茇

拼音: bá,意為草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茇
  • 部首:艹
  • 鄭碼:egxs
  • 拼音: bá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首: 艹 鄭碼:egxs五筆: adcu
四角號碼:44407 太空碼:ciif
筆順:橫豎豎橫撇折捺捺

基本字義

(形聲。字從艹,從犮(bá),犮亦聲。“犮”指“向上用力拖拉”。“艹”與“犮”聯合起來表示“把草向上用力拖拉”。本義:草根)

詳細字義

茇 <名>
拼音: bá, 筆劃: 8
同本義 [root]
茇,草根也。――《說文》
茇,杜根也。東齊或曰茇。――《方言三》
大薊茇如車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
草舍 [thached hut]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詩·召南·甘棠》
召伯所茇。――《左傳·定公九年》
中夏茇舍。――《周禮·夏宮·大司馬》
茇 <動>
拔除 [remove]
區中草生,茇之。――賈思勰《齊民要術》
又如:茇舍(軍隊芟除草莽,即於野地宿息)
用同“跋”。登山 [climb]。如:茇涉(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
茇 bā〈名〉
①草根>《淮南子·地形訓》:"凡浮生不根~者,生於萍藻。"
②〈動〉在草野中住宿>《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
────────────────—
茇bá 1.草木根。 2.木名。 3.草名。參見"茇?"。 4.藁茇,香草名。 5.草舍;止宿於草舍中。 6.除草。 7.用同"跋"。參見"茇涉"。
────────────────—
茇pèi 1.苕之開白花者。 2.飛翔貌。參見"茇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蒲撥切,音跋。《說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之而發土為撥,故謂之茇。又茇葀,草名。《揚雄·甘泉賦》攢幷閭與茇葀兮。又草舍也。《詩·召南》召伯所茇。《周禮·夏官》中夏敎茇舍。《注》茇,草止之也,軍有草止之法。又《玉篇》補末切,音撥。蓽茇,藥名。《南方草木狀》蒟醬生於蕃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又《本草》藁本一名藁茇。又與跋通。《綱目》茇涉至此,勞苦甚矣。又《集韻》博蓋切,音沛。《爾雅·釋草》苕,黃華蔈,白華茇。又《韻會》分勿切,通紼。竹絙也。《正韻》又音廢。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