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大成宗譜

范氏大成宗譜

早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代,就盛行編修宗族譜諜之風。由於門閥士族是社會的中心,門閥士族的家世格外受到重視,當時"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簿狀;家之婚姻,必由譜系"。國家設有圖譜局,置令史負責其事,譜諜起著"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的作用,成為門閥士族等級的工具。在此情況下,社會上"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范仲淹所處的宋仁宗後期是宗族制度發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時期,這時社會穩定,政治上的科舉制和經濟上的土地私人占有制已經確立,隨著宋代社會成長起來的最初幾代士大夫進入了權力和財富的鼎盛時期,他們不約而同的肩負起復興宗族制度的歷史使命。范仲淹晚年也不可避免地把精力投入到這個使命中。

基本介紹

  • 書名:《范氏大成宗譜》
  • 作者:范仲淹(主要)
  • 類別:族譜
  • 出版時間:北宋
簡介,豐城范氏編修族譜,長樂范氏編修族譜,長樂范氏,范氏家訓,遷移祖墳,修建祠堂,陝南范氏,

簡介

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處州麗水(今浙江麗水)設定了義莊,並擬訂章程日:"自麗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分子孫支流盡在,乃創義田,計族人口數而月給之。"宋皇祐三年(1051),他又親自為范氏家譜作序,使范氏族譜的編修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與此同時,皇祐、至和年間,歐陽修、蘇洵也先後編寫了本家族的新族譜,為後來中國民間族譜的纂修樹立了榜樣。受范仲淹、歐陽修和蘇洵的影響,南宋修纂族譜的人逐漸多起來,保存在南宋士大夫文集中的譜序、譜跋約有數十篇之多,記載了當時族譜的體例。明清時期,由於政府奉理學為官方正統思想,族譜的修纂更加頻繁,漸漸形成了數十年一修的傳統。尤其是到了清代,大的宗族一般主張三十年一修,故時人認為三十年為一代。頻繁的修譜活動使得族譜體例更加完善。

豐城范氏編修族譜

江西豐城《范氏大成宗譜》就有宋紹興元年(1139)、紹定二年(1229)、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八年(1506)、清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等年代修纂的情況。

長樂范氏編修族譜

而遷居四川華陽的長樂范氏也於道光七年(1827)由十三世孫范雲程主持重修,光緒九年范氏十五世孫范宗政增修,民國五年丙辰秋(1916)三修,公元二零零九年乙丑冬六修。

長樂范氏

范氏家訓

其次,尊祖敬宗。《范氏大成宗譜》卷首《范氏家訓》第二條規定:"知禮莫大於尊祖敬宗也。祖宗雖遠,必追祀之。"這在范氏家族表現得特別突出:如長樂范氏在入蜀定居華陽,家境逐漸寬裕後,即謀劃遷葬原籍祖先遺骸以及建立範氏宗祠等一系列尊祖敬宗活動。
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訂立《蒸嘗戒約十四則》、《蒸嘗條例二十則》等族規家法,使范氏家族的尊祖敬宗活動逐步完善和規範,所謂"春則祭於墓,冬則祭於祠,遇生、忌、節、旦,備物告獻。"到了80年代末,華陽范氏家族仍堅持每年舉行掃墓和祭祀。農曆二月初二日,范氏子孫要到石板灘巫家橋祖塋祭祀遷蜀始祖范端雅公;二月初三日祭祀遷蜀二世祖范壁公。1992年范氏家族集資2萬元重修范壁墓,墓周砌石,立石碑、石供桌、石欄、石階,氣魄之宏大,無不顯示出范氏家族尊祖敬宗的傳統;公元2013年長樂范氏後人將祖墳遷至四川青白江杏花村。

遷移祖墳

乾隆二十六年(1761),范壬奇回老家將十世祖集芳公骨骸起運來川,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與妣陳氏合葬於華陽縣東關外天宮廟附近;乾隆四十七年(1782)長樂范氏十三世孫范雲程率領子侄回到廣東長樂家鄉,將九世祖崇輝公及妣李氏骨骸起運來川,乾隆五十五年合葬於華陽縣東關外游家村。

修建祠堂

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范氏入川二世祖范壁主持建成范氏宗祠,範文建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西河鎮上游市場處重建范氏祠堂。

陝南范氏

在陝南旬陽縣的范氏家族,除了清明、七月半等節日焚化香燭紙錢祭祀祖宗外,每逢年關,家家戶戶都要清潔神龕,擺設香案,用紅紙更換神牌(亦稱神榜),正中寫"天地君親師位",左邊寫"福祿財神,諸大百神",右邊寫"水火帝君,范氏宗祖",或左寫"九天東廚司命",右寫"歷代堂上宗祖";兩邊再貼上"敬神明常添百福,祭宗祖永納千祥"等字樣的對聯。神牌前安放八仙桌,桌上擺設蠟燭、香洞、香爐、奠酒壺、爵杯等祭器,供些齋獻、果品等祭品,較富豪人家增獻一些雞鴨魚類,象徵吉慶有餘。在家神左側掛上祖宗神軸,一併同祭,從臘月三十至正月初五,香菸不斷。
陝南范氏家族表現特別突出的是對范仲淹的崇敬,范仲淹的思想和理念已成為一種精神力量,支撐和激勵著范氏子孫的行為,范仲淹己不是一位單純意義上的先祖,而是成為范氏家族的一尊家神深深植根於范氏後裔的頭腦中。范氏子孫認為,淹公塑像供奉在誰家,就會給誰家帶來吉祥和好運。他們甚至可以列舉出許多事例來說明這一信仰。所以,即便在極左思潮泛濫的時候,他們珍藏譜牌於岩洞,使得淹公的塑像和《范氏大成宗譜》得以保存下來。解除思想禁錮以後,范氏各戶爭相供奉淹公塑像,經過族人的商議,他們按照各家的長幼排行確定供奉的次序,並依照這個次序於每年正月初一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舉儀仗迎送淹公遺像,輪流供奉。至今仍為當地的習俗。神軸會是一種較大規模的家族祭祀活動,參加者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不等,一般家族過去都有自己的祖宗祠堂,派專人看管,每年中元節(七月半)由族長主持,集資籌措費用,置辦祭品、酒席、懸掛家神、神軸,敬供家譜,請來僧谷設齋壇,誦經懺焚化紙錢,獻上牛羊祭奠祖先。也有的藉此機會介紹族內之人相互認識了解,處理族內一些事務,重申族規等等,然後大擺筵席招待祭祖的族人,不分年齡、地位、貧富,等同視之,故稱之為"吃神軸會"。是日,佛教徒舉行盂蘭盛會。做齋、拜懺,放河燈。未參加吃會的小戶人家,在這天用灰在地上畫上若干灰圈,按輩分分批給先人燒紙上香,意示給先人送錢用。有的還在十字路口燒化紙錢給那些"坡神""游鬼"。其三,歲時年節的禮儀十分講究。大年除夕,時交子夜,各家各戶在自己屋外朝著一定方向擺設香案,陳列供品和其它祭祀用品,跪拜迎接當年"太歲",也稱"喜神"。喜神來自的方向系曆書所指,各年不同,常見曆書上有"今年大利東南,不利西北"之說。迎喜神的過程稱為"出行",傳說此時灶神從天而降,隨喜神一同回府,於是各家燈火輝煌,爆竹連天,隨之而來的還有口吹嗩吶、手捧趙公明畫像送財神的穿家走戶,直至大年初一凌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