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檀葉

苦檀葉

苦檀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的葉。分布於福建、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殺蟲,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皮膚麻木,癬疥,膿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檀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崖豆藤屬
  • :厚果崖豆藤
  • 分布區域:福建、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量: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辛、苦,性溫,有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祛風殺蟲,活血消腫。

主治

皮膚麻木,癬疥,膿腫。

相關配伍

治疥癬:苦檀子葉熬水洗患處;或將葉搗爛,包敷癬上。(《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採集加工

夏季采,洗淨,鮮用。

形態特徵

厚果崖豆藤,又名厚果雞血藤。巨大藤本,長達15米。幼年時直立如小喬木狀。嫩枝褐色,密被黃色絨毛,後漸禿淨,老枝黑色,光滑,散布褐色皮孔,莖中空。羽狀複葉長30-50厘米;葉柄長7-9厘米;托葉闊卵形,黑褐色,貼生鱗芽兩側,長3-4毫米,宿存;小葉6-8對,間隔2-3厘米,草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圓鈍,上面平坦,下面被平伏絹毛,中脈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絨毛,側脈12-15對,平行近葉緣弧曲;小葉柄長4-5毫米,密被毛;無小托葉。總狀圓錐花序,2-6枝生於新枝下部,長15-30厘米,密被褐色絨毛,生花節長1-3毫米,花2-5朵著生節上;苞片小,闊卵形,小苞片甚小,線形,離萼生;花長2.1-2.3厘米;花梗長6-8毫米,花萼杯狀,長約6毫米,寬約7毫米,密被絨毛,萼齒甚短,幾不明顯,圓頭,上方2齒全合生;花冠淡紫,旗瓣無毛,或先端邊緣具睫毛,卵形,基部淡紫,基部具2短耳,無胼胝體,翼瓣長圓形,下側具鉤,龍骨瓣基部截形,具短鉤;雄蕊單體,對旗瓣的1枚基部分離;無花盤;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長於子房,向上彎,胚珠5-7粒。莢果深褐黃色,腫脹,長圓形,單粒種子時卵形,長5-23厘米,寬約4厘米,厚約3厘米,禿淨,密布淺黃色疣狀斑點,果瓣木質,甚厚,遲裂,有種子1-5粒;種子黑褐色,腎形,或擠壓呈棋子形。花期4-6月,果期6-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疏林下及灌木叢中。分布於福建、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苦檀葉的提取物對逆病毒轉錄酶有很強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便方》:“(治)一切皮風,葉煎洗。”
2、《貴州民間藥物》:“治癬疥,煎水洗或搗爛敷。”
3、《福建藥物志》:“消腫散結,治小腿腓腸肌膿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