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托夫,J·H.

范托夫,J.H.是荷蘭化學家。1852年8月30日生於鹿特丹,1911年3月 1日卒於柏林。1874年於荷蘭首都烏德勒支大學獲博士學位。1878~1896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學化學教授,隨後去柏林大學任教授,並任普魯士科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托夫,J·H.
  • 國籍:荷蘭
  • 出生地:荷蘭
  • 職業:荷蘭化學家
正文,

正文

荷蘭化學家。1852年8月30日生於鹿特丹,1911年3月 1日卒於柏林。1874年於荷蘭首都烏德勒支大學獲博士學位。1878~1896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學化學教授,隨後去柏林大學任教授,並任普魯士科學院教授。
1874年J.H.范托夫在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空間結構(立體化學)時,與J.-A.勒貝爾各自獨立地發表了一個碳原子具有四面體結構的概念,碳原子的四個價鍵指向四面體的四個頂端。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開闢了立體化學的新篇章,在整個化學領域內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解開了某些有機化合物具有光學活性的奧秘,提出了分子內部存在不對稱因素,從而解釋了這類化合物能使平面偏振光旋轉的道理(見旋光異構)。
范托夫還研究了滲透壓現象。他發現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質的滲透壓與理想氣體的壓力相似,遵守同樣的定律。1884年他發表了《化學動力學研究》論文,其中包含化學熱力學的原理。他推導出反應速率的公式,從而可以測定反應的級數。他還將熱力學套用於化學平衡,並提出了近代化學中親和力的概念。1886年他發表了稀溶液理論,說明在稀溶液中分子的行為與氣體之間的相似性。范托夫因發現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某些定律而於1901年獲得第 1個諾貝爾化學獎。1887年和W.奧斯特瓦爾德共同創辦了有影響的雜誌《物理化學》,促進了這門新學科的發展。
范托夫,J.H.范托夫,J.H.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