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仁錯

苟仁錯,湖面海拔4800餘米,地圖上把它繪成葫蘆狀,實際上湖的西部已經乾涸,東部湖面呈鴨蛋形,面積不到20平方公里,是一個內陸鹹水湖。

基本介紹

湖的長軸為北東向,湖周出露有老第三系紅色岩層。湖的南岸有兩級階地,分別高出湖面5米和25米。低階地上布滿粗砂、礫石,是古老湖底的殘留物;高階地上是粘土和砂礫,屬基座階地。它和葉魯蘇湖一樣,北岸平直,有斷層陡岩;南岸曲折、坡緩,是一個構造湖。苟仁錯原來比現在大兩倍以上,那時湖水與東邊的然池曲相連通,是一個外流淡水湖。後來,因構造運動影響與河流隔開,在全新世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乾、變冷的影響下,湖水強烈蒸發,湖面日趨萎縮,由淡水逐漸變成了鹹水。我們在湖四周還見到一道道古湖堤,水邊灘地上有明顯的白色鹽鹼結晶,證明苟仁錯仍在繼續退縮中。站在湖岸向東遙望,可見一處寬坦的U形谷輪廓,看來當年古老的苟仁錯正是通過那裡流向然池曲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