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芬蘭獵犬
- 拉丁學名:Finnish Spitz
- 別稱:芬蘭狐狸犬,芬蘭狐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科:犬科
- 種:芬蘭獵犬
- 分布區域:芬蘭
歷史起源,生活習性,品種標準,
歷史起源
原產地芬蘭,起源於18世紀。
是18世紀末年培育計畫的結果,由多種獵犬混合的結果,包括英國獵犬、德國獵犬、和瑞士獵犬和斯堪德納維亞獵犬等,在芬蘭和瑞典是最普遍的本地工作犬品種,在世界其它地方很少見。一般夏天跟隨主人打獵,冬天則躲在戶內溫暖的狗窩裡度過漫長的冬天。是很少用來展示的品種。狩獵時精力充沛,一般被用來追蹤狩獵野兔、獾和狐狸,即使在極困難情況下也鍥而不捨。工作敏捷,多才多藝。
生活習性
與挪威獵犬不一樣,芬蘭獵犬也是嗅尋獵犬。儘管它們帶領狩獵者在密林中躲殺紅鷸和其他可捕獵的鳥,但不是覓食獵犬。大體型、溫順的犬非常活潑,易於和孩子相處。當斯堪的納維亞夏天時,犬樂意在室外睡覺。儘管稠密的被毛不能有效抵禦自然環境,但犬也能生存下去。由於這種犬性格安靜,它們可以成為相對好的護家犬。當該種雄犬與其他雄犬相遇時,容易興奮。敏捷獨立,精力充沛,溫順平靜,需要從小就嚴格訓練。
品種標準
[體型]
尺寸:雄性肩高約17.5~20英寸;雌性肩高約15.5~18英寸。
體質:體質及骨量與整體比例協調。
[頭部]
輪廓整潔,象狐狸。後枕骨到鼻尖的距離較長,與腦袋最寬處的寬度相比,比例約為7:4。雌性更精緻一些,且脖圈的被毛也比雄性少一些,但比例是相同的。肌肉強健或粗糙的頭部,或太長、太窄的頭部,帶有尖細的口吻,屬於缺陷。
表情:象狐狸,且活躍。
耳朵:位置高。當他警惕時,向上豎立,耳孔向前,且耳尖正好位於外眼角上方。小而豎立,耳尖銳利,且非常靈活。耳朵位置太高、太低、太靠近,耳朵內有太長或過多的毛髮都屬於缺陷。
止部:明顯。
嘴唇:黑色;薄而緊。
咬和:剪狀咬和。歪嘴屬於嚴重缺陷。
[頸部、背線、身軀]
肋骨:支撐良好。
腹部上提:略微向上拔起。
腰部:短。
尾巴:位置在背線水平以下,形成一個單獨的圓環,搭在腰部,尾尖指向大腿。尾巴長有羽狀飾毛,從尾根向前呈漂亮的曲線,然後向下、向後,平靠著大腿或延伸到大腿中間部位。如果將尾巴弄直,尾骨能延伸到飛節。尾巴位置太高或太低,過度捲曲的尾巴,或短尾巴都屬於缺陷。
[前軀]
肩胛:向後傾斜的肩胛骨與垂直線呈30度角。前肢:從前面觀察,彼此的距離適中,相互平行,直,肘部貼近身軀,既不向內彎,也不向外翻。骨骼強健,但不過分沉重,與整體比例協調。骨骼纖細,影響耐力,骨骼沉重,使動作顯得笨重,都屬於缺陷。
膠骨:從側面觀察,略微傾斜。軟弱的膠骨屬於缺陷。
狼爪:可以切除。
[後軀]
角度與前軀相稱。
飛節:位置適度靠下。直且彼此平行。
狼爪:切除。
[被毛]
被毛是雙層毛髮,由短、柔軟、濃密的底毛與長、直、粗硬的外層披毛(身軀毛髮的長度大約為1~2英寸)組成。頭部和腿部的毛髮短而緊密;最長、最濃密的毛髮是在尾巴和大腿後面。頸部和背部的外層披毛長而硬,雄性在肩胛的毛髮也非常豐富,形成脖圈的外觀。雄性的毛髮比雌性要多。除了足爪,其他部位的被毛不允許修剪。鬍鬚也不可以修剪。任何修剪被毛的現象都屬於嚴重缺陷。絲質、波浪狀、過長或過短的被毛都屬於缺陷。
[顏色]
不同深淺程度的金紅色,從淺蜂蜜色到深赤褐色都允許。對顏色沒有偏愛,只要在允許的範圍內,顏色明亮而整潔。如果底毛的顏色淺,這種陰影造成的效果是被毛看起來顯得象在發光。腳趾尖有白色斑紋,不超過1/4大小,或有白色條帶(理想情況是寬度不超過0.5英寸)出現在前胸都是允許的。沿著唇線有稀疏的黑色毛髮,背部和尾巴上有單獨的黑色毛髮是允許的。幼犬可能有很多黑色毛髮,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黑色在尾巴上持續的比較久。污濁或不清楚的顏色,除了前面描述的情況外,身軀上出現白色斑紋都屬於缺陷。
[步態]
[氣質]
活潑而友好,活躍而熱心,忠誠;勇敢,但謹慎。羞怯或任何無緣無故的攻擊傾向都屬於缺陷。
標準通過日期:1999年7月12日
標準執行日期:199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