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吉村
- 所屬地區:江蘇省鹽城市
- 人口:3680人
- 耕地面積:3800多畝
花吉村簡介,花吉村發展,
花吉村簡介
近年來,養雞農民們“抱成團”闖市場,成立鹽南禽業協會,建立協會黨支部,支部與協會與農民融為一體,發揮優勢,實現效益最大化,促進了農民收入快速增加,花吉村也成長為鹽都區家禽生產的特色村、示範村。
花吉村發展
花吉村鹽南禽業協會成立於2003年6月,同年12月成立鹽南禽業協會黨支部。協會自成立以來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熱心為農民會員做好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及時組織會員進行技術培訓,從而使禽業協會撐起了大岡禽業發展的一片新天地。協會現有黨員8名,會員216名,2006年共養禽105萬羽,其中蛋禽58萬羽,商品菜禽47萬羽,年產禽蛋6000噸,肉雞13000擔,供應飼料5000噸,銷售總收入達1億元。禽蛋先後獲得省農林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的“挺圓牌”商標。協會會長、黨支部書記王庭元先後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市優秀共產黨員、區十大農民經紀人、獲得省百強經紀帶頭人等榮譽稱號,鹽南禽業協會被市科協、民政局表彰為全區唯一的全市“五十強”農技協。協會自成立以來,先後幫助50戶農民脫貧致富,為農民養禽致富提供資金扶持、技術幫助、飼料供應、禽蛋銷售等全方位服務,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成為大岡鎮引導、帶領農民發展生態養殖致富的示範化視窗。
花吉村黨總支自成立鹽南禽業協會黨支部以來,不負重託,積極發揮協會的示範帶動作用,特別是鹽南禽業協會讓50戶農民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在大岡鎮廣為傳播,鄰近的瓦屋、書樓等村越來越多的貧困農民自發向協會靠攏,50戶脫貧致富的農民猶如50個充滿致富希望的火種,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磁石效應”,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鹽南禽業協會承諾讓協會高風險、農民零風險的經營方式更是讓農民們仿佛吃了“定心丸”,大岡農民的生態養殖致富路正越走越寬闊。
起初,鹽南禽業協會只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零星養禽戶,養雞幾十隻、幾百隻,最多千把只。會員王正江、王太湖、王金才、范廣才等十幾家養雞戶有的500隻,有的300隻,一年到頭忙下來,弄個萬把元收入剛好貼補家用,賺不了大錢。會員朱友華起初膽子小,養100隻雞都不敢,協會會長王庭元和幾個養雞大戶在村黨支部支持下,下定決心把大家組織起來,闖出一條靠養禽發家致富的新路子。先後去過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安徽等地的養禽場和大市場進行考察,最後總結摸索出一條捷徑,就是建立協會把零散養禽戶的力量聚集起來,形成集群優勢,抵禦市場風險。協會本著為會員提供“三共”(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經濟共助)服務的宗旨,幫助弱勢群體,幫助“三缺”(缺資金、缺技術、缺項目)農戶和會員提供種禽、飼料技術、禽蛋銷售,形成一條連線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產業鏈。
黨支部常年開展“四送活動”,送苗雞、送資金、送技術、送服務。特別是針對老黨員和困難戶的“送苗雞”活動,更是充分發揮“趕鴨子上架”的作用,直接吸引了20多戶農民走上養雞致富的道路。老黨員王太湖是離任村幹部,家庭負擔重,生活困難,他是黨支部“四送活動”的直接受益者,現在每年收入都有10萬元以上,並成為協會黨支部的黨小組長。每天從花吉村發往外地銷售的生態雞蛋有兩卡車之多。僅此一項就為農民人均增加年收入2000元以上,實現銷售產值達億元。
“支部+協會+農戶”在創造“1+1+1>3”效應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如今大岡的農民有了協會這棵大樹好乘涼,農民生產的生態雞蛋全部由協會包銷,農民只顧埋頭養好雞,擴大養殖規模,在致富的大道上甩開膀子大踏步朝前走。
2015年“三夏”期間,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岡中街道花吉村黨員幹部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手牽手心連心,實實在在地為農戶提供收割、耕種“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