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子發芽過程中,受到病菌的侵染,種子的內含物變成褐色的膠質團,即種腐。或胚根和子葉從種皮出現後,即變成褐色並軟化。當侵染髮生在發芽階段的後期,病斑更典型地局限於下胚軸和根上,使之變成水漬狀,最終衰弱凋萎,幼苗倒下或矮縮,子葉小,呈暗綠色,幾天之內使死掉,也即出苗前後的猝倒病。在潮濕天氣,適宜溫度和充足的土壤水分條件,幼苗主根感病後,還可由病部以上生出的二次根生存。幼苗胚根受到腐黴菌侵染,形成叉狀根,即幾條不定根同時深入土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腐霉根腐病
- 症狀:胚根和子葉變成褐色並軟化
- 病原:華麗腐霉等
- 防治方法:適當提高播種量
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至少有10種以上的腐黴菌在各地引起苜蓿幼苗根腐病和猝倒病。苜蓿病苗上最普遍的分離物有終極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畸雌腐霉(P.irregulare Buisman)、華麗腐霉(P.splendens H. Braun)。發生在苜蓿上的其他種還有喙腐霉(P.rostratum E.J.Butler)、絢麗腐霉(P.pulchrum Minden)、群結腐霉(P.myrioty1um Drechs.)、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Edson)Fitzp.)、側雄腐霉(P. paroecandrum Drechs.)、寬雄腐霉(P.dissotocum Drechs.)、鐘器腐霉(P.vexans de Bary)和墓菜腐霉(P.violae Chesters & C. J. Hickman)等。被普遍報導於苜蓿苗上的德氏腐霉(P.debaryanum Hesse),它的原始描述明顯地是在一個混合種的基礎上做出的,而且名字被錯誤地套用到幾個普通腐黴菌上,包括間型腐霉(P.intermedium de Bary)和終極腐霉、側雄腐霉和畸雌腐霉等這些成株吸收根上的普遍分離物。最近的分類工作表明,這個複合種應該被承認,因為一些種間是部分重疊的。除群結腐霉之外,冷涼到中等溫度條件對它們是有利的,而高溫對瓜果腐霉有利。低溫氣候型腐霉種的孢子囊是球形的,萌發在一個孢囊內形成遊動孢子,或直接產生芽管。藏卵器端生或間生,除畸雌腐霉的藏卵器是有刺的外,其餘幾種是光滑的。卵孢子可以完全充滿藏卵器的空腔,也可不完全充滿,因種而異。每個藏卵器通常有1-5個雄器,藏卵器自藏卵器柄或其他菌絲上生成。卵孢子發芽產生芽管,長成菌絲或孢子囊。群結腐霉和瓜果腐霉孢子囊有淺裂,每個藏卵器有6個以上的雄器。腐黴菌從感病的組織分離,把洗好的組織置於水瓊脂上,幾個優異的選擇性培養基能從寄主組織和土壤中分離腐霉。在培養中這些種長出白色絨毛狀的菌絲,2天之內菌落達到培養皿的邊緣。苜蓿大子疫霉的菌落生長較慢。
發生規律
腐黴菌是土壤習居菌,以卵孢子或孢子囊存在於作物的殘餘物中,也可以病原的或腐生的定植於其他作物和雜草上。土壤濕度過高和低溫,多數情況不利於幼苗的迅速生長,而有利於病害的發展。高濕的土壤為遊動孢子的移動提供了水膜,也降低了寄主的活力,這樣增加了剌激袍子萌發的寄主滲出物擴散和有效性。對幼苗猝倒病的適溫,在出苗前接近16℃,出苗後為24-28℃。侵染體以遊動孢子、直接萌發的孢子囊、卵孢子和菌絲體存在。孢子囊和卵孢子也可萌發形成孢囊,孢囊內形成遊動孢子。侵入時通常在寄主表面形成附著胞和侵染釘。在控制條件下,沙培或土培,5天后,多數苜蓿苗能抗猝倒病,但吸收根可以在任何階段受到侵染。
分布與危害
腐黴菌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引起多種農作物苗期病害。在濕土地內種植苜蓿,病害可導致大量缺苗。較老植株的鬚根也可受到病菌的侵染。在溫室感病土壤,或試驗小區,過密種植苜蓿,病害能毀掉大部分幼苗。
防治方法
適當提高播種量,部分地補償幼苗損失;用對霜霉目真菌有特效的內吸性殺菌劑,如甲霜安等處理種子,可有效的防治腐霉和疫霉引起的苗病;合理施肥,調整土壤pH值及肥力,到適合於苜蓿幼苗生長的水平;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使土壤及氣候條件有利於迅速出苗及幼苗早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