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陽起兵

范陽起兵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在唐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今河北涿州)起兵反唐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陽起兵
  • 歷史事件:安史之亂
  • 時間:唐天寶十四載十一月
  • 發生地點:范陽
  • 起兵頭領:安祿山
  • 皇帝:唐玄宗
事件經過,點評,

事件經過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胡人,會六種少數民族語言,初為互市牙郎。
從軍後,因驍勇多機智,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任為捉生將。並收為養子,逐步被提升為平盧討擊使。他以賄賂交結朝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的稱許。
天寶元年(742年),升為平盧節度使。此後,他以虛報戰功、迎合獻媚、賄賂皇帝近臣等手段,騙得唐玄宗的信任,於天寶三載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他千方百計投玄宗所好,甚至裝蠢賣傻,以示愚忠,更加騙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等人的寵信和支持,楊貴妃還收他為養兒。
天寶十載,又兼河東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隨著權位的提高和實力的增強,安祿山的野心越來越大。他多次入朝,看到內地兵力空虛,朝政日趨腐敗,自己又控制子全國近三分之一的軍隊,就萌生了舉兵作亂、奪取唐室天下的野心,並著手進行叛亂的準備。
他派遣親信入京,刺探朝廷情報,他蓄養戰馬數萬匹,貯備大量兵仗器械和糧草;他網羅黨羽結成一個以高尚、嚴莊等為心腹,以史思明、蔡希德、崔乾佑等將領為骨幹的反唐集團;他豢養同羅、奚、契丹等族投降者中驍勇善戰的8000餘人,組成親軍。號稱“曳落河”(意為壯士);他大批提升自己的親信為將領,並以番將32人替代漢將。
安祿山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於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詐稱奉朝廷密旨,率兵入朝討伐楊國忠,在范陽起兵反唐。從此前後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爆發。他以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今山西朔縣東北),以鞏固後方基地。他自率所部蕃、漢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族兵共15萬,號稱20萬,於當日夜晚出發,自薊城(今北京城西南)南下,向洛陽、長安殺來。太原有報疾馳趕到驪山,當時在驪山華清宮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會叛變,但叛變的訊息不斷傳來,玄宗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派人傳來情報,玄宗大夢初醒。
在唐玄宗本人錯誤的戰略下,安祿山的鐵騎軍團攻陷東都洛陽,次年正月便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自稱雄武皇帝,以達奚珣為丞相。

點評

安祿山以偽裝騙取唐玄宗的寵信,又利用唐玄宗對他的深信不疑進行叛亂的充分準備;起兵的時間又選擇在朝政腐敗、內地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起兵時,又以奉密旨誅楊國忠為掩飾。因而,范陽起兵取得了突然襲擊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