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鬥牛節

苗族鬥牛節

苗族鬥牛節是苗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是指人們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為“東方式鬥牛”。典籍、詩詞、舞蹈、傳說、鼓社記載鬥牛;傳統鬥牛自由組合,不決勝負,現代鬥牛分組、拈鬮、定時、淘汰制,決勝負;苗族鬥牛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鬥牛,就在於苗族鬥牛是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鬥牛節
  • 別稱:東方式鬥牛
  • 節日時間:正月初五、十五
  • 節日類型:傳統的民俗活動
  • 流行地區:苗族
  • 節日起源:傳說故事
節慶簡介,節日文化,節日由來,節日發展,鬥牛目的,選牛細則,牛的全身,牛的前身,牛的皮毛,鬥牛過程,鬥法,勸斗,

節慶簡介

“鬥牛”俗稱放牛打架。開陽平寨苗族“鬥牛”分別於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舉行。鬥牛日,開陽、貴定、龍里福泉四縣各族兒女披金戴銀,盛裝前往觀戰。數百名牛主牽著盡可慓悍的牯牛分待四周。待對陣雙方牛主牽著鬥牛繞場一周“踩場”過後,鬥牛即由主持人宣布開始。剎時,人群歡聲雷動,嗩吶喧囂,鼓樂齊鳴。激戰中,難解難分者有之,打翻在地者有之,倉皇敗逃者有之。鬥牛結束,人科紛紛給勝者披紅掛彩,並向其主人敬酒祝賀。
很多苗家山寨都有一個盛大的鬥牛節日,它是苗族最大的喜慶節日。
鬥牛會場一般設在四周有茂密森林的平坦草地上,屆時,各苗家山寨人民穿上節日盛裝,唱著山歇,牽著條條鬥牛蜂擁而來。
鬥牛開始,人們把參加比武的鬥牛一齊放進鬥牛揚,頓時,幾十條鬥牛狂怒互相挑戰,尋找對手,互相頂斗,鬥敗者拔腿就跑,勝者緊緊猛追,直到敗者逃出戰場,逃入人群,勝者又才返回斗場內再次尋找對手。第一回合的失敗者都逃走了,勝者問又一次展開惡戰,失敗者又逃走,第三輪勝利者之間又展開格鬥,直到最後剩下一對,這是鬥牛中最精彩的決鬥,此時兩牛實力相當,一個回合比一個回合更兇猛,惡戰一次比一次更激烈,有的一直斗數小時不分勝負,這不僅是比力氣的決鬥,也是比鬥技的決鬥,它們互相尋找對方薄弱處和致命處,勇猛衝殺,兩對牛角互相碰擊,震耳欲聾,有時它們頭頂頭,相持數十分鐘,肌肉崩得幾乎要爆裂;有時格鬥直到日落,直至其中一條牛敗下陣來逃走方休。得勝者昂首在場中,主持人給它戴上大紅花,由它的主人牽著繞場一圈,觀眾紛紛餵給它染紅的雞蛋和節日的飯菜,向它身上撤去無數的鮮花。
晚上,人們就在鬥牛場上燃起篝火,青年男子吹起蘆笙,姑娘們翩翩起舞,老年人講說著古老的傳說故事,人們通宵達旦地歡慶著。
苗族是蚩尤的後代,傳說蚩尤帝為銅頭鐵額、牛首人身,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徵。苗家人喜愛鬥牛,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鬥牛在以前都是在莊家收穫後,用以慶豐收,放鬆一下農民的心。時間的流逝,歲月的發展,正在逐步演變成一種苗族重要的節日。

節日文化

貴州苗族鬥牛尤以黔東南七月初“鬥牛文化節”,最為出名,匯集了貴州省及鄰省各個地方的名牛,鬥牛時間長,人數多
鬥牛開始之前,各村推舉的中間人奔走於各牛主之間,了解牛的長度、高度、年齡、體重、角門長勢等等,然後集中決定誰與誰斗,在徵得牛主同意後,主持人即宣布鬥牛開始。那場面相當壯觀、有趣。鬥牛結束後,人們紛紛給勝者披紅掛彩,並向其主人敬酒祝賀。

節日由來

鬥牛節的由來還有個其中廣為流傳的故事呢:相傳有一年平寨遭水災,洪水長時間不退,直到正月二十五這天,兩頭水牛在被洪水淹沒的岸邊打架,大水即消,當年的糧食也獲得了豐收。苗族後人就把農曆正月二十五這天定為“鬥牛節”。每年這個時候,四面八方的苗族民眾都會在這裡隆重集會,舉行“跳園”、“鬥牛”等活動。

節日發展

在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也存在著鬥牛這樣的運動,主要存在在牧區。如雲貴地區的苗族和侗族均有鬥牛習俗,當中貴州省的開陽縣3月也會舉行鬥牛節,山頭上涌滿圍觀的熱鬧人群。在浙江金華也有鬥牛的習俗。金華鬥牛是牛與牛相鬥,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斗,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其場面之驚險、壯觀,令人讚嘆。自1992年10月4日以來,“金華鬥牛”於每年重陽節隆重開角,並伴有鬥牛大獎賽。金華鬥牛始於趙宋明道年間,積習相沿,經久不衰。建國後,一度停止,1985年4月,金華市在湖海塘畔重建鬥牛場,占地十四畝,於1986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來鬥牛場拍片,把金華鬥牛搬上了銀幕。一年後,因收不敷支,於1987年7月關閉。

鬥牛目的

當然,苗族人以牛相鬥並不是戲牛取樂,而是以鬥牛的方式選出神崇拜,來展示苗家人崇敬的力量和勇敢。競賽性則是以輸贏論名次。一般來講,鬥勝的牛會被稱為牛王、牛神、牛聖,為全村寨帶來榮譽,而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崇拜。鬥敗的牛則命運比較悲慘,有的被再次精心飼養,以圖來年再戰崢嶸,否則,就會被其他村寨的村民羞辱和諷刺。一頭好的鬥牛往往被視為全村寨的財富,因為一年比賽的數場獎金額度也是比較可觀的。
古往今來的苗族鬥牛,特別是黔東南苗族鬥牛,以驚心動魄的牛與牛相鬥區別與西班牙的牛與人相鬥而聞名於世界。與中外其他地方相比,還具有豐富多樣性、不可替代性、原始神秘性、民眾參與性、雙重互補性的優勢,既是黔東南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又是中國和世界文化遺產。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有位民俗專家到貴州實地考察後說:“世界最精彩的鬥牛在中國,中國的鬥牛在西部,西部最神奇地在於黔東南苗族鬥牛文化”!還有一位日本朋友好奇地問:“世界各地有水牯牛,中國各地也有水牯牛,可為何沒有黔東南飼養的水牯牛好鬥、善斗、能斗”?他還特別問:“為何凱里市及毗鄰縣的牛都能斗”?以苗嶺新都凱里市為中心,涵蓋毗鄰台江、雷山、丹寨、麻江、黃平、施秉等縣苗族飼養的鬥牛,經歷史檢驗確定如此。
但要回答這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就說得清的。這大概與巍巍苗嶺主峰雷公山香爐山清水江巴拉河舞陽河等山高水深的錘鍊習性、宜人自然氣候環境的長期薰陶、特殊環境培養十八般武藝的膽量,悠久的苗族歷史,文化習俗、飼養特技、精選習俗,優良的種牛等因素有關。多年來,為探究苗族鬥牛習俗文化,我們曾多次隨苗族鬥牛團到長沙、廣州、北京、貴陽等地去開展鬥牛大賽,又經常深入苗族村寨調查研究。現就所獲所知,從側面淺談苗族精心挑選鬥牛、細心飼養鬥牛、驚心動魄的鬥牛即苗族鬥牛文化三要素。欲以此拋磚引玉,喚醒民眾文化意識,傳承優秀文化遺產,進一步搶救、保護和繼承發揚民間鬥牛文化而已。

選牛細則

綜述 
要鬥牛,首先要有好鬥、善斗、能斗的鬥牛。要有勇猛頑強的鬥牛去拼搏,以精彩的高潮武藝贏得萬眾的欣賞及喝彩,就必須經過精心挑選好鬥牛這一要素,這是關鍵的關鍵。但如何挑選?選什麼樣的牯牛去飼養才成好鬥、善斗、能斗的鬥牛?至於挑選鬥牛的習俗文化,本身就是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黔東南苗族挑選鬥牛的標準要求是十分講究的,至少要從牛的全身、前身、後身、四膊、四腳、蹄爪、皮毛、牛旋、頭、眼、角、耳、鼻、嘴、舌、牙、腮、頸、肩、腰、肚、臍、糞門、尾巴等幾十個部位去看,去分個一清二楚,苗族認為,牛的習性,從各個部位上都可以看出是否能斗善斗,牛強人吉的。這本身也是一種苗族牛文化習俗。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牛的全身

在挑鬥牛時,苗族比較講究“精心挑選”,又重在對其主人是否“吉”、“利”二字上,如挑選時,首先要看牛的全身:好的鬥牛,只見其“體緊身促,頭小腹大”,“頸短身短,角刀眼圓,肩高臂低,四毛不分,四足齊立”。同時,還要求屁股切齊,腳蹄賀頓,更講究旋毛周正。苗族在挑選鬥牛時,還十分講究牯牛的“三寬四緊”。其“三寬”是:鼻子寬、屁股寬、角門寬;“四緊”是:骨骼緊、四蹄緊、口緊、腰緊。也有的說要“四寬五緊”。“四寬”即口緊,、皮緊、骨骼鼻桿、寬角門、寬胸膛、寬後福;“五緊”即口緊、皮緊、骨骼緊、腰根緊、尾巴緊。苗族民間有諺語:“挲牛身長不須近,牯牛邊短更有力。”所以,牯牛要講究“五短”,即嘴角大而短,不挑食,更能吃;頸項短,拚鬥有力,拉犁架更有力;身子短,短而精煉,短而有頸:腳短,短而立穩,立而如柱;尾短,“短而緊,如鋼。”這樣的牯牛,是上等牛。買到這種牯牛後,輔以特技飼養,精心調教,必定好鬥、善斗、能斗。

牛的前身

苗族還比較講究相(看)牛的前身。他們從數千年歷史長河的實踐經驗中全驗到:“前身高,快如刀”,“前身低,要人推”。可見,凡是好鬥善斗的水牯牛,必須前身高,且高在雲頭上。如果雲頭兩回事邊都生有旋,稱之為莽軛旋,這牛必定身強力壯,行走如飛,勇猛頑強,拉犁加樣樣行,而且是“保家牛”、“發富牛”,牛會保佑牛主一家大吉大利,人丁興旺,發財發富,萬事勝意。如果是鬥牛,“前身高一掌,拚鬥角碰響!”這種前身高、後身低的牯牛,在爭霸沙場上,必定是“拚鬥角碰響”,要是用來犁田,必然是“只聞犁響”,不用人催鞭抽自向前,選上這種牛飼養,主人家自然大吉大利,富貴榮華。相牛看前又看後,二者為對立的水牯牛的後身:既要求前身高,又必然要求後身低,二者為對立的統一,且三叉骨要平。三叉骨處如有旋,常叫曬骨旋,其要求標準是旋上膊,後膊要豐滿,這種牛必定性子急,身強力壯,行走如飛,好鬥無疑;如果“旋落草塘”,此牛必定性子太燉,慢慢吞吞,“打死不忙”,有氣無力,死氣沉沉,不僅不打架,就是犁田也不得行。你用鞭抽打,把牛也逼急了,還會掉頭用撬人,幫對主人家很不利,所以,世間有“左空倉,右嘆氣”的說法。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牛的四膊 
苗族在選牛時,還要注重相(看)其“四膊”。牛不但以四膊旋為美,而且要求旋要生在膊上,還要求旋圓,位正,要一清二楚。如果牛的四膊旋不正,哪家飼養了這種牛,必然風不順,雨不調,名方都不利。要是“前旋後不旋,到老不周全”。這種說法呻然帶有濃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民間依然有人售,並認為“前旋後不旋,主人萬事不周全,不順心,不吉利”所以,在選牛時,人們往往“相罷四膊看四腳”。有的在看腳時,還要把牯牛拉著走一兩圈,然後回頭仔細看牛腳印。因為凡牛的腳都要“輕”,又要“圓”,還要“露筋骨”。牛的腕下還要求“肉復蹄”。特別是後腳行走時,要超過前肢印前數寸合步為宜,同時還要求前腳要直,落腳要輕,腳印要淺;骨要長而圓,行走起來既快又有力,前腳直如箭,善走不須鞭”,這句民諺已很有說明問題了。如果前腳直,兩膀肉豐滿,不僅牛有力,牛的主人家也定能呼風來風,要雨來雨,事事順心。有的購牛人員,還要將牛的腳抬起來細看,因為苗家人深知:牯牛的四腳底內的旋,民間稱之“飛空旋”。只要是飛空旋的牛,必定是“神行太子”,如“下山猛虎”,沖得快,斗得凶,死打硬拼,武藝俱全,出戰必是“旗開得勝”。當然,除此外,還要看牛的蹄爪。凡是牛都有蹄爪,但牛蹄一定要圓又要大,要青黛顏色即黑或紫色為宜。蹄毛的顏色宜青,不宜黃或白。所以,苗族民間有諺語:“蹄毛帶黃色,行走不滿百”,也就是說,凡牛的蹄毛是黃或白毛,必基拖拖踏踏,有氣無力,走路不行,自然不可能去拚鬥或拉犁架了。對於牛的蹄爪,通常又叫蹄尖,也有人叫子爪或八卦爪。凡牛的八卦爪並緊即蹄尖並得緊,行走起來“有力又輕鬆,來去快如風”。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牛的皮毛

在選牛的皮毛時,講究的是“薄”、“軟”二字,要求薄如老鼠皮,軟似緞子布。牛皮一般還分為瓜皮、老鼠皮等。只要牛的全身上下都是黑毛青皮,又薄又軟,必定是好牛。如果毛順色,又是青色的,就是上等牛了,挑選到這種牛,其既不輕易生病,又不會怕冷和怕熱,一年春夏秋冬,全國東西南北,什麼樣氣候環境都才能適應。在牛毛挑選特別講究,要求其毛稀而立,毛健而習,光華發亮。因“前密後稀,怕熱兮兮;前稀後密,性子不急”。民間還有順口溜:“牯牛毛要生得稀,牯牛毛要象黃絲煙;前後毛若不合色,枉費一張緞子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牯牛的身上有多旋,人們稱為“滿架葡萄”,有的人頭上有兩個或三個旋的,人們都說他(她)是牛變的,這也反映了“牛多旋”的道理。牛旋,黔東南各地苗族稱謂有所異,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通腸旋、豎毛旋,追馬旋、喪門旋、鎖喉旋、砍頭旋等。

鬥牛過程

鬥牛前 
鬥牛節到了,主人們在迎賓待客喝酒時,還特意用糯米把牛餵飽,鬥牛上陣前有的主人還給牛餵上一、二兩酒,為牛提神壯膽。中午,鬥牛場內外,人們從四面八方牽來幾十及至幾百頭鬥牛,有的鬥牛身上還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兩邊掛滿銅鈴,響聲叮噹,有的牛鞍上還插有歷屆鬥牛獲得的獎旗。顯得格外威風,主人也顯得異常光彩。

鬥法

苗族鬥牛有幾種鬥法,一種是斗輸贏搶名次,這種賽法不準人幫,也不勸斗,以勝敗生死來定名次,一種是議定相鬥時間比輸贏或者到時間勸斗算打平。還有一種配對放斗,或勝敗隨便,或視其情況勸斗。鬥牛時雙方牛主和親友都到鬥牛場上,為其鬥牛吆喝助威和準備到時勸斗;鬥牛由有鬥牛經驗的人牽著在鬥牛場內環繞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讓牛熟悉環境和對方。然後將兩牛頭相對,牛身對立,在相距約兩米處,同時將牛鼻繩放開。兩牛便相互打鬥,兩邊主客人都在為與自家有關的牛喝彩助威,同時他們也可以從後頭或側面用手推肩頂,給牛助力。四面觀眾也為兩邊鬥牛吆喝助彩,氣氛熱烈。如放碰牛相鬥,兩牛可對直相距十米八米,兩邊同時放手,兩牛便狂奔至中,用頭角猛力相撞,這種碰牛相鬥極為劇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鬥牛與不碰鬥牛相鬥,碰鬥牛相跑五六米衝過去,不碰鬥牛原地牴觸的斗。

勸斗

雙方牛斗得正酣可相鬥已到議定的時間,需要勸斗時則雙方主人交換各自帶來勸斗用的粗繩,交換人員分別捆住對方牛腳,等待一聲呼喊,雙方同時拉退鬥牛,隔離牽鼻退場。然後第二對、第三對入場競鬥。也有鬥牛場上幾對牛分別競鬥的,場面氣氛更是熱烈,其間鬥牛主人的親戚朋友還為鬥牛放炮送禮,無論到場鬥牛得斗與否,是輸是贏,主人都得到親友們的禮物,雞、鴨、綢帶等禮品。獲獎的鬥牛:牛王、冠、亞軍或第一、二、三名的鬥牛則格外光彩,牛主人扛著獎旗或者將獎旗掛在鬥牛的兩角上,牛與主人都得到人們極大的欽佩羨慕。鬥牛節期間,看鬥牛的、看熱鬧的、作客飲宴的、談情說愛的,各有所得,這種節日往往三五天才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