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瑤民族的歷史、文化與社會》是201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莉、黃勇軍、李嚴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瑤民族的歷史、文化與社會
- 作者:米莉、黃勇軍、李嚴昌
- ISBN:9787516115923
- 頁數:207頁
- 定價:42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花瑤民族的歷史、文化與社會》是201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莉、黃勇軍、李嚴昌。
《花瑤民族的歷史、文化與社會》是201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莉、黃勇軍、李嚴昌。內容簡介 在漫長的文明演進過程中,花瑤民族一直固守著自己的文明與傳統,但新世紀以來的短短十幾年間,這一地區正在經歷由“被遺忘的族群”轉向“萬眾矚目之地”的巨大變遷。那么,他們的始祖是誰?他們來自...
按照語言、習俗和信仰等方面的差異,瑤族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四大支系:操勉語的盤瑤支系,又稱瑤語支系;操苗瑤語族苗語支的布努瑤(包括布努瑤、白褲瑤、花藍瑤、花瑤和部分紅瑤),又稱苗語支系;操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茶山瑤和那溪瑤支系,又稱侗水語支系;漢語方言支系。發展歷史 民族遷徙 瑤族的先人傳說,是...
《瑤山上的中國:花瑤民族的生存境遇考察》內容簡介:在漫長的文明演進過程中,花瑤民族一直固守著自己的文明與傳統,但新世紀以來的短短十幾年間,這一地區正在經歷由“被遺忘的族群”轉向“萬眾矚目之地”的巨大變遷。那么,他們的始祖是誰?他們來自何方?他們有過多少不為人知的歷史?他們有著哪些獨特的生存方式...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具體特點 白褲瑤與紅瑤 瑤族支系眾多,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所以,過去瑤族曾因服飾的顏色、褲子的式樣、頭飾的裝扮不同而得各種族稱。廣西南丹瑤族男子穿交領上衣,下著白色大襠緊腿齊膝短褲,因而得“白褲瑤”之稱;龍勝的瑤族由於穿...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篇 第一章 灘頭木版年畫 第一節 灘頭木版年畫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灘頭木版年畫的工藝 第三節 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特徵 第四節 灘頭木版年畫的傳承人 第五節 灘頭木版年畫的現代文創產品設計 第二章 花瑤挑花 第一節 花瑤挑花的人文歷史 第二節 花瑤挑花的工藝流程 第三節 花瑤挑花的...
瑤族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問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方面,與瑤族的自然環境、歷史傳統、民族文化等緊密相關,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綜合性地進行探討,從微觀中把握巨觀,從個案中認識整體,從發展中總結經驗,從比較中尋求特點,從變遷中發現規律,從現象中揭示本質,從現實中探尋未來。本書在田野調查和文獻...
9民歌藝術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甘肅河州“花兒”為例 馬瑾榮 康春英/137 10從歷史到記憶:少數民族非遺與文化自信芻議 蔡達麗/149 Ⅳ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篇 11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定彝族酒歌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鄭波 趙倫娜 費洋洋/160 12侗族民俗音樂的歷史軌跡與文化品格 吳遠華/176 13...
我覺得自己的成功就是因為我有民族自尊和國家自尊。”齊·寶力高說只有天天和自己過不去的男人才是真男人,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就乾成了一件事就是馬頭琴。石大宇 創意教父 石大宇是美籍華人設計師。他一直致力於把根植於歷史文脈之中的傳統民藝與工藝帶回到當代生活中,希望能產生一種基於“當代中國文化”之上的新...
2006年10月14日中國西南民族語言資源庫建設基地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和西南民族大學為了搶救西部民族語言及瀕危少數民族語言而共同組建的,基地依託西南民族大學,以搶救民族語言特別是瀕危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為目的,記錄保護和保存好以各民族語言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通過匯集歷史資源、開展田野調查等...
瑤族耍歌堂,流行於廣東省清遠市的民俗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瑤族耍歌堂是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活動,是廣東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排瑤的歷史文化遺產。活動內容有紀念祖先、回憶歷史、喜慶豐收、酬神還願、傳播知識等,瑤族耍歌堂展示了瑤族傳統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是發展旅遊經濟的重要活動。2006年5月20...
《國家、傳統與性別》是2014年7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莉。內容簡介 《國家、傳統與性別》,本書內容: 由於歷史的原因,花瑤民族長期處於不為人所熟知的邊緣地帶,但現代化的進程從各個角度挑戰和衝擊著花瑤社會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意境。在現代化和外來強勢文化的雙重衝擊之下,花瑤民族正在發生...
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712萬元,籌集福彩公益資金1171萬元。歷史文化 非遺 2023年,龍山縣共有212項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6個(土家族梯瑪歌、打溜子、咚咚喹、擺手舞、茅古斯舞、織錦技藝),省級18個,州級64項,縣級124項;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7人,...
1歷史沿革2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3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災害4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5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6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7政治8交通運輸綜述鐵路公路航運公共運輸9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10歷史文化地名由來非遺民風民俗古丈舞蹈11風景名勝...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陽戍。唐朝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陽縣,屬辰州。其後,雖幾經變易,但麻陽縣名一直沿用。文物古蹟 滕代遠故居 滕代遠故居,位於岩門鎮玳瑁坡村,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故居建築占地面積約300多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1間,均為磚木結構。2011...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國抗戰勝利洽降在芷江舉行,芷江因此聲名遠播,成為抗戰歷史名城。1986年,成立芷江侗族自治縣。也是湖南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級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芷江交通便捷,芷江機場10條航線通達北京、上海等全國重要大中城市,滬昆高鐵、320國道與滬...
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739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719萬元。全年增加公辦幼稚園學位270個。歷史文化 方言 靖州境內有三種語言:漢語、苗語、侗語。漢語是縣內唯一通行的交際語言。靖州漢語方言即靖州話不僅是縣內漢族人民的共同語,而且是縣內各少數民族對外交際的通用語。靖州話屬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靖州話內部差異主要...
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952張,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收養人員412人。新改建公辦養老機構1所,公辦養老機構新增床位50張。新建城鄉養老服務示範點65所,養老服務示範點新增床位數130。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648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87.91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157.05萬元。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截至2024年11月,保靖...
歷史沿革 城步苗族自治縣先民活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縣北西岩鎮朝園裡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苗、侗先民在城步境內生息繁衍,苗族先民建立了“三苗古國”,巫儺文化和苗風苗俗一脈相承。隋朝末年,蕭銑據邵陽置建州,設武攸縣,治今城步儒林鎮,為置縣之始。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李淵平蕭銑,更武攸為武岡...
歷史文化 文物 截至2023年,邵陽縣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 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原為清末太子少保席寶田的莊園,具晚清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占地面積9500多平方米,現存原院房16棟,大小60餘間,建築面積2448平方米。2006年,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隋開皇九年(589年),辰陽縣治遷於沅水北岸(即今縣治),與辰陽之名不符,又適當辰水(又名辰溪)入沅水之口,故易縣名為辰溪。非遺 茶山號子 茶山號子是辰溪瑤民在勞動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民歌形式,瑤民挖茶山時唱起這種勞動號子,能起到統一勞動節奏、鼓舞勞動熱情的作用。當眾人挖茶山時...
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717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68萬元。安全生產 2022年,桑植縣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2起,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2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178人。歷史文化 綜述 桑植縣共有28個民族長期雜居繁衍,其中,土家族占全縣總人口的63%,白族占全縣總人口的25%。白族是中國最古老的...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清乾隆《瀘溪縣誌》記載:“沅水而外盧江為人,則縣之所由名也。”“盧水、盧山下,經瀘而逝,合沅水、武水而交流東注,即盧江也”。順治六年(1649年),因縣治所地處武、沅二水合流處,故改“盧”為“瀘”,始有“瀘溪”之名,一直沿用至今。非遺 截至2023年末,瀘溪縣擁有國家級非...
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文史記載,大約五千年前,零陵屬炎帝勢力範圍,原始社會末期,屬三苗國的江南地。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有為紀念著名文學家而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子廟、永州八景、永州市零陵東山景區等旅遊景點。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2020...
社會保障 2023年,道縣新增城鎮就業590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699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20人,發放創業貸款325筆6347萬元,職業技能培訓3264人次。2023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6.7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4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26萬人。歷史文化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流傳於湖南省...
隆回花瑤(1張) 武岡雲山(3張) 詞條圖片(29張) 邵陽景點圖片(3張) 邵陽旅遊風景相冊(13張) 1/4 分享你的世界查看更多 89 湖南邵陽,為何稱“鐵打的寶慶”? 地圖帝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399 湖南一個地方走出三個總督一個巡撫 有兩千五百年歷史 勇哥讀史 贊 遊記攜程上http://m.ctrip.com/html5/you...
1993年版《寧遠縣誌》編寫人石祥集老先生,嘔心瀝血把石氏歷史寫入近代史冊,進一步把石家洞宣傳推廣出去。石祥彭校長,晚年致力於石氏宗祠重修工作,不辭辛苦,百姓每遇大事,常來尋他公斷和訴苦。大學教授石循忠,熱衷於數學研究,頗有建樹!永州石氏續修合譜序(總序)1937年 方今中西各國對於民族演進注重國聯,...
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594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34.14萬元。歷史文化 方言 資興方言,是指以“興寧話”為代表的方言。資興是湘南“雙方言區”特殊縣市之一,市內居民一般都會講兩種話,即土話和官話。而瑤族和遷進來較晚的贛、粵人再加上他們自己原來的母語,則一般能操三種話,他們聚居之處可說是“三方言區”。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