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范伯子詩文集
- 作者:(清)范當世
- ISBN:9787532533923
- 頁數:816
- 定價:65.00元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1
- 裝幀:簡裝本
- 副標題:中國近代文學叢書
- 叢書:中國近代文學叢書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范當世1854年出生於通州城(今江蘇省南通市)內有一個詩書世家,原名鑄,字銅士,更名當世,字無錯,號肯堂,因排行居一,世稱范伯子。他是清代末年傑出的文學家,同光體詩人,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范當世幼即聰穎警悟,先後從通州城內有名望的塾師王兆榛、顧金標學習八股時文。15歲首次參加州試取得第二名,17歲院試為廩貢生員,但此後九次應南京科試,未得一第。青年時代的范當世結交了張謇、顧錫爵、周家祿、朱曼君等意氣相投、聲氣相求的朋友,研討學問,關心國事,促使了當時通州“士風稍隘,識分敦靜”風氣的轉變。當世25歲後負籍出遊,初從著名文藝理論家、興化劉熙載學習《藝概》,繼從桐城派古文大學、武昌張裕釗學習古文法,並為張主持修篡的《湖北通志》擔任“婺婦傳”部分的主筆,復得張裕釗等介紹,為冀州知州、古文家吳汝綸主持觀津書院。38歲上,范當世以一介窮儒身份應時相李鴻章邀請,至天津任李家庭教師四年之久。甲午戰爭後辭官南歸,曾任東漸書院山長,此後,抱疾與張謇等一道致力興辦家鄉教育,並為之撰寫了多篇鼓吹教育改革的精闢論文。
范當世在中國控史上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學活動尤其是詩歌創作方面。他的詩作題材廣泛,既有關心國家大事、不滿黑暗吏治、仇恨異邦侵凌、同情勞動人民的力作,也有表達文學見解、闡發生活哲理、眷懷親人、寄證詩友的佳篇,意境恢宏熾烈,風格曠盪遒健,在同光體詩人中獨樹一幟。其散文追求高屋建瓴的氣勢和沖澹含蓄的意境,是晚期桐城派在江蘇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范伯子詩文集》中(其中詩19卷、文12卷)。作為通州范氏的第九代詩人,范當世還自20歲開始,歷時20年,把自太蒙公范鳳翼以下歷代祖先的殘存詩稿精編成為《通州范氏詩鈔》四卷519篇。當世弟鐘、鎧,皆負文名,世稱通州三范。
范當世對家鄉的貢獻,突出表現在他的關於教育改革的深刻思想及其辛勤實踐上。作為封建教育的過來人,他深知八股取士制度對人才摧殘之烈,在中年時代就明確摒棄科舉制度,至晚年迭遭戊戌、甲午、庚子之變,更是奮而批判自己早年熱心從事的古文創作和教學活動,轉向尋求教育救國之路。他35歲上決意不參加進士考試,摯友吳汝綸、岳父姚慕庭、甚至時相李鴻章等多方勸說,也不改初衷。光緒十九年,他在給張佩綸(李鴻章女婿)的信中說:“(我)游談十年而產不進,不以為貧;九試不得一科,不以為賤。”“竊觀今日文藝(八股文),蓋不特時文之末流,處於當廢,即士大夫間所傳之古學亦且必有中曠之日。”批評封建教育使“吾國開通至四五千年,被文化者猶不過百一,而全國之民至今猶淪於暗昧之域!”明確提倡學習西方進步文化,並認為西學“合乎天理,周夫人事”,“文雖過俚,但格致家言,有足觀焉。”光緒二十八年,張謇、范當世、張師江、孫寶書等人呈請兩江總督設立高等國小校,當世抱疾與張師江主持籌建工作,同時積極醞釀利用鹽義廢倉創辦公立中學校(今南通中學前身)。他往來於江蘇各地借鑑辦學經驗,並曾向來寧考察學務的日本人嘉納治五郎虛心請教,頂住了封建遺老遺少的百般干擾,嘔心瀝血為辦學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實際工作。在《通州國小堂(今實驗國小前身)宗旨》中,他對辦學思想、指導大綱,發展方向乃至課程設定均作了科學、合理的明確規定。他寫道:“爭強莫如以兵,強兵莫如以富,何為而必出於學?曰:此其先務也。兵且有兵學焉,富且有農工商之各學焉,自今無一事可以不學。”“立國必資乎人才,而培才當始於子弟;立教必遍乎全國,而變國莫先於秀民也。凡為學堂之大綱有三,智育、體育、德育是也。”在強調國小教育的重要性,表明自己的決心時說:“州雖小,乃天下之積;學堂雖小,居眾學之先。自我為之,敢不重耶!”這些在當時很進步的思想和主張,今天看來也有借鑑意義。可惜天不假年,兩校規模粗成,范當世於1905年竟以毀疾棄世,宏大抱負,未能充分施展。范姚夫人(范當世原配夫人吳氏早逝,續配姚蘊素,字綺雲,桐城派古文宗師姚鼐侄曾孫女,工詩,著有《滄海歸來集》,任通州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十數年,人多尊稱為范姚夫人)的“哀詩”說:“風雪歸招愛國魂,雪光慘照淚光深,最憐第一傷心事,辜負生平教育心。”確為知音之論。
目錄
序言
前言
范伯子詩集卷第一
悲憤之作
興化見劉融齊先生還至歐家坊館次寄內弟
歐家坊野望口號
題竹庵畫
題小塊畫
留別新綠軒
酬子方箴廉訪贈文序
八月十四宿芒稻河
倦遊歸里延卿里延卿來視集勿庵去楗羨齊中用聚
李草堂先生席上
贈顧滌香
送周彥升之山東戎幕
郊行
延卿負約不來寄詩為謝次韻遠促之同仲弟
江心晚泊
前言
范伯子詩集卷第一
悲憤之作
興化見劉融齊先生還至歐家坊館次寄內弟
歐家坊野望口號
題竹庵畫
題小塊畫
留別新綠軒
酬子方箴廉訪贈文序
八月十四宿芒稻河
倦遊歸里延卿里延卿來視集勿庵去楗羨齊中用聚
李草堂先生席上
贈顧滌香
送周彥升之山東戎幕
郊行
延卿負約不來寄詩為謝次韻遠促之同仲弟
江心晚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