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街道花茶亭自然村,有一處欲頹圮的古屋,就稱花茶亭。古屋中有一石刻碑文,上書《花茶亭序》,刻於民國七年(1918),記載了建亭的緣起。
發展歷史
在江南街道花茶亭自然村,有一處欲頹圮的古屋,就稱花茶亭。古屋中有一石刻碑文,上書《花茶亭序》,刻於民國七年(1918),記載了建亭的緣起。
花茶亭村,村因亭名。這裡曾經是臨海通往溫嶺、黃岩等地的縣際交通要道,周邊百里山路,歷來出產茶葉,像現今所知道的“臨海蟠毫”、“羊岩勾青”、“臨海雲峰”等名茶都產自附近山區,“是一個茶文化基地”。
傳說
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民間傳說,古屋所在地方原是一個供路人免費飲茶的涼亭,有個為大家泡茶的人想當神仙,聽說喝人家剩下的茶葉底能當神仙,於是總喝茶葉底。後來有個神仙就來度化他,故意把茶葉底弄得很髒,那個泡茶人不肯喝,神仙就把這髒的茶葉底灑向對面的牆上,出現一朵荷花,所以後人就叫這個涼亭是花茶亭
遺蹟
傳說歸傳說,這個花茶亭的建造也是有一定來頭的。《花茶亭序》表明,“郡之南十里有花茶亭者,明元達公卜葬時建築,置田立庵為掃墓之助……重興此亭,裨冬夏茶水不絕,以便行人,亦繼志述事之一道也……”等字。元達公經考證是唐朝廣文博士鄭虔的後裔。
據碑文介紹,花茶亭始建於明朝,經清鹹豐、民國修葺,至今400餘年。而碑文則是清邑庠生周謨撰寫,馬慶思刻錄於民國七年。王晚霞說,由她請來拓碑文的梁福平師傅一見這碑文,連聲讚嘆碑文刻字清秀工整,在這一帶地區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