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國海外領土(英語: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權歸於英國,但並不屬於
聯合王國 建制的14塊海外領土。它們是
大英帝國 的殘餘部分,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
“英國海外領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取代了《
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 》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這些領地被稱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國海外領土也會被稱為聯合王國的海外領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根西島 和
澤西島 (合稱
海峽群島 )以及
曼島 ,都被稱為皇室屬地,雖然也是屬於英國皇家主權之下,但是其與聯合王國的憲政關係與海外領土完全不同,英國的14塊海外領土只是單純海外領土,並不是英國的屬地。英國海外領土和皇家屬地也與大英國協國家地位不同,後者是由於與
大英帝國 的關係而加入大英國協的
主權國家 。
歷史 英國在新大陸最早的殖民地是英國公民在大陸上的種植園。第一個這樣的種植園建立於
紐芬蘭島 ,於16世紀英國漁民在那裡建立了季節性的營地。
之後的“老帝國”始於1607年
詹姆斯敦 的建立,這是第一個在維珍尼亞(Virginia - 早期統稱北美的術語)成功建立的永久殖民地。在1609年,第二個殖民地在
百慕達 (
維珍 尼亞的擴張)被無意中的建立起來,由於在1776年失去了美國殖民地,百慕達成為
不列顛 現存的最古老的殖民地(在1707年
英格蘭王國 和蘇格蘭組成大不列顛王國後,英國被稱為不列顛)。
直布羅陀的直布羅陀巨岩 19世紀時大不列顛帝國崛起,到1920年代達到巔峰,聯合王國擁有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包括人口數龐大的亞洲和非洲的各一部分,其中許多殖民地多是為商業或者戰略的因素而建立的。
19世紀末期,大量的殖民地僑民成立了自治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
南非 ),並且在除政治、軍事和貿易外的所有領域皆實現了獨立。這些自治僑民組成了加拿大(1867年)和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兩者以及其他更多的自治僑民領土在1920年代成為了
自治領 。
這些主權領土在西敏寺法令獲得通過後得到了完全的獨立。帝國為了反映這種現狀改名為“Commonwealth of Nations”(大英國協舊稱)並在1949改為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大部分英國在非洲,亞洲和
加勒比海 的領土獲得獨立;一部分領土變成了聯邦領土,英國君主依然是領土的元首。其他一些領土變成了共和國,但是依然將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作為國家的元首。
在非洲的
南羅德西亞 (現
辛巴威 )和中美洲的英屬宏都拉斯(現
貝里斯 )於1980年和1981年雙雙獨立後,遺留下來的最大領土則是香港。香港當時擁有超過500萬人口。與其他殖民地不同的是,
香港殖民地 分別有兩項協定:
⒉ 深圳河 以南的陸地(稱為
新界 )於1898年而租借給英國,租期99年。
英國政府之所以交還整個香港(包括香港島和九龍),是因為香港的地理位置緊鄰廣東省,被英國割占的香港地區(
香港島 和九龍)如果沒有從廣東輸入必需的物質,在客觀條件上不可能維持其功能的運轉。同時,在中英談判中,中國領導人態度強硬,不承認清朝的不平等條約(即
南京條約 及
北京條約 ),要求收回的不僅是
新界 ,而且包括條約中列明為割讓地的
香港島 及九龍。
百慕達群島(又稱薩默斯島)上的聖喬治鎮 在
香港回歸 之後,剩餘的英國海外領土大都是人口稀少的島嶼-其中唯一面積龐大的領土是無人定居的
英屬南極領地 。英國海外領土未取得完全獨立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
1、 本地人並不支持獨立;
2、 人口數量太少以致成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目標困難重重;
3、 依賴於英國的經濟援助;
4、 無定居人口,僅作為科學研究或軍事用途;
5、 缺少政治或經濟上的正當理由或藉口來爭取獨立。
2002年
英國國會 通過了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該法案將英國屬土改稱為英國海外領土,並重新將完全的英國公民身份賦予英國海外領土居民(與
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有關聯人士除外)。
現有領土 海外領土 地理位置 首都 爭議 加勒比海及北大西洋
山谷市
北大西洋
漢密爾頓
南極洲
Rothera(主要的研究基地)
與智利和阿根廷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極洲領土重疊。聯合國的《南極條約》中則規定南極不屬於各國,從此,英國宣布的
南極領地 主權被處永久“凍結”。
印度洋
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
加勒比海及北大西洋
加勒比海及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
斯坦利港
1820年,阿根廷宣布福克蘭群島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英國則聲稱福克蘭群島屬英國,並於1983年武裝占領,阿根廷駐島總督被迫撤出。此後兩國一直對福克蘭群島主權存有爭議。1990年,經多次談判,英阿達成協定。1994年,阿根廷對福克蘭群島的存在主權寫入憲法中。
西班牙聲稱擁有主權。
加勒比海及北大西洋
普利茅斯 (由於火山爆發而被廢棄--事實上的首都是布萊茲)
太平洋
南大西洋
南大西洋
阿根廷聲稱擁有主權。
Episkopi Cantonment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是
賽普勒斯共和國 土地上
英屬基地區 ,英屬基地區雖然在名義上是英國的海外領土,但是並不歸於英國政府負責境外領土管理的外交部管轄。
加勒比海及北大西洋
政府 國家元首 海外領土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君主,目前是
伊莉莎白二世 女王。女王在海外領土的身份是作為聯合王國的女王,而不是每個海外領土的元首。女王在每一個海外領土任命一名她的代表以行使她的權力。在那些擁有常住人口的海外領土,總督(Governor)經英國政府推薦後由女王任命,通常由一名已退休的高級軍官或高級政務官擔任。那些沒有常住人口的海外領土,女王通常任命一名專員(Commissioner)代表她的權力。對於那些有屬地的海外領土,總督會任命一名行政官(Administrator)以代表他或她在屬地的權力。
伊莉莎白二世是所有英國海外領土的國家元首 總督的地位是作為“事實上”的國家元首,他們通常負責任命當地政府的首腦以及高級官員。總督也負責與英國政府的聯絡交流,以及履行儀式性職責。專員擁有與總督同樣的權力,但同時還擔任當地政府首腦。
政府系統 所有海外領土都有其政府系統與本地法律,其政體結構似乎與每個海外領土的面積大小及政治發展水平緊密相關。
海外領土 政治體制 無原住民或常住人口,因此無民選政府。行政官協助政府專員管理當地事務。
無民選政府,目前沒有原住民。然而Chagossian(
查戈斯群島 原住民)於1971年被強制從當地驅逐出境,因此有理由被認為是當地居民,目前他們正在堅持一項英國高等法院的判決--該判決推翻了禁止他們返回英屬印度洋領地的樞密令。
當地無民選政府,然而英國軍方盡力確保與當地賽普勒斯政府的法律銜接關係。
當地有一個民選市長和一個皮特凱恩群島議會,其有權進行本地立法。然而他們的決定需要得到總督的批准,總督代表聯合王國政府保有近乎無限的完全立法權。
政府架構包括民選福克蘭群島立法代表以及首席行政官,一名共同資源督導是其“當然”成員。
政府包括民選立法會,總督是政府首腦並領導行政會議,包括經任命的來自立法會的成員和兩名非“當然”成員。管理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的是由民選島議會推薦的行政官。
這些較大型的海外領土擁有一個較大的議會或立法會(
開曼群島 例外,其只有一個立法會)和
政黨組織 。行政會議通常被稱為內閣並由總理領導(
英屬維京群島 和開曼群島),或者是由首相領導(安圭拉), 其是國會中多數派政黨的領袖。總督在當地事務上的權力較少,通常處理外交或經濟事務,而由民選政府管理大多數國內事務。
英屬維京群島
該海外領土擁有一個立法會以及
政黨組織 。行政會議通常被稱為內閣並由
首相 領導,其是國會中多數派政黨的領袖。
根據2006年直布羅陀憲法公民投票通過的2006年直布羅陀憲法方案,直布羅陀現在擁有一個國會。由直布羅陀首相領導的直布羅陀政府是民選的。防衛、外交以及內部安全事務作為直布羅陀總督的職責,因此英國不需要在直布羅陀的行政官。
百慕達
百慕達於1609年正式殖民,是現存海外領土中歷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一個,同時大部分行政權已被移交給當地政府首腦--即百慕達總理。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在2006年8月9日實行了一項新的憲法,其政府首腦被稱為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總理,其自治權也已極大提升。
2009年3月16日
英國國會 投票通過一項暫停領地自治政府最多達2年的決議。隨後在2009年8月12日三名英國抗訴法院法官作出的判決維持其決議不變,於是隨後的程式被執行。
法律系統 每個海外領土都有其獨立於聯合王國的法律系統。法律系統通常是基於英國
普通法 ,根據當地情況進行一些修訂。每個海外領土都有其各自的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和法院系統。對於一些規模較小的海外領土,聯合王國會任命一名英國的律師或法官在本地案件中工作。這項措施對於涉及嚴重犯罪的案件尤其重要,因為一些人口稀少的島嶼可能無法找到了解被告情況的陪審團。
2004年
皮特凱恩島 強姦案審判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顯示了英國如何在海外領土無法獨立處理的特殊案件上為其提供
法律援助 。
與英國的關係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 負責管理所有英國海外領土的利益(
英屬基地區 除外)。海外領土部門是由負責海外領土事務的外交辦公室大臣所領導,目前的政務次官是克里斯·布萊恩特。唯一例外的英屬基地區是屬於國防部管轄範圍。
安圭拉的Sandy Ground 1999年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公布了報告,其闡述了英國的海外領土政策,主要覆蓋以下領域:
1、自決權
2、對英國及海外領土的責任
3、民主自治
4、準備提供援助或協助
英國和海外領土之間並無
外交關係 ,但擁有當地居民的海外領土都在倫敦設有一個代表處。 倫敦英國海外領土協會(UKOTA)也代表其成員的利益。聯合王國政府和海外領土政府也定期會晤以緩解或解決兩者之間在領土管理及自治級別上的意見分歧。
英國通過國際發展部向海外領土提供金融援助。目前僅
蒙特塞拉特 和聖赫倫那接受預算援助(例如財政援助的經常性撥款)。
外交 直布羅陀 是唯一一個加入歐洲聯盟(EU)的海外領土,但是它並未加入
關稅同盟 同時也不是以直布羅陀的身份加入歐盟。其他所有英國海外領土都不是歐盟的一部分,同時歐盟法律的大部分也不適用於這些地區--雖然部分海外領土作為歐盟海外國家與領土組織(OCT Association)的一部分適用於一小部分的歐盟法律,通常情況下歐盟法律也不會被當地法院所執行。歐盟海外國家與領土組織還向海外領土提供結構基金以進行再生性項目。
隨著英國重新給予大多數海外領土“本土人”(belonger)以完全的英國公民身份(主要是由於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的通過),這些海外領土公民同時也獲得歐洲聯盟公民身份,賦予他們在所有歐盟國家
自由遷徙 的權利。
公民身份 這些海外領土都沒有其自己的國民身份,所有海外領土公民都被認為是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BOTC)。他們的確可以通過移民獲得法律上的獨立地位,同時持有英國海外領土公民身份並不會自動賦予一個人居住在任何一個海外領土的權力——需依各海外領土的移民法而定。海外領土可以給予一個與其有緊密關係的人以本土人身份(Belonger status)以方便其成為英國海外領土公民進而能居住在當地。非英國海外領土公民的海外領土人士可以通過獲得本土人身份進而居住在某一個海外領土,如果其願意還可以選擇歸化為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在歷史上,大多數前
大英帝國 居民持有英籍人士身份,並在獲得獨立後喪失。1949年之後在聯合王國和其皇家殖民地的英籍人士成為聯合王國及殖民地的公民。然而隨著1962年至1983年期間英國移民及國籍法的改變,一個新的單獨的英國屬土公民從1983年1月1日開始生效。大多數海外領土公民被剝奪了完全的英國公民身份。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大量香港市民在1997年回歸中國前離開香港。期間僅在福克蘭群島有所例外,因此地在當時曾被阿根廷占領過。同時不久之後的
直布羅陀 人民也由於其與西班牙的關係有摩擦而重新獲得了完全英國公民身份。
福克蘭群島的Upland 隨著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取代了英國屬土公民身份,英國重新將完全英國公民身份賦予所有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
英屬基地區 除外)。這一措施同時重新給予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在英國居住的權利。
然而英國公民並沒有自動獲得在任何一個海外領土居住的權力。一些海外領土禁止移民,且任何遊客都需得到當地政府的允許後方能在海外領土居住。由於
阿森松島 和
英屬印度洋領地 主要是作為軍事基地之用,因此除官方事務外禁止任何遊客前往。
軍事 海外領土的防衛是由英國負責。許多英國海外領土被英國及其盟友用來作為軍事基地。
阿森松島 (聖赫倫那的屬地):該基地被稱為
英國皇家空軍 阿森松島基地,供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空軍共同使用。
百慕達:自從美國從英國獨立,其就成為
英國皇家海軍 在西半球最重要的基地。海軍力量包括一名海軍中將、一個
皇家海軍 船塢以及一支海軍艦隊。百慕達建有一支相當數量的駐軍保護其自身,而且在英國政府看來,百慕達更像是一個軍事基地而不僅是一個殖民地,其曾有“
西半球 的
直布羅陀 ”之稱。加拿大和美國在二戰期間也曾經在百慕達建立基地,並維持至冷戰之後,直到1995年9月1日才關閉,之後百慕達的軍事力量僅剩一支本地的百慕達軍隊。
英屬印度洋領地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 英屬印度洋領地 :
迪戈加西亞島 是美軍一個大型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的所在地,英國將此地租借給美國直到2036年(除非到期續借),但任何一方政府可以在2016年退出該項租借條約。
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英軍包括一個英國皇家海軍的Gibdock船廠(同時也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使用),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直布羅陀基地 - 供英國皇家空軍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皇家直布羅陀軍團(一個當地駐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