建築中,茛苕裝飾廣泛的出現在科林斯式和混合柱式的立柱柱首,同時也套用於帶狀裝(Frieze)和齒狀裝飾(dentil)等領域。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例子就是位於阿卡狄亞群山中 [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約公元前450-420),但此時的樣式要比羅馬時期所使用的要保守。羅馬人所表現的葉片末端要更為捲曲一些,而且這也是他們在宏偉的建築中所偏愛的樣式,現知羅馬人創造的最早的複合柱式是公元82年的提圖斯拱門(Arch of Titus)。茛苕裝飾在拜占庭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哥德式建築中始終流行不衰,並且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又重新被大量使用,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們所認可。
茛苕在巴洛克式建築中的套用茛苕在巴洛克式建築中的套用
茛苕在文藝復興式建築中的套用茛苕在文藝復興式建築中的套用
羅馬作家維特魯威(Vitruvius約75BCE—15BCE)稱最早發明科林斯柱式的人是古希臘建築家、雕塑家卡利馬科斯(Callimachus)。卡利馬科斯的靈感來自於無意中看到的一個盛有祭品的草籃,它被留在一個小女孩的墓冢上,裡面有一些孩子的玩具,最上面蓋著一塊方形的瓷片用來防雨。一株從草籃底部長出的茛苕已經長大,那帶刺的葉子從草籃的縫隙中穿過,把自己的葉子編入了這隻籃子。
科林斯式柱頭科林斯式柱頭
工藝美術中的茛苕圖案工藝美術中的茛苕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