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鎮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縣治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東與艾頭坪、岩橋鄉毗鄰;南與麻纓塘、曉坪交界,西與木葉溪、竹坪鋪相連;北與五郎溪、牛牯坪接壤。全鎮總區域面積268.62平方公里。下轄:北街、東街、南街、前街、和平路、凱旋路、黃甲街等12個居委會;三里坪、七里橋、大壠坪、東門口、柳樹坪、窯灣塘、曲溪壠、十萬坪、桃花溪、社塘坪、合心、下菜園、小溪、洛家井、鄧家坪、中央溪等49個村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芷江鎮
- 外文名稱:Zhijiang Township
- 別名:沅州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省懷化市
- 下轄地區:49村12社區
- 政府駐地:前街社區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9100
- 地理位置: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中部,舞水中游。
- 面積:268.62平方千米
- 人口:15.02萬人(2015年)
- 方言:西南官話黔北片、侗語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龍津風雨橋,萬和樓,天后宮,文廟
- 機場:懷化芷江機場
- 車牌代碼:湘N
基本概況,自然地理,行政區劃,建置沿革,領導分工,經濟狀況,工業,農業,
基本概況
芷江歷史悠久,禹貢為荊州之域,戰國屬楚黔中地,秦為黔中郡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稱無陽縣,晉改舞陽縣,隸屬武陵郡。唐設巫州,後改沅州,宋置盧陽縣,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始稱芷江縣,屬湖南布政使司。民國11年,直隸於省。解放前屬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初,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改屬芷江專署,是年12月屬黔陽專區。1981年至今改屬懷化地區。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廢芷江縣設芷江侗族自治縣。
芷江鎮
在芷江這塊土地上,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1456年,爆發了沅州苗民起義。1861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在今公坪、榆樹灣一帶與清軍激戰,重創清軍。1936年1月,紅二、六軍團在今新店坪鎮便水一帶與尾追之敵激戰,斃敵千餘人,史稱“便水戰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舉世矚目的中日洽降在七里橋舉行,芷江一舉成為享譽中外的受降名城。
在芷江歷史上,出現過不少有影響的人物。明清時期,即有楊茂、馬元吉等經史學家,釋渾融等抗清義士,李子隆等書畫名家。就近代來說,1873年生於木葉溪鄉的張學濟在漢口創辦《大江日報》,同孫中山、黃興、蔡鍔一道,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的民主革命,1920年歿於湖北來鳳城,時年47歲。1866年生於艾頭坪鄉的楊鳳笙長期擔任《湘報》主筆,鼓吹維新,為戊戌變法之中心人物。在現代,芷江還湧現了著名教育家王一知、畫家舒伯昌等一批專家和知名人士。
自然地理
芷江地處湖南西部,雲貴高原東緣,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7’31"至109°54’49",北緯27°04’12"至27°38’24"。東接懷化(至縣城直線平距26.7公里),西至貴州萬山、新晃(離縣城直線平距38.8公里),南與會同、貴州天柱相連(距縣城直線平距46.6公里),北抵麻陽(距縣城直線平距23.8公里),距省會長沙498公里(鐵路)。全境東西寬61.5公里,南北長63公里,總面積2098.89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1%。整個地貌以丘陵為主,地勢由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四周高,中部低,形成盆地。縣境山地分南、北乾支,北乾支為米公山、西晃山,平均海撥1000米,南乾支為天南山。最低點海撥208米,最高處海撥1045米。舞水是境內最大河流。
行政區劃
2015年,麻纓塘鄉、竹坪鋪鄉、艾頭坪鄉、芷江鎮共3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芷江鎮。新設立的芷江鎮轄49個建制村(含原岩橋鄉析出的小河口、四方園2個建制村),12個社區,總面積268.62平方千米,總人口15.02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前街社區(原芷江鎮人民政府駐地)。
建置沿革
芷江,古屬“五溪蠻地”。出土文物證明,遠在舊石器時期,氵舞水沿岸已有原始人類活動。商周屬楚黔中地,秦為黔中郡地。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無陽縣,為芷江建縣之始。東漢廢縣,併入辰陽縣。晉太康年間(280~289)置舞陽縣,隸屬武陵郡,晉義康年間(405~418),縣治遷鐔城。北朝梁時(502~557)改為龍檦縣,隸南陽郡。陳永定三年(559)改隸沅陵郡。唐先天二年(712)置潭陽縣,屬沅州。宋熙寧七年(1074)築沅州城,改潭陽縣為盧陽縣,州縣同治沅州城。明洪武九年(1376),廢盧陽縣入沅州。清乾隆元年(1736)置芷江縣附廊沅州府。
民國元年(1912),裁縣存府,次年裁府復縣,隸辰沅道。民國11年,廢辰沅道,芷江直隸於省。民國24年,屬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屬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區,次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屬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112師解放芷江。10月26日,成立芷江縣人民政府,先後隸屬會專區、芷江專區、黔陽專區、黔陽地區。1955年5月1晶,縣人民政府改稱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9月8日,成立縣革命委員會,行使縣人民政府職權。1980年12月4日,重新建立縣人民政府。1981年因黔陽地區改稱懷化地區,芷江隨隸之。1986年9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芷江縣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隸屬與管轄區域不變。1998年,懷化撤地設市,芷江侗族自治縣隸屬懷化市。
領導分工
王聖其: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盤工作,聯繫穩定 、新農村工作。
吳希亮:鎮長,主持政府全盤工作,聯繫計生、社區工作,分管財貿、村級財務、統計工作。
補家壽:人大主席,負責人大工作,聯繫駐村工作,分管水利防汛抗旱工作。
楊承橋:黨委委員,主管政法、610、綜治、安全穩定、應急交通、農機、信訪、高速公路、漁民工作。
張長友:黨委委員,主管武裝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分管和平園、廣播工作,協管應急工作。
田磊:黨委委員,主管紀檢監察、宣傳統戰工作,分管社區教育、城市醫保、和平電站協調工作。
李小芳:黨委委員,主管組織、民眾工作,分管目標管理責任制、文化、體育、辦公室、人事、老年、關協、工會、婦婦聯合會、共表團工作。
李金輝:黨委委員,分管工業、企業、招商引資、勞動保障、明山路拆遷協調工作。
李小華:副鎮長,分管國土、城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芷東新區協調工作。
李蓮英:副鎮長,分管民政、政務公開工作,分管移民、防洪堤建設協調、衛生、紅會、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李舒軍:副鎮長,分管計生、計生協會工作。
譚信斌: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農技、林業、畜牧、經管、八件實事、生態創建、科技工作。
經濟狀況
工業
2003年,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95000萬元,工業增加值3324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1%和1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2358萬元,完成增加值1774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6%和28.5%。
主要產品產量增長較快。發電量48222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4.8%;水泥13.2萬噸,同比增長43.5%;原煤42570噸,同比增長4.3%,化肥生產量74808噸,同比增長182.6%。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提高,產銷銜接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103萬元,比上年增長21.3%。實現銷售產值52525萬元,增長27.1%,產品銷售率為100.3%,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建築業快速發展。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9271萬元,增長62.8%。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3家,實現利潤71萬元,增長11.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2452平方米,增長24.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1720平方米,增長23.5%。
2004年,全年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3.3億元,工業增加值469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和17.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78956萬元,完成增加值3188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2%和39.9%。
工業產品產量同步增長。發電量93857萬千瓦小時,較上年增長63.8%;水泥17.2萬噸,較上年增長30.7%;原煤61540噸,較上年增長59.9%,化肥生產量81973噸,較上年增長9.6%。
經濟效益節節攀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111萬元,比上年增長24.4%。實現銷售產值78948萬元,比上年增長62.9%;產品銷售率為100%。
建築業平衡發展。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340萬元,下降63%。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3家,實現利潤134萬元,增長88.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6985平方米,增長5.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6366平方米,增長11.1%。
農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2003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036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全縣糧食總產量149994噸,下降5%;油料8190噸,增長5.7%;棉花37噸,下降5.1%;菸葉784噸,下降11.9%;大豆850噸,增長2.8%;蔬菜90998噸,增長3.0%;水果54699噸,增長9.4%;出欄肉豬36.4萬頭,增長5.5%;出籠家禽316萬羽,增長10.1%;出欄牛6500頭,增長91.2%;出欄羊2.4萬隻,增長2.5%;禽蛋1193噸,增長1.2%;水產品3037噸,增長8.5%。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6千公頃,減少2.6%,糧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76.7%。稻穀播種面積24.8千公頃,減少1.3%,油料播種面積為5.6公頃,增長0.4%;藥材播種面積為1800畝,棉花播種面積為300畝,分別增長50.0%和33.0%;菸葉播種面積480公頃,減少27.3%,蔬菜播種面積為6134公頃,增長4.8%。畜牧業增加值增長4.5%,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31.4%。農、林、牧、漁比例為50.7:14.9:31.4:3.0。全縣鄉鎮企業增加值68900萬元,增長12%。
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2300處,投入資金3410萬元,解決1.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完成土石方401萬產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平方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75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17531千瓦,增長1.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9432噸,增長1.0%;農村用電量4095千瓦小時,較上年基本持平。完成造林面積8.5萬畝,年末有林面積203萬畝;增長1%;森林覆蓋率60.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扶貧開發取得新成績。全年共投入專項持貧資金1880萬元,有1500人解決溫飽和越過低收入線。
2004年,全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及一系列支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農業生產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形勢。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58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千公頃,增加1.2%,糧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77.2%。稻穀播種面積25.4千公頃,增加2.5%,油料播種面積為7.5千公頃;藥材播種面積為1650畝;棉花播種面積為300畝,菸葉播種面積460公頃,蔬菜播種面積為6200公頃,增長1.0%。
糧食作物普遍增產。全縣糧食總產量158798噸,增長5.8%;油料8345噸,增長1.9%;棉花38噸,增長2.7%;大豆892噸,增長4.9%;;蔬菜92283噸,增長1%;水果56415噸,增長3.1%。
畜牧水產業發展形勢喜人。畜牧業增加值增長5.8%,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35.2%;全年出欄肉豬37.7萬頭,增長3.5%;出籠家禽322萬羽,增長1.9%;出欄牛6600頭,增長1.5%;出欄羊2.5萬隻,增長3.8%;禽蛋1235噸,增長3.5%。水產品3147噸,增長3.6%。
全縣鄉鎮企業增加值78021萬元,增長12%。
農村生態環境日趨良好。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2300處,投入資金2466萬元,解決0.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完成土石方269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1萬畝。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19322千瓦,增長10.2%,農村用量電4258千瓦小時,較上年增長4.0%。完成造林面積8.3萬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4萬畝;年末有林地面積160.3萬畝;森林覆蓋率60.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活立木蓄積量453萬立方米;全年木材砍伐量5.9萬立方米,較上年增長10.5%。
扶貧開發取得有效成果。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強產業化和科技投入為手段,年內全縣14個鄉鎮18個村重點開展了扶貧開發工作。共實施扶貧項目216個,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487萬元;有2419人解決溫飽和越過低收入線;3057人實現了穩定脫貧。新修公路25公里,解決農村3000人行路難、1100人飲水難問題;引進新品種3個,推廣實用技術5項,科技培訓2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