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生平
范武子,即范會、
士會,字季。范氏之祖。春秋時晉國人。祖士蒍,佐
晉獻公定策,盡滅桓、莊之族及游氏,升
大司空。公元前636年,晉人殺懷公。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後歸國嗣位,是為
晉文公。大會群臣,行復國之賞。賞分三等。
士會雖無從亡之勛,但心儀重耳,嘗輔以謀議,故敘列二等之賞。公元前632年,晉、
楚爭霸,戰於
城濮(今
山東鄄城西南),楚軍敗績,
晉文公稱霸。是役,
士會代舟之僑為
戎右將軍,其名始入《春秋》。
公元前621年,
晉襄公死。子夷皋年幼,國內發生立長立嫡之爭。執政
趙盾欲立文公之子、襄公之庶弟公子雍為君。其時,公子雍在
秦國為人質。遂遣先蔑、
士會赴秦迎雍。既行,
趙盾因畏國人責難,卒然變計,改立夷皋為君,是為
晉靈公。但此時先蔑、
士會已經到了
秦國都城。秦國派
白乙丙率車駕四百乘送公子雍入境,止於
令狐(在今
山西臨猗西)。
趙盾聞知,乃自將中軍,屯於堇陰。
秦國以為晉師前為迎雍,故不加戒備。詎料,
趙盾引軍於夜間劫秦營,秦軍大潰。
白乙丙力戰得脫,公子雍則死於亂軍之中。先蔑、
士會見狀,不敢歸晉,不得已從秦師而返。
士會在秦不與先蔑相見。或曰:“子能興之俱亡,而不能見於此,焉用之?”
士會曰:“吾與先蔑同罪,非慕其義而從之,又何見焉!”蓋責先蔑位列六卿,而不能匡諫於前,且俱出奔,惡有黨也。
公元前615年,
秦康公銜
令狐之恨,自統大軍,以
士會為參謀,渡過
黃河,攻晉邑
羈馬(今
山西永濟南),拔之。
趙盾合報,率晉軍紮營於
河曲。用
臾駢之策,深溝高壘,固守不戰。康公求戰不得,問計於
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駢,此人廣有智謀,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趙氏有側室子穿,乃襄公之愛婿,有寵而驕,恃勇而狂,未諳軍旅之事,聞此番求為上軍佐,
趙盾未從其請而以
臾駢為之。
趙穿懷恨在心,故僅以私屬從行,附於上軍,意在奪
臾駢之功也。若我以輕兵挑其上軍,臾雖欲堅守不出,穿必恃勇來追,因之而戰,不亦可乎?”康公從其謀。果然不出士會所料,
趙穿傲上,不秉將令,率私屬百乘迎戰。
秦軍佯敗誘退,穿追之不及而返。怒罵
臾駢畏死,不肯協力同追。復又整軍驅車出營追逐秦師。盾聞訊大警,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乃令三軍並出,方截得
趙穿而歸。秦師旋得諜報,晉軍謀在河口設伏,以堵秦歸路。
士會審時度勢,恐為晉所乘,乃勸康公連夜改道退軍。在行進中攻擾晉之
瑕邑,經桃林塞全師而歸。
翌年,晉患
秦用士會,乃於諸浮集六卿而議之。
趙盾嘆曰:“
士會在秦,
賈季在
狄,難日至矣,若之何?”
郤缺①曰: “士會能賤而有恥,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且奔
秦非其罪也。欲除秦害,先去其助,宜召回
士會為是。”盾曰:“秦方寵任
士會,請之,必不從。何計可復之?”
臾駢舉
魏壽余,曰:“此人頗能權變,使之詐降於秦,乘間誘歸
士會,當可成功。”盾從之。
臾駢夜叩壽余之門,告以
六卿所議及招
士會之策。壽余應允。次日,
趙盾以靈公命,使壽余督有司出戍
黃河邊境。壽余佯裝抗命。盾亦作態佯怒,命
韓厥搜捕壽余府第,系其妻孥而故意縱壽余逃走。壽余連夜遁往
秦國,見
秦康公哭訴請降。
士會在旁不置一詞。康公以問
士會,對曰:“晉人多詐,未可輕信也。果是真降,當以何物為憑?”壽余於袖中出一文書,乃
魏封邑土地、人民之冊,語康公曰:“明公能收容壽余,願以
食邑奉納。”康公在猶豫間,壽余急以目眄
士會,且躡其足。
士會身雖在秦,然亦心戀故土。見壽余之態,己陰會其意。遂對康公曰:“河東諸城,再無大於魏邑者,若得魏據而扼之,以漸收河東之地,亦是長策。只恐魏有司懼晉之討,不肯來歸耳!壽余曰:“魏有司名為晉臣,實乃壽余之私屬也。請遣一熟知晉情之人,隨我前往曉諭。明公率一軍屯於
河西,遙為聲援,必可成功也。”康公許之,顧
士會曰:“卿熟諳晉事,須同寡人一行。既至河口,安營已畢,前哨報:“河東有一枝軍屯紮,不知何意?”壽余曰:“此必魏人聞有
秦軍,故為備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誠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往諭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康公命士會同往。
士會頓首辭曰:“晉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測,倘臣往諭而從之則可,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復以臣不堪任使,加罪於臣之妻孥,非徒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康公曰:“卿宜盡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拘留,寡人當送還卿之家口,以表相與之情。”遂與士會指
黃河為誓。
士會乃隨壽余歸晉。後康公果然送還
士會妻孥歸晉。
士會感康公之義,致書稱謝,且勸以息兵養民,各保四境。康公善之。從此,秦、晉間互不加兵者幾二十年之久。
公元前597年,楚攻
鄭。
晉景公謀救鄭,拜
荀林父為中軍元帥。
士會為上軍主將,
郤克佐之,發兵車六百乘救鄭,及至
黃河口,得諜報:鄭被圍三月,待援救不至,已降楚。楚師且將北歸矣。
士會語林父曰:“救之不及,戰楚無名,不如班師,以俟再舉。”林父善之,欲返。中軍副帥先谷沮之,偕
趙同、
趙括引軍渡河迎戰。諸帥不得已而從之,三軍並濟
黃河。晉、楚戰於
鄴(在今
河南武陟東南),終因晉軍將帥不能相協,各行己意,輕敵無備而為楚軍所敗。晉中、下兩軍潰不成列,敗兵渡河爭船,自相殘殺,舟中指盈可掬。惟上軍不敗。蓋
士會預為之備,令上軍諸將各率所部兵眾,依託
敖山之險,七處設伏,士會又親自引軍殿後,軍容整肅,楚不敢逼。直待中、下兩軍殘部餘眾盡渡
黃河,方始整旆而還。
時
晉國歲飢,盜賊蜂起,執政
荀林父患之。訪國中之能察盜者,得郤雍。此人善於億逆,嘗游市井間,日獲盜數十人,市井怵懼而盜患愈滋。大夫
羊舌職謂林父曰:“如今盜未盡獲而郤雍之死日將至矣!”林父問其故。封曰:“子恃郤雍一人之察,然不能盡滅群盜。而群盜合力則可以置郤雍於死地也,不死何為?”越數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盜數十人合而攻之,割其頭以去。林父憂憤成疾,不久亦死去。景公聞
羊舌職之言,召而問弭盜之策。對曰:“弭盜之方,在乎化其心術,使之知廉恥,非以多獲為能也。君如擇朝中之善人,使顯榮之於民上,彼不善者將自感化,何盜之足患哉!”景公又問:“今吾國中善人何為最?卿試舉之。”對曰:“無如
士會。其為人,言依於信,行依於義,和而不諂,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及
士會滅赤狄還,景公以士會之功,奏聞於
周定王,定王賜士會黻冕之服,位上卿。代林父為中軍元帥,且加大傅之號,改封於范,是為范氏之始。
士會將緝盜科條盡行刪削,專以教民勸化為務。於是
晉國之盜多逃於
秦國。是年冬,晉景公又使
士會平定周王室之亂。定王享以諸侯之禮,以示優寵。
士會歸而益求典禮之制,以修
晉國之法。
公元前592年,晉君使
郤克征會於齊。
郤克固有跛足殘疾,適為齊侯母夫人窺見,被恥笑,受辱而歸,怒不可遏。日夜向景公言伐齊之利。
士會患之。語
士燮曰: “吾聞之,千人之怒,必獲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於齊,必發怒於晉國內。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將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無以內易外也。爾勉從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告老,讓之以政。
若干年後,
趙文子與
叔向同游於晉墓地九原。趙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誰與歸?”
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稱也。”
叔向又曰:“其
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而不顧其君,其仁不足稱也。”
叔向曰:“子意屬誰?”文子曰:“唯范武子,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