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玉米煲鵪鶉湯

鵪鶉3隻、瘦肉1塊、無花果(乾)4隻、甜玉米1個、胡蘿蔔半個、清水8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果玉
  • 主料:鵪鶉3隻、瘦肉1塊
  • 配料:甜玉米1個、胡蘿蔔半個、清水8碗
  • 製作難度:一般
操 作,營養價值,

操 作

1、鵪鶉清洗乾淨,去頭、去腳後每隻斬開成四件,瘦肉切塊,放進冷水鍋里,煮開後撈出沖洗乾淨浮沫。
2、胡蘿蔔削皮切塊,甜玉米清洗後切段,無花果沖洗乾淨。
3、全部材料放進湯鍋,加入8碗清水。
4、大火煲至水開後,轉慢火煲1.5個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5、享受美味吧!

營養價值

鵪鶉為雉科動物。俗話說:“要吃飛禽,鴿子鵪鶉。”鵪鶉肉、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鵪鶉肉和蛋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是宴席上的佳肴。鵪鶉還可作藥用和觀賞鳥,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療效。據本草綱目記栽鵪鶉肉能‘朴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據統計1966年前,我國每年向國外輸出20多萬隻野生鵪鶉。從進行鵪鶉飼養後,由於鵪鶉產蛋高,一年可達300多個,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繁殖力強、容易飼養等特點,因此在一些省市鵪鶴飼養發展很快,現已成為最經濟家禽。中醫傳統理論認為鵪鶉去毛及內臟,取肉鮮用,被中氣、壯筋骨、止瀉、止痢、止咳。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北、華北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於磨粉的馬齒型玉米,品質次於硬粒型玉米。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玉米的胚特別大,占總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油脂。由於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變質。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玉米粉沒有等級之分,只有粗細之別。玉米粉可製作窩頭、絲糕等。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麵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麵粉摻和後方可製作各種發酵點心。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於煮粥、燜飯。尚未成熟的極嫩的玉米稱為“玉米筍”,可用於製作菜餚。
無花果桑科植物無花果的果實,由於無花果樹葉厚大濃綠,而所開的花卻很小,經常被枝葉掩蓋,不易被人們發現,當果子露出時,花已脫落,所以人們認為它是不花而實,故命名為無花果。無花果熟時軟爛,味甘甜如柿而無核,營養豐富而全面,除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外,還含有檸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奎寧酸、脂肪酶、蛋白酶等多種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