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紀錄電影運動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

以格里爾遜為領袖的英國記錄電影運動,創立了一種記錄電影的創作樣態。這些作品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參與到各種服務性事業中去,發揮了記錄電影記錄現實,服務公眾的效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紀錄電影運動
  • 開始時間:20世紀30年代
  • 代表作:《住房問題》
  • 代表人約翰·格里爾遜
簡介,內容,

簡介

英國的一次以約翰·格里爾遜為首的有組織的紀錄片攝製運動,始於20世紀30年代。

內容

格里爾遜於1928年進入英國政府新設定的帝國市場委員會,負責領導該委員會的電影部,其任務是用電影手段來宣傳政府的食品供應政策。參加電影部的有阿瑟·艾爾頓、巴錫爾·瑞特和斯圖亞特·萊格。1933年帝國市場委員會解散,英國郵政總局接管了該電影部,改稱郵政總局電影部,繼續為協調政府與人民的關係拍攝紀錄片。新加入的成員有保羅·羅沙、埃德加·安斯戴、阿爾培托·卡瓦爾康蒂、約翰·泰勒和哈里·華特等。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在創作思想上受蘇聯電影的影響較深,尤其是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廣泛吸收了瓦爾特·魯特曼的“交響樂式”蒙太奇手法、法國先鋒派的各種傾向以及荷蘭的尤里斯·伊文思和美國的弗拉哈迪的經驗。因此,他們一方面十分強調影片的社會意義,主張紀錄片應當是富有創造性的對真實生活場面的處理,是一種直接的宣傳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現真實生活場面時進行藝術加工。英國紀錄片學派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瑞特的《錫蘭之歌》(1934)、安斯戴和艾爾頓的《住房問題》(1935)、瑞特和華特的《夜郵》(1936)、卡瓦爾康蒂的《煤礦工人》(1936)和泰勒的《煙霧威脅》(1937)等,都在畫面構圖、鏡頭剪輯、音畫配合等方面極其講究,以致有時“對於構圖、蒙太奇和攝影的興趣超過了對主題的興趣”(薩杜爾語)。然而,這種技術加工有著明確的限度,決不允許在形象內容上有所添加或竄改。
格里爾遜去職後不久即離開英國。英國紀錄片學派的創作活動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紀錄片學派全力為戰爭宣傳服務,在創作上出現了兩個主要傾向:一是以保羅·羅沙為代表的“紀事體裁”,即通過解說詞把現成的紀錄片素材連綴起來,並賦予強烈的節奏,來體現某個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例如他們的《富饒的世界》(1943)和《世界的財富》(1947)等。另一種傾向是以漢弗萊·詹寧斯為代表,強調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並以一種幾乎和使用職業演員相同的方式,來使用真實生活中的人(例如街上的行人)。作品有《閒暇的時光》(1939)、《倫敦大火記》(1943)和《給梯摩西的日記》(1945)等。
1951年皇冠電影部的解散宣告了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終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