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豆科)

苦豆子(豆科)

【來源】為(西豆根)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全草、種子及根。

【形態】落葉灌木。枝多成帚狀,密皺灰色伏絹狀毛。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15~25枚,兩面被絹毛。總狀花序頂生,長12~15cm;花密生,黃色。莢果串珠狀,密被細絹狀毛。種子卵形,淡黃色。

【分布】生於田邊、路旁、草地及河邊。分布於內蒙占、新疆及西藏等省區。

【採制】全草夏季釆割,曬乾。根及種子秋季釆收,曬乾。

【成分】苦豆子所含抗癌成分主要有槐果鹼、苦參鹼、槐定鹼等。

【藥理】槐果鹼40~60mg/kg×8~13d,灌胃,對小鼠宮頸癌、小鼠肉瘤、淋巴肉瘤1號的抑癌率分別為45%、31%、32%和56%,對大鼠瓦克癌瘤的抑瘤率為27%。對腹水瘤和小鼠白血病的試驗,結果是槐果鹼30~60mg/kg×6d腹腔注射對荷大鼠的生命延長率為36%~55%;25mg/kg×7d腹腔注射對荷小鼠肉瘤、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長率為26%~50%;60mg/kg×5~13d灌胃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網狀細胞白血病則無效。

【臨床】用於治療絨癌及惡性葡萄胎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苦豆子
  • 主治:絨癌及惡性葡萄胎
  • 采治:全草夏季釆割,曬乾
  • 分布:生於田邊、路旁、草地及河邊
用西豆根治療方法,全身給藥;,局部用藥,生長習性,

用西豆根治療方法

用西豆根總鹼治療惡性葡萄胎12例,用槐果鹼治療惡性葡萄胎100例,其治療112例,其治療方法分為兩種。

全身給藥;

以西豆根總鹼10ml(每ml含生藥5g),或槐果鹼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4~6小時滴完,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5~7天。少數病人採用槐果鹼肌肉注射,每日200mg,每日2~3次,療程同前。

局部用藥

適用於陰道轉移者,以西豆根總鹼或槐果鹼200~400mg從腫瘤結節與健康組織交界處進針,在腫瘤結節之基底部做放射注射,注射2—3次後.可同時從瘤體中心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至轉移結節乾枯脫落。治療結果:療效,112例中獲臨床治癒者97例。占86.6%,其中I期29例,Ⅱ期17例,Ⅲ期34例,Ⅳ期1例。對臨床治癒的97例進行隨訪,結果:其中未復發健在者88例,其中3年以上者22例,2年以上者55例,其中3例(Ⅱ期1例,Ⅲa期2例)已正常分娩,母嬰均健康。
用槐定鹼治療絨癌20例,用量為50~125mg(全身),25~50mg(局部),結果治癒15例(75%),有效3例(15%),總有效率為90%。

生長習性

苦豆子主要生於沙質土壤上,耐沙埋、抗風蝕,具有良好的
苦豆子(豆科)
沙生特點,由於水分活動頻繁,植物根系伸展的深而廣,在結構緊密的土壤內,因其水分上下移動不暢,植物根系較淺。在半固定沙丘上,苦豆子多為先鋒種,當流動沙丘固定後首先生長的即苦豆子。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徵是連片生長,分布稀疏,結構簡單,伴生種少,主要伴生群落有:苦豆子一甘草一披針葉黃花、苦豆子一牛心朴子群落、苦豆子一沙蒿植物群落,一般覆蓋度40~50%。
苦豆子種子成熟期與雨熱同季,種子含有親水膠體能粘附土壤,在濕沙土中很快發芽生長,形成秋季苗,莢果很輕可隨風滾動或漂流,故分布較廣。
苦豆子適合生長於荒漠、半荒漠區內較潮濕的地段,如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的低濕處,地下水位較高的低濕地湖盆沙地、綠洲邊緣及農區的溝旁和田邊地頭。苦豆子不僅是優良的固沙植物與可利用牧草,還是重要的藥用植物資源,用途廣泛,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價值極高。苦豆子資源全國產區面積約為180餘萬hm2,除部分地區因農墾開荒導致資源減少外,大部分保留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