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石之死

若石之死

若石住山之陰,有虎恆窺其藩。若石率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築牆掘坎以 .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於是弛其備,牆壞而不葺。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斃。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若石之死
  • 外文名稱:若石之死
  • 創作年代:元朝
  • 作品出處《郁離子》 _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劉伯溫
啟發與借鑑,本文選自,注釋,譯文,文言知識,

啟發與借鑑

千萬不能放鬆警惕,對災害要常備不懈。
告誡人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時刻提高警惕。

本文選自

《郁離子》,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劉寫作《郁離子》的時候,是在他47—50歲,一生中最鼎盛之際,此前的半生他鬱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後來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家鄉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郁離子》。書成不久,他即出山離家,成為朱元璋的親信謀士,協助朱元璋建立了統一的明王朝。

注釋

  1. 陰:山的北面。
  2. 恆:常常,經常。
  3. 窺:窺視,偷看。
  4. 藩:籬笆。
  5. 帥:同“率”,率領。
  6. 警:警惕。
  7. 卒:盡,終,完畢,結束。
  8. 歲:年 。
  9. 毒:害。
  10. 弛:放鬆,放下 。
  11. 葺(qì):修補。
  12. 無何:不久。
  13. 貙(chū):一種體小兇猛的野獸。
  14. 豕(shǐ):豬。
  15. 斥:呵斥。
  16. 走:跑。
  17. 以:用 。
  18. 人:名詞作狀語,像人一樣地。
  19. 但:只。
  20. 宜:應該,應當。
  21. 備:防備。
  22. 殷鉦:敲響金屬。
  23. 舉輝:點起篝火。
  24. 大:非常。
  25. 以為:認為。
  26. 馳:放鬆。
  27. 焉:代詞,代牛羊豕。
  28. 爪:名詞作動詞,用爪子抓
  29. 其:他的。

譯文

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金屬,日落的時候就點起篝火,築牆、挖坑來防守。一年結束了,老虎不能有所捕獲。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開心,自己認為老虎死了就沒有對自己形成危害的動物了。從此,他放鬆了警惕和防備,牆壞了不補,籬笆壞了也不修。忽然有一天,有一隻貙聽到他家的牛羊豬的聲音就進去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 趕它走,但貙並不離開;貙像人一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有人說:若石只知道其中一個而不知道另一個,他死了也活該。

文言知識

陰。古代山北為“陰”,山南為“陽”。水南叫“陰”,水北叫“陽”。上文“若石居冥山之陰”,意為若石住在冥山的北面。古代有“華陽縣”與“華陰縣”,據此可推測“華陽縣”在華山的南面,“華陰縣”在華山的北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