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社會學的誕生
H.斯賓塞提出的
社會進化論、
社會有機體論以及他對社會類型的區分,標誌著英國社會學的正式誕生。他的主要理論貫串著從生物學的觀點出發,用類比的方法考察社會這條線索,由此形成他研究社會學突出的特點:①將社會的發展比擬為生物由簡單向複雜的進化,形成了他的
社會進化論。他認為在社會進化中也是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並力圖使這種理論在種族、民族、國家關係上合法化。②用單個生命有機體來比擬社會有機體,認為二者均有調節系統,形成了他的社會有機體論。這種理論是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先驅。社會進化論從縱的方面研究社會,社會有機體論則從橫的方面研究社會。③從社會進化由簡單到繁雜的原理出發,認為社會通過勞動分工從無分化的遊牧部落發展到複雜的文明社會。他還從社會內部管理形式、社會組織結構的特點將社會分為強制的軍事社會和自由的工業社會。這種分類反映出他提倡放任主義、反對專制制度的基本思想傾向。
近代
社會調查和
定量分析也發源於英國。17世紀
J.格蘭特首次對倫敦人口、社會狀況進行了較系統的定量分析。W.配第、E.哈雷、G.金以及J.阿布斯諾特等對英國人口的貧富問題、男女出生性比例問題等進行了研究。18~19世紀,隨著英國社會改良時期的到來,社會統計調查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出現了像J.辛克萊的21卷資料《蘇格蘭統計報告》(1791~1799)、F.M.伊頓的《貧民的狀況》、J.霍華德的《英國及威爾斯監獄現狀》(1777)等有影響的調查報告。統計學家C.布思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經驗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組織一些有名的學者,如S.韋布和B.韋布夫婦、O.希爾等,對英國的貧困問題、工業問題和宗教問題進行了調查統計。
布思在與其同事進行實地考察所獲資料和400 名學校負責人對貧困家庭的談話材料的基礎上寫出了17卷本的《倫敦居民的生活和勞動》(1891~1903)一書。書中對4076個貧困家庭進行了原因分析,結果為62%的家庭屬於收入低或收入不固定,23%是家庭人口多或有病人,15%是浪費、酗酒或拒絕工作。該書還按收入把倫敦家庭分為8個
階層,用8種不同的顏色分別加以標明,繪製出倫敦不同階層居住區的分布圖。這種研究成為後來
芝加哥學派都市區位學研究的先驅。
英國社會學的演變
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社會學的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斯賓塞的研究傳統得到進一步發展。代表人物有L.T.霍布豪斯和E.A.韋斯特馬克。霍布豪斯1903年參與籌建英國社會學會,1907年應聘主持倫敦經濟學院新設立的馬丁·懷特講座,成為英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他認為整個人類歷史是一種發展;與社會總體發展相平行的是
婚姻、財產、階級等制度形式的發展,但主要是宗教和倫理規範的發展;社會學是關於人的綜合科學,它的直接對象就是對作為整體的
社會生活及其發展的認識。他從規模、效率、自由和合作這些方面說明了社會發展的內容,並從道德角度把社會發展分為5個時期,從一種“具有康德色彩的英國經驗論”出發,把“合理的善”作為評價人類發展的倫理標準,試圖把自由主義和團隊精神統一起來。芬蘭出生的韋斯特馬克一方面在芬蘭任教,大力把斯賓塞和其他英國哲學家的思想介紹給芬蘭;另一方面又在倫敦任教,曾與霍布豪斯一起任馬丁·懷特社會學講座的教授。他運用斯賓塞和霍布豪斯的“比較法”來維護一種“批判的進化論”,以同那種認為社會從原始向現代發展是直線式的單純進化論劃清界限,同時堅持
社會進步是逐漸的。韋斯特馬克的主要興趣在婚姻史、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的比較研究。在他的成名作《人類婚姻史》(1891)一書中,反駁L.H.摩爾根等學者關於人類婚姻的發展是從群婚經普那路亞婚到一夫一妻制婚姻的論斷,認為婚姻的最初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原始婚姻是由於需要
核心家庭而產生的,而核心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單位。
②主要由人類學家提倡的社會學理論即
社會人類學(在美國通常稱為
文化人類學)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曾一度成為英國社會學的主流。與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發達社會的社會學不同,社會人類學著重研究原始民族的社會文化。B.K.馬林諾夫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國社會人類學的主要代表人物。馬林諾夫斯基在迪爾凱姆思想的影響下建立了功能主義的社會人類學理論。他認為,在每一種文明中,每一種習俗、器物、觀念、信仰都完成著某種重要的功能。他進而用功能和由功能推演出來的需求及制度來說明社會系統,並用這種功能論來批判
進化學派、
歷史學派和傳播學派對社會文化所作的解釋。他的功能論影響到T.帕森斯、R.K.默頓的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馬林諾夫斯基強調實地考察法,即後來所說的“參與觀察法”。他認為一個人若要了解另一個不同的社會,一定要學習掌握當地的語言,深入到該社會的
生活方式,細心地觀察該社會成員的互動和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了考察研究,為現代人類學的實地考察方法奠定了基礎。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對原始社會進行
經驗研究是社會人類學的首要任務,社會人類學是關於原始民族的社會生活形式的比較理論研究,是比較社會學的一個分支。他反對馬林諾夫斯基的“普遍功能主義”和“社會的功能統一”的假說,反對把一切歸結為功能,而把功能看作是與社會過程、結構並列的範疇,並用這三者來說明
社會制度。他的功能主義被稱為結構的功能主義。
英國社會學在當代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殖民帝國的衰落,英國重新重視對本國社會的研究,英國社會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研究機構、隊伍和書刊的急劇增加。在機構方面,1951年重建了英國社會學會。1963年成立了影響較大的英國社會學會教師分會。與社會學關係密切的協會如英國老年學協會、社會行政協會等也紛紛成立。獨立的社會調查研究機構也相繼出現,如:泰維斯托克研究所,社區研究所,教育調查國民基金會,種族關係研究所,大眾宣傳廣播調查、政治和經濟計畫中心,亞伯丁醫療調查協會所屬的醫療社會學研究室,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和威克大學的勞資關係研究所等。據統計,1961~1966年完成的調查項目,是1945~1960年的兩倍以上。英國的社會學教育和調查研究主要以大學為基礎。到70年代,幾乎所有大學和其他各種高等教育機構都開設了社會學課程,其中大多數都成立了社會學系或相應的研究機構。社會學教育還普及到成年人。英國開放大學編了一套社會學教材,並與企鵝出版社合作於1970年出版,這套教材主要有《社會學入門》(1970,1977)、《現代社會學》(1970)、《現代社會問題》(1972)、《社會學觀點》等。在隊伍建設方面,據英國社會學家普萊特所引用的材料,到1970年,英國社會學專業畢業生占各學科畢業生總數的比例已從過去的 1.9%增加到 3.7%。1952年社會學畢業生獲得學位的只有161名,1966年增加到619名,1970年激增到1856名。在書刊出版方面,主要有:1959年創刊的以倫敦經濟學院為基地的《英國社會學雜誌》,1967年定名的作為英國社會學會正式會刊的《社會學》,以及1962年創刊的《新社會》。英國各大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社會學書刊。劍橋大學出版社在50~60年代出版了約 150種社會學著作(不包括人口學、人類學著作),還出版了《老年人與社會》(季刊)、《歐洲社會學文庫雜誌》(半年刊)、《公共政策雜誌》(季刊)、《社會政策雜誌》(季刊)等5種社會學雜誌。
發展趨勢
當代英國社會學的發展主要有 5個特點。①分科化趨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社會學中一些分支學科,如
教育社會學、
工業社會學、家庭和親族社會學、青年社會學、社會福利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階級和分層研究、種族問題研究、婦女問題研究等的興起,十分引人注目。分科社會學的繁榮,與英國社會存在的一些突出的
社會問題有密切關係。例如,推動英國教育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是英國教育機會不平等,從而導致社會政治地位不平等的現實。J.道格拉斯的《家庭與學校》(1964)、J.福特的《社會階級與綜合性學校》(1969)、B.伯恩斯坦的《教育難以補償社會需要》(1970)、P.羅賓遜等的《教育與貧窮》(1976)、R.蒂姆等的《婦女與入學》(1978)等著作都從不同側面研究了教育的社會問題。英國工會力量大,勞資衝突時起時伏,新的工業革命在世界各地形成,日本和聯邦德國的迅速崛起等現實問題,也促使英國工業社會學的興起。由於英國在種族方面、性別方面的不平等,推動著種族問題、婦女問題社會學研究的開展。
②重視社會調查研究。分支社會學的發展是以實際社會調查為基礎的。當代英國社會學十分重視社會調查研究,並取得了引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在工業社會學方面主要有L.多爾的《英國的工廠和日本的工廠》(1973)、B.巴特斯通的《行動中的車間職工》(1978)、《罷工的社會組織》(1978)、T.弗德森的《工作與工業社會學》(1980)等;青年社會學方面主要有:M.阿布蘭斯的《明天的公眾》(1964)、P.威爾莫托的《十多歲孩子的革命》、P.特洛勒的《青年文化社會學》(1984)等;婦女社會學方面主要有:E.O.威爾遜的《現存的婦女的磨難研究》(1976)、帕克爾夫婦的《作為社會分化原則的性別和年齡》(1978)、Y.阿茲蒙的《性別、權力和權威》(1981)等;福利和保健社會學方面主要有:M.斯塔希的《英國國家衛生局的社會學》(1976)和《勞動的分類與健康》(1977)等;階級和分層研究方面主要有:D.洛克伍德的 3卷本《社會結構中的富裕工人》(1968~1969)等;種族問題研究方面主要有:J.雷克斯的《種族、殖民主義和城市》(1973)、M.班通的《種族和民族的競爭》(1983),等等。
③古典社會學思想的復興。由於60年代西方社會的動盪,激進思想和激進運動的出現,理論社會學擺脫了結構功能主義一家獨尊的局面。社會學家們更多地注意社會生活衝突和變遷的因素,他們的興趣轉向了早期社會學家們注重的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方面,出現了古典社會學思想的復興。這主要表現在對K.馬克思、M.韋伯和迪爾凱姆三大社會學傳統的重新認識和評價上。在這方面,出版了一批有關馬克思、韋伯、迪爾凱姆的專著,其中影響最大的是A.吉登斯的《資本主義和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迪爾凱姆和韋伯著作的分析》(1971);馬克思、韋伯、迪爾凱姆的原著在60年代之後也大量出版或印行。
④馬克思的社會學思想受到重視。在英國,很長時期內,社會學者幾乎未曾注意馬克思的理論。K.R.波普爾1945年發表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是一本把馬克思視為社會學家來進行批評研究的大部頭著作。波普爾儘管不同意馬克思的學說,但承認受到馬克思的影響,並說所有的現代作家都受惠於馬克思,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一點。1956年,T.B.博特莫爾和M.盧貝爾編輯出版了《馬克思社會學和社會哲學著作選》,博特莫爾在長篇導言中指出,馬克思的許多研究工作──對研究領域的規定,對經濟結構及其同社會結構其他部分關係的分析,社會階級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都是社會學思想的永久財富。吉登斯在《資本主義和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迪爾凱姆和韋伯著作的分析》中指出,馬克思的著作跨越了三個世紀,他儘管生活在19世紀,但他的著作在20世紀產生了最大的影響,又有其根源於18世紀晚期──1789年法國革命引起的社會的政治的變化。不管是否同意馬克思的觀點,英國社會學界公認馬克思是一個有持續影響的社會學奠基人
⑤理論綜合趨向。代表人物是吉登斯。他在批判各種理論傳統的基礎上,建立了“結構化理論”,力圖將各種理論觀點融入一個嚴密的理論框架內。“結構化理論”從流派上看,既包括結構主義的因素,又包括功能理論的因素;既有互動論、
擬劇論的因素,也有
現象學社會學和
民俗學方法論的因素,以及精神分析理論的因素。它綜合了自然主義和主觀主義、實證主義和反實證主義的理論。從範圍上看,既有巨觀理論研究,又有微觀理論研究。從研究主題上看,則把研究社會與個人、結構與過程、制度與互動相互結合起來。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試圖在批判各種理論傳統中吸取各種不同的因素,並把它們綜合起來,又反過來彌補它們各自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