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殖民地》是張慰慈所著作品,出自於《張慰慈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英國的殖民地
- 作者:張慰慈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張慰慈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英國的殖民地》是張慰慈所著作品,出自於《張慰慈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英屬北美殖民地(英語:British colonies in North America),1607~1776年英國在北美東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狹長地帶建立的13個殖民地。它們是:維吉尼亞、麻薩諸塞、新罕布夏、馬里蘭、羅得島、康乃狄克、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紐約、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德拉瓦和喬治亞。從屬於英國,但相對獨立自治...
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英國的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受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英帝國是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一般認為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
但在1959年前的280年間,該地實際上由英國殖民地牙買加的總督全權管轄。1962年牙買加獨立後,開曼群島才單獨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由英女王任命的總督行使管轄權,負責外事、防務、內部治安和公共服務事業。開曼群島在國內事務上享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權。開曼群島於1959年制定憲法,1972、1992、2009年三次修訂,2016年小幅...
《英國的殖民地》是張慰慈所著作品,出自於《張慰慈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英國的政治制度都是複雜不堪的,都是經過極長的歷史,才逐漸變化到現今的狀況,一種政治的組織往往已經於無形之中經過了無數次的更變,同時還能保持其原來的形式。英國人在政治上所最注意的只是政治的結果,假使能夠達到他們...
英國是近代最大的殖民國家,其殖民地曾遍布全球。英國的殖民擴張對世界近代歷史和地理政治的演變均有極大影響。原始積累時期的殖民擴張英國在這一時期的殖民擴張,始於16世紀迄於18世紀後期工業革命的興起。在這一時期,商業資本起了主要作用,商業資本家成為殖民擴張的主要推動者。殖民掠奪通常由政府授予享有特權的貿易...
英國的殖民地最多時曾是其本土面積的110倍,殖民地人口數是本土人口的8倍。到一戰前夕,英國控制的勢力範圍達到全世界面積的1/4。但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大部分殖民地先後獨立。英國的“原殖民地”主要有三大類:王室領土、海外領地和大英國協國家。王室領土是指英吉利海峽。王室領土具有獨特的憲法地位,有自己的...
1911年,成立英國社會黨。殖民擴張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併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19世紀中葉,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
18世紀後期至20世紀中期英國在馬六甲海峽的殖民地。包括檳榔嶼、新加坡、馬六甲和拉布安。1786年至1824年間,英國先後侵占檳榔嶼、新加坡和馬六甲,分別派遣行政官員進行單獨統治,隸屬英國東印度公司。1826年,為強化對檳榔嶼、新加坡和馬六甲的殖民統治,又將這三個殖民地合併為海峽殖民地,以檳榔嶼為首府(後又移至新加坡)...
由於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亞洲(當時尚未開始對非洲的殖民)尋求發展空間。北美獨立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此外,英國還占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由於法國大革命宣揚的...
結果:引發了三次英荷戰爭,荷蘭全敗,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荷蘭喪失歐洲強國地位。英法之間 18世紀英法之間既在歐洲爭霸,又在印度和北美爭奪殖民地。英法發生七年戰爭(1756-1763)交戰的結果:法國戰敗,在印度,法國僅在沿海有幾個據點,在北美喪失了加拿大以及新法蘭西。英國...
英屬緬甸(英語:British Burma)是英國在中南半島上的一個殖民地,存在於1824年至1948年,首府仰光。發展歷史 英屬印度時期 英屬緬甸原先是英屬印度(英語:British India)的一部份。1824年起,英國殖民主義者多次發動侵緬戰爭,侵占緬甸大片領土。1824年3月,英國殖民者以曼尼坡和阿薩密事件為藉口,向緬甸發動了第一...
英屬印度(英語:British Raj或British India)是指英國在1858年到1947年間於印度次大陸建立的殖民統治區,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自1858年開始,由於印度民族起義,英屬東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並向維多利亞女王移交權力。1876年開始,這一政治實體的正式名稱為印度帝國,並以此名發行護照。1877年...
海峽殖民地(英語:Straits Settlements,1826 - 1946年),華僑俗稱“三州府”。是大英帝國於對位於馬來半島的三個重要港口和天定馬來群島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英屬港口組成。背景 1945年10月,二戰結束,英國軍部有意成立馬來亞聯邦(計畫已於最早公元1944年5月呈於當時的戰爭內閣)。
英屬黃金海岸是英國在西非幾內亞灣沿岸的一個殖民地,首府阿克拉。成立於1821年,因當地盛產黃金而得名。1957年,英屬黃金海岸與英屬多哥蘭共同宣告獨立,合併成立加納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Ghana),是非洲最早實現獨立的國家之一。簡介 成立於1821年,因當地盛產黃金而得名。根據1874年7月24日黃金海岸殖民地詔書,...
西印度群島中原英國殖民地的總稱。歷史上包括巴哈馬群島、牙買加、開曼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背風群島中的英屬維京群島、安提瓜、聖基茨、尼維斯、安圭拉、蒙特塞拉特,向風群島中的多米尼加、聖文森特、聖露西亞、格瑞那達以及巴貝多、特立尼達、多巴哥等島。面積約3.2萬平方公里。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大部已獲獨立...
英屬維京群島(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背風群島的北端,距波多黎各東海岸100公里。英屬維京群島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32℃,年降水量1000毫米。島上駐有原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1493年哥倫布抵達該島。1672年被英國兼併。187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背風群島的一部分,受背風群島...
英屬東非,原英國在東非地區殖民地的總稱。包括現今烏干達、坦尚尼亞、桑給巴爾、肯亞地區。這些地方在1960年代先後獲得政治獨立。英國的殖民地中心在1907年從蒙巴薩移到奈洛比,奈洛比成為英屬東非殖民地的首府。殖民歷史 19世紀初,英國向東非地區擴張勢力。幾經角逐,先後於1886年、1890年兩次同德國簽訂瓜分東非勢力範圍的...
開曼群島 Cayman Islands 首府:喬治敦 George Town 備註:牙買加獨立後,單獨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Turks and Caicos 首府:科伯恩城 Cockburn Town 備註:巴哈馬獨立後,單獨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 首府: 羅德城 Road Town 備註:1980年脫離聖基茨-尼維斯直屬...
英屬西非(British West Africa),原英國在非洲西部殖民地的總稱。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英國開始從西非沿海不斷向內陸滲透和擴張。1889年,英國宣布甘比亞為殖民地。1896年,宣布獅子山為保護國。1897年,宣布黃金海岸為殖民地。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英國在奈及利亞沿海和內地先後建立多個殖民統治機構。1914年,...
後羅利將北卡羅來納以北之地,命名為維吉尼亞,意即宜於移民墾殖和定居的處女地。1607年,英國有3艘船隻行駛到北美,殖民者史密斯等在維吉尼亞亨利角登入,並定居下來。1607年4月26日,英國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在以後的100多年間,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一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
17世紀,英國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進行三角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荷蘭、法國一度在世界上擁有大量殖民地。為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從17世紀下半葉起,英國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英國憑藉強大的實力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稱為日不落帝國。17世紀初,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