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翎

范佳翎

范佳翎,女,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佳翎
  • 民族:赫哲族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文化遺產(特別是考古遺址)的保護、管理、利用
  • 任職院校: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 職稱:講師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科研課題,文化遺產規劃,世界遺產工作,其他信息,成果發表,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2000年至2004年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習考古學,畢業後獲北京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聯合獎學金資助赴倫敦大學學院(UCL)考古研究院(Institute of Archaeology)攻讀考古遺址管理碩士學位(MA in Managing Archaeological Sites),回國後自2007年至2012年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先後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1年至2016年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攻讀文化遺產保護方向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工作經歷
文博領域政策研究
1.參與《國家文博事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和編制
2.參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及評定細則》編制

研究方向

1.文化遺產(特別是考古遺址)的保護、管理、利用
2.文化遺產的闡釋和展示
3.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保護和管理
4.文化遺產保護學術史
5.公共考古學和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

學術成果

科研課題

1.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空間信息技術在大遺址保護中的套用——以京杭大運河為例》
2.主持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主科研課題《基於公眾考古學的大遺址保護、利用與管理研究》
3.主持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請成立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可行性研究》
4.參與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文物行業術語研究》
5.參與國家文物局課題《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情況調研》
6.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技術標準分類研究》
7.參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主科研課題《文化遺產保護學科建設》
8.參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主科研課題《城址類考古遺址公園闡釋與展示設計的理論及方法研究》
9.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部規劃課題“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世界遺產教育實施策略研究”

文化遺產規劃

1.參與5.12地震遺址博物館概念性規劃
2.參與曲阜魯國故城保護規劃編制
3.參與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
4.參與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
5.參與元上都遺址保護項目可行性研究
6.參與大運河安徽段保護規劃
7.參與大運河遺產南旺樞紐分水遺址展示設計
8.參與里耶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
9.參與鄭州大遺址保護片區保護、利用戰略規劃

世界遺產工作

1.參與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本編制(該遺產項目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參與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檔案與管理規劃編制(該遺產項目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主持廣西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申報文本編制(該遺產項目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其他信息

1.擔任2008年、2009年全國考古領隊班講師,負責考古遺址的闡釋和展示、公共考古學部分教學
2.2008年,在山東南旺大運河樞紐遺址考古發掘期間策劃、開展“南旺大運河保護暨公眾考古學實踐”活動,並負責發掘報告中公眾考古章節的撰寫
3.2011年,受汶上縣政府委託,主持“2011年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遺址公眾考古諮詢策劃”項目

成果發表

1.范佳翎,《作為思想史的保護史——<建築保護史>讀後》,《文物》,2016年第4期。
2.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探索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活動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2016年2月。(世界遺產冊副主編)
3.杜越主編,《核心價值觀視閾下世界遺產教育策略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章撰稿人)
4.范佳翎,《“公眾考古學”和“公眾考古理念”辨析》,《南方文物》,2013年第4期。
5.范佳翎,《基於公眾考古學的大遺址保護、利用和管理研究》,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社會科學專輯II——政策法規與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9月。
6.FAN J. How to Shar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in Situ with the Public: A Case Study from Nanwang Site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M]//STONE P G, ZHAO H. Sharing Archaeology: academe, practice, and the public.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7.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編著,《汶上南旺——京杭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及龍王廟古建築群調查與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六章“汶上南旺大運河保護暨公眾考古學實踐”撰稿人)
8.孟憲民等編著,《大遺址保護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九章、第十一章撰稿人)
9.陳曦、范佳翎,《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使用後評價(POE)》,《中國文物報》2012年5月25日第5版。
10.范佳翎、陳曦翻譯,《將考古遺址作為獨特的文化景觀加以復興和展示的新方法》,《南方文物》,2013年第1期。
11.范佳翎,《英國早期的“電視考古”》,《大眾考古》,2013年10月刊,第4期。
12.刁道勝、范佳翎,《國外經驗與北京民辦博物館的建設》,《當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2期。
13.杜越等著,《中國小校如何開展世界遺產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7月。(第四章撰稿人)
14.刁道勝、范佳翎著,《打造先進文化之都,加快北京市民辦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載北京文化論壇文集編委會編,《打造先進文化之都 培育創新文化:2011北京文化論壇文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
15.范佳翎,《如何理解‘Public Archaeology’》,《中國文物報》2012年3月16日7版。
16.范佳翎,《‘公眾化’實驗考古》,《中國文物報》2012年8月17日7版。
17.李水城統稿,《穿越藏羌民族走廊:中國西部田野科學考察:“藏東——滇西北古文化與人地關係”筆談》,《中國文物報》,2012年12月7日第5版。(參與)
18.范佳翎等,《考古Follow Me》,《中國文物報》2010年6月11日文化遺產日專刊15、16版。
19.《分享考古發掘過程,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記“汶上南旺大運河保護暨公眾考古學實踐”活動》,《中國文物報》2008年7月11日。

榮譽獎項

1.2011 - 2012年度 北京大學“學習優秀獎”
2.2012 - 2013年度 北京大學“三好學生”
3.2013年 博士生“國家獎學金”
4.2013 - 2014年度 北京大學“五四獎學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