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白色,稠密。孢子囊指狀,裂片狀,萌發產生芽管,在10-15℃下偶爾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休止孢子球形,直徑10-12μm。藏卵器近球形,平滑,頂生或間生,直徑21-37(平均28.5)μm。雄器倒棒狀,曲頸狀,與藏卵器同絲生或異絲生,約17μm×7μm;雄器以頂端與藏卵器接觸,每個藏卵器有3-13個雄器。卵孢子球狀,平滑,不滿器,直徑(14-)20-28(-29)μm;卵孢子壁較厚,內含貯物球一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芒孢腐霉
- 拉丁學名:Pythium aristosporum
- 界:真菌界
- 定 名 人:Vanterpool
基本信息,形態描述,討 論,
基本信息
編 號: 8046
中 文 名: 芒孢腐霉
參考文獻: Ann. Appl. Biol. 25: 535. 1938; Yu, Diseases of Millet. p.85. 1978.
形態描述
根據俞大紱(1978)的描述]
討 論
俞大紱(1978)將自粟苗上分離出的Pythium aristosporum Vanterpool人工接種粟、青狗尾草和金狗尾草上,在根系表現出褐色病痕或褐腐,但幼苗均不枯萎。