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寧洱自治縣磨黑鎮芭蕉林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地處磨黑鎮北邊,距磨黑鎮政府所在地36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61公里。東鄰下勝村,南鄰
上勝村,西鄰慶明村,北鄰把邊村。轄廟地、平寨、老何寨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89戶,有鄉村人口906人,其中農業人口906人,勞動力616人。全村國土面積29.06平方公里,海拔1270米,年平均氣溫21.5℃,年降水量1294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354畝,人均耕地3.81畝,林地29913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0.45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2010年4月1日,壹基金救援聯盟雲南抗旱救災行動幫助磨黑鎮芭蕉林村援建的“愛心蓄水池”已開工。“愛心蓄水池”的修建地點在磨黑鎮芭蕉林村,該村有480戶2000多少數民族村民,蓄水池建好後周圍幾個村也會間接受益。芭蕉林村距水源地較遠,目前村民找到距離村子最近的水源有6公里。在多雨的季節,村里生活和生產用水都是靠雨水。自從旱情開始後,當地村民每天往返十多公里山路背水。蓄水池建好後可以解決該村及周邊村落的生活用水和部分生產用水。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201戶通自來水,有17戶飲用井水,有23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3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0戶。 該進村道路為{$進村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7.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68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4底,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54.00畝(其中:田686.00畝,地2668.00畝),人均耕地3.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991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2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021.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5.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6.34萬元,畜牧業收入278.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96頭,肉牛101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56.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5.00萬元,工資性收入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人,在省內務工65人,到省外務工9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5戶,共鄉村人口897人,其中男性540人,女性357人。其中農業人口897人,勞動力600人。該村以85、812為主(是漢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民族結構民族1數量$}人,{$民族結構民族2數量$}人,31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47人,占人口總數的38.5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29人,參合率81%;享受低保1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6.0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村內否設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8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54.00畝。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磨黑鎮二小,中學生就讀到磨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00,距離中學36.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1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農田水利基設施差,醫療衛生條件差,沒有支柱產業,農民收入低,給生產、生活帶來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茶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750頭、牛250頭。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3322元增加到10000元。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47人,黨員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9人。團員15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68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4底,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地圖信息
地址: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芭蕉林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