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訥,網路動畫《九九八十一》及其衍生作品角色。
若訥,網路動畫《九九八十一》及其衍生作品角色。
若訥 若訥是一位宋代僧人。據《佛祖統紀》卷一七、卷四一及《大明高僧傳》卷一載,俗姓孫,字希言。浙江嘉興人。十三歲出家,習天台教義,從學於證悟,繼住上天竺寺,以弘揚天台宗教義為主。歷任右街僧錄、左街僧錄、兩街都錄。率僧入內觀堂修護國金光明三昧。賜號“慧光法師”。
若訥 若訥,網路動畫《九九八十一》及其衍生作品角色。與碧涵一同踏上了尋找寶器「鴻蒙」的征程。
大辯若訥,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biàn ruò nè,意思是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出自《老子》。成語解釋 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成語出處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人沉穩。示例 大辯若訥,歷官有聲...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是漢語成語,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詞語解釋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若:似。拙:笨拙。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解 釋 :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
高若訥,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衛州。進士及第,補彰德軍節度推官,改秘書省著作佐郎,再遷太常博士、知商河縣。縣有職分田,而牛與種皆假於民,若訥獨廢不耕。御史知雜楊偕薦為監察御史里行,遷尚書主客員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改左司諫、同管勾國子監,遷起居舍人、知諫院。時范仲淹坐言事奪職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諺語,意思是正直的人像屈服,靈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遲鈍,指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顯露自己。注釋 若:像。屈:屈服。拙:笨拙。訥:說話退鈍。出處 《老子》四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後漢書・葡爽傳論》:“觀其遜言遷都之議,以救楊、黃之禍...
韋若訥 唐朝一著名文人。主要作品《金石錄》人物簡介 [唐]明皇時人。工八分書,天寶三載(七四四)趙良器撰唐資州刺史韋光碑,為其所書。《金石錄》《安定太守裴將軍碑》相關記錄 唐裴耀卿宗族碑: 天寶元年,崔述撰,韋若訥八分書,舊在絳州,並見《碑誌》。《山西通志》卷九十八《金石記》十·十二 ...
送若訥上人歸衢州 《送若訥上人歸衢州》 是宋朝詩人蘇頌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應供何來此,囊書謁紫宸。清間頻賜對,止觀久談真。懇謝蘭袍寵,恩頒寶字新。重還鄉寺日,學侶益歸親。
《寄若訥上人》是北宋詩人釋智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江濱方話別,倏忽十年餘。感舊空闕夢,閒眠懶寄書。砌涼鳴蟋蟀,潭冷照蟾蜍。北望滄波闊,無由訪所居。作者簡介 釋智圓(九七六~一○二二),字無外,自號中庸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歲,受具於龍興寺。二十一歲,傳...
《尹叔若訥和邊字韻因再寄》是宋代詩人李正民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遁跡東遊滄海邊,全家到處寄郵傳。江淮李監人多厭,甲乙商墟利則遷。遣興千鐘猶有酒,思歸一馬尚無田。買山擬作誅茅計,難學巢由不用錢。作者簡介 李正民,宋揚州人,字方叔。李定孫。徽宗政和二年進士。歷官中書舍人。出為兩...
庾若訥墓誌出土於河南省洛陽市,書於唐天寶5年(746)2月30日。責任者 年代 唐天寶5年(746)2月30日 拓片原物狀況 張鍅藏石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22行行22字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又1份1張)39×38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墓誌2429墓誌2429 ...
《四品稿》是明代李若訥編著的詩文集。內容簡介 詩文集,九卷。品,官史品秩之稱,舊時之官分為九品,一品品最高,每品又分正、從,自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從九品,共十八級。若訥曾官知府,為正四品,故以“四品”名其書。王象春《李季重四品稿序》;“向者為郎,有《五品品稿》,宏朗精,人多稱之。及...
拙(讀zhuō)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文字。本義是笨拙,不靈巧。後由笨拙引申為事物粗劣,事情不順。《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裡的“拙”字是自謙之辭。古人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妻子也作“拙荊”。(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字源演變 “拙...
武后聖曆元年(698年),杜審言貶吉州司戶參軍,與司戶郭若訥關係緊張。周季童聽信郭若訥的讒言,兩人合謀誣陷杜審言,杜審言被定死罪。聖歷二年七月十二日(699年6月14日),杜審言十六歲的兒子杜並為父報仇,潛入刺殺了周季童,杜並也被侍衛武士當場殺死,周季童臨死前說:“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