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利副縣(英語:Engkilili Sub-District 馬來語:Daerah Kecil Engkilili)是砂拉越魯勃安都縣的一個副縣,總面積有1,709.23平方公里。縣裡人口占最多的族群是伊班族。根據2010年數據,縣裡有198座長屋,6個華人聚落及1個甘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吉利利副縣
- 外文名:Engkilili Sub-District
- 馬來語::Daerah Kecil Engkilili
- 總面積:1,709.23平方公里
- 占最多的族群:伊班族
傳說,歷史,
傳說
在峇丹艾河(Sungai Batang Ai)畔有很多一種叫作英吉利利的樹(馬來語:Engkilili)。縣裡的村子都離城鎮很遠,所以村民都需要通過使用峇丹艾河到集市上買生活用品。由於村民每次在去返的路程上都會遇到很多英吉利利的樹,久而久之便把這地方名為英吉利利。
英吉利利樹只能在魯勃安都縣和英吉利利副縣找到。它能夠在陸上和河水上生長,平均高度20到30米,擁有約30厘米長的黃綠色葉子。
歷史
早期在19世紀時,有一群來自印尼坤甸蘭芳共和國的客家人來到英吉利利副縣裡,深山內一個叫馬鹿(Marup)的地方。他們在那裡定居,開採金礦,而也在那組織了十五分公司。據說,其公司是當時當時蘭芳共和國的支脈,最興旺是人口有一萬以上,同時其制度也如蘭芳共和國,“傳賢不傳子”的民主制度。在1857年,當時石隆門縣裡的十二公司爆發了反砂拉越拉者詹姆士·布魯克。但最後被詹姆士鎮壓了下來,而殺死了幾乎所有“公司”的華人。十五分公司子民知道十二公司被詹姆士消滅後,怕牽連至他們,便都逃到各地區,從此十五分公司便衰落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